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围炉煮茶”到“户外看球”,露营休闲的新场景、新话题层出不穷,形式和内容不断拓展。一顶顶帐篷撑起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提振了消费新活力。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22—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发展前景与商业布局分析报告》,对目前中国露营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商业布局。
报告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露营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休闲旅游方式。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露营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持续升温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和带动市场规模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1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747.5亿元,同比增长62.5%;带动市场规模为3812.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58.5%。预计到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14402.8亿元。
根据报告,中国露营消费者最期待露营地融入的新元素是亲子元素,占比为63.8%,其次是农家乐元素,占比为60.6%,音乐舞蹈元素和冒险元素也是消费者较为期待的新元素,占比分别为51.7%和27.9%。露营地引入新元素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感,也可以吸引新的消费群体的加入,有利于露营行业的完善和发展。
节假日期间,热门露营场地更是“一席难求”。分析师表示,由于露营活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还具有季节性等特征,5月中国各地气温的升高促进了更多的人加入到露营的活动中,热度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数据显示,露营的热度指数在2022年4月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2022年5月6日达到顶峰,热度指数为612。
必备装备
调研数据显示,26.5%的露营消费者过去在露营器械上花费3000元以下;25.9%的露营消费者在露营器械上花费超过3000元,47.6%的露营消费者花费金额大于5000元。平均每位露营消费者在露营器械上花费6995.3元。
2022年,超过半数中国露营消费者会购买睡袋和防潮垫;超过四成消费者会购买帐篷灯、帐篷、充气垫和防风绳;仅有0.1%的消费者不会购买露营装备。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装备基本属于耐用品,除了露营初始阶段花费的金额较大外,后续花费的金额较少,露营装备商家可不断推出性能更高、更方便、更美观的精致露营装备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提升品牌的连续盈利能力。
进击下沉
数据显示,中国“Z世代”群体中露营频率为1~3个月一次的占比最多,比例达35.1%;其次为3~6个月一次,占比为26.9%。在单次露营时长上,中国“Z世代”群体的占比分别为46.8%和31.6%,单次露营时间通常为两天一夜和一天一夜。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Z世代”群体的露营频率和单次露营时长适中,露营已成为短期出游的一种较好选择。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Z世代”群体参加露营的主要目的为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占比84.2%;为促进家庭、朋友关系和亲近大自然,分别占比64.9%和62.6%。此外,中国“Z世代”群体参加露营还为了体验新生活和学习新技能等需求,分别占比52.6%和18.7%。
露营作为文旅产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细分领域,未来或可通过“营地+”的模式,与更多相关产业生态做有效的连接与融合,以丰富的内容和元素为营地带来增量市场,形成叠加的经济效应,从而不断为露营地注入新活力,提升露营地的综合效益,有效促进露营地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