01
产业集群概况
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推动,加上企业技术改革的发展,纺织产业在塘桥镇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处位置突出,已成为塘桥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也已成为塘桥镇经济发展的显著特色。
近年来,塘桥镇毛纺、棉纺、针织三条产业链不断完善,截至当前,全镇拥有纺织企业1764家,其中规上77家,规下1687家。纺织行业员工2万余人。2022年,塘桥镇纺织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产值127.6亿元,同比增长11.9%,主营业务收入138.3亿元,同比增长9.6%;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20.2%,主营业务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15.4%。全镇年产各类纱线近18万吨,呢绒近2900万米吨,梭织布近1800万米。
02
集群发展亮点
筑巢引凤,做好培育优质增量的“加法”
聚焦高端材料研发、高端制造、高端产品三大领域,高起点编制高端纺织产业园规划,出台《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高端纺织产业园项目准入意见(试行)》,加大国泰高端纺织项目、华芳毛纺技改项目、联宏航空高端材料项目推进力度,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率先发布《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暖心政策引导企业提质增效,累计兑现项目投入、企业培育、产出效益、科技创新等高质量扶持资金近千万元。
绿色发展,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
坚持“扩增量”与“优存量”并举,关停取缔“散乱污”纺织企业16家,腾出发展空间280亩。积极推进企业实施总量管控、集中供热、中水回用、节能减排改造、清洁生产审核、淘汰落后设备等工作,2022年,淘汰印染企业落后工艺设备41台。镇纺织企业均通过环保部门评价,其中,通过环境体系认证5家,通过质量体系认证68家,通过安全体系认证3家,清洁生产企业24家。
数字赋能,做好创新驱动发展的“乘法”
围绕“以诊断为抓手、以改造为方向、以标杆为引领、以转型为目标”的工作思路,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超百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华芳集团等7家企业获评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华芳毛纺等2家获评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普坤等3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三品”战略,推进品牌提升工程,现有纺织产业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6个,苏州市名牌10个,华芳集团、大唐纺织获评“江苏精品”、“苏州制造”认证高端产品企业。
优化环境,做好破解瓶颈制约的“除法”
深化“五心惠企服务”品牌,深入推进“网底”工程,主动走入企业调研,给予纺织企业数字化改造、上市培育、项目技改、人才引进、融资对接等专业辅导和贴心服务,通过政企早茶会、企业家座谈会、商会活动、成立专项小组等形式,帮助企业破解生产发展中的难点和堵点。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高端纺织项目,不仅可获得产能、排污指标等要素保障支持,也将享受设备投入奖补等优惠政策,助力纺织企业转型升级。
03
未来发展方向
坚持产业优化,不断加强实业基础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保证增量提质、存量增效。延长产业链,宏观调整纺织原材料、纺织加工、纺织服装产品比例;增强创新链,加大对纺织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价值链,推进纺织服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化改革。
坚持项目引领,打造一流产业园区
全力打造高规划、有特色的高端纺织产业园,以园区为载体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总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做好重大项目落地及推进工作。招才引智,通过引入高层次人才团队,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坚持创新发展,鼓励加大技术研发
推动纺织产业智能化改造进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集群。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重点扶持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做好节能低碳
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加大清洁生产推进力度。发展环境友好产品,提倡绿色加工、绿色车间。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蒸汽管网,中水回用设施等,建立纺织行业绿色评价体系。
供稿单位:张家港市塘桥镇人民政府
编辑/王昕彤
校对/赵婷婷
审核/ 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