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长乐纺织调研行 | 品牌价值36亿,长源纺织的“差异化”如何炼成?

发布时间:2023-06-20  阅读数:22593

长乐纺织调研行 | 品牌价值36亿,长源纺织的“差异化”如何炼成?



图片


在2023年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集团)(以下简称“长源纺织”)以品牌强度884、品牌价值36.43亿元位列纺织服装鞋帽品牌价值评价榜第20名。


图片


不仅如此,跻身2022年中国棉纺织行业营业收入排名十强的长源纺织,还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荣誉与资质。那么,这家企业究竟掌握了怎样的市场“密钥”?

做响品牌 提高市场认知度


成立于2006年的长源纺织,主营各种功能性纺织品用纱,目前已成长为一家拥有160.6万锭纺纱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大型民营纺织企业集团。

“我们坚持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短纤混纺纱特色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行业的领军地位,更赢得了市场。”谈及企业的发展密钥,长源纺织总经理陈明宏如是说。

图片


陈明宏表示,作为纺织产业链上游企业,“三品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非凡,纺纱企业也要拥有自己的品牌,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早在多年前,长源纺织就注册了长源、皓光品牌商标。多年来,长源、皓光牌产品畅销市场,深受纺织客商和用户青睐。

“品牌价值是品牌企业及其产品区别于同类竞争企业及其产品的重要标志。”陈明宏表示,认识到这一点后,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工作,结合公司长源企业品牌及皓光产品品牌的具体情况,确定品牌培育战略和目标,制定了《长源纺织品牌培育管理制度》,通过人力资源、文化建设、传播宣传、检验测试、考核评价、工艺技术、财务管理、知识管理等有管理方法,持续提升品牌培育能力。

“品牌打响了,行业认知度与知名度也随之而来,这有利于公司与更多的终端服装品牌建立合作。” 陈明宏以福建省的代表性品牌——七匹狼为例,他表示,像七匹狼这样的知名品牌会追溯原料来源,关注其产业链供应商企业在业界的整体认知度。多年来,长源纺织凭借过硬产品,在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的混纺纱市场拥有非常大的知名度,与多个纺织服装品牌达成长期合作,七匹狼也是其中之一。


图片


陈明宏介绍,长源纺织是福建省高端绿色鞋服产业中心的创始成员之一,该中心的成员还包括了安踏、361°、柒牌、七匹狼、闽江学院等20余家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也是抱团合作的一种方式,从产业上游到终端品牌,我们是相互信赖的伙伴,会以协同创新和内部订购的方式进行合作,作为纺纱企业,长源纺织为七匹狼等终端品牌企业指定的面料供应商提供高品质功能性绿色生态系列纱线。”陈明宏说。

创新驱动 迈出差异化步伐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形势,纺织行业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研发高品质、差别化、功能性纺织产品成为纺织企业发展的必然选项。

长源纺织一直以来以生产混纺纱为主,差异化、功能化纱线,始终是该企业追求的方向。陈明宏表示,企业之所以定位差异化,关键是顺应市场的需求。


图片


“今年,纱线市场整体的利润不会像以前那么好。因为在存量时代,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库存,不少企业可能会抛货。如此一来,当市场价格降低,产品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但是,做差异化产品的企业受此方面的影响则较小,因为这类企业可以生产‘人无我有、人有我异’的产品,并不愁市场销路。” 陈明宏表示,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应有创新驱动的社会责任,避免挤在大众化品种低价竞争的圈子内。

“沿海地区的纺纱企业跟西北地区的企业相比,不具备原料优势与电力成本优势。我们应该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附加值较高的差异化产品,而非去拼价格。” 陈明宏表示,企业只有跟市场进行及时配套,不断提升自我,才能获得持续发展。还在做传统的产品,不具备规模优势与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自然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压力。

一直以来,坚定地走好差异化之路,是长源纺织的选择,这背后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据介绍,长源纺织的研究人员占比超过10%,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保持3%以上。“包括我自身在内,也在岗位上进行了重心调整,由原来负责全面工作,到现在也担当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主任,由我们筹建的企业技术中心跟中国纺织科学院、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闽江学院等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利用功能性纤维或特殊工艺赋予纱线全新功能,开发抑菌、抗静电、高导湿和增强型纱线。” 陈明宏表示,面对市场压力,企业以功能性纺织品为主攻方向,实行多品种战略,产品开发着眼于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产品结构实施动态调整,近年来有近300个不同系列、不同纱支的纱线品种投放市场。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由长源纺织创新开发的“全气候热湿舒适纱线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项目获得中国纺织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对亲水中空微孔改性聚酯纤维的强力低、梳理过程中易断裂、短绒多、影响成纱强力等问题,长源纺织开发了柔性梳理技术,实现了亲水中空微孔改性聚酯纤维与棉、粘胶、莱赛尔等纤维混纺的吸湿发热(冬)、透湿快干(春夏)、透湿和暖(秋冬)系列全气候热湿舒适型纱线与面料产品的规模化制备,研究了纱线接触舒适性的设计原理,开发了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高效低耗高品质纺纱技术,实现了系列功能化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线的产业化。


图片


“当前,企业聚焦于高导湿增强型抑菌中空纤维混纺纱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抑菌防臭再生短纤纱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研发创新项目的实施和推进。今年,我们要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坚定信心,脚踏实地,研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短纤纱特色产品投放国内外市场。” 陈明宏介绍说。


5G引领 变身智慧纺纱工厂

从制造变“智造”,是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长源纺织2013年便开始了两化融合,2014年跻身全国第一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016年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当前,长源纺织实施5G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化纺纱生产车间项目,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纺纱装备,建成了融合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纺纱生产线。


图片


在该企业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及处理系统控制室,系统通过500多幅画面集中监控,实时显示全部工序及设备的生产与运行信息,40000多点数据实时集成、分析与处理,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管理信息化和数据化,可实时控制、调整,掌控厂内各车间、生产线的动态并实现生产过程故障诊断、报警,以及质量监控与分析。


图片


尽管应用了5G大数据,但陈明宏认为,这远远不是终点。“包括我们在内,越来越多的纺纱企业都在进行5G智慧工厂的建设,这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但究竟效果如何,我认为这就好似买衣服,好看又合体的衣服需要量身定制。” 陈明宏表示,先进软件技术引入车间,并不意味着就能直接进入智能化运行。5G大数据技术如何更好嫁接在纺纱企业的身上,长源纺织在不断进行摸索,一方面企业关注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陈明宏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不能只是进行信息采集,而是应该基于纺纱企业的生产需求,发挥智能分析和决策作用。


图片


“5G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长源纺织来说并非是形象工程,我希望它能与产品生产密切接轨,像人脑一样发挥指导作用。我们也向相关软件的研发方提出了很多建议和要求,比如我们如果要做精梳全棉纱,购买了美棉、澳棉、新疆棉等10种棉花,这些原料进入相关仪器和设备,数据系统能否根据我们提出的价格成本、毛羽指标、纤维性能等各方面要求给出相应的原料配比结果。做涤纶纱时,我将各家的化纤产品指标和价格输入进去后,系统能否根据要做的产品进行成本锁定,给出各家配比结果。这是我想要的东西,也是相关软件开发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5G大数据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只有达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帮助纺纱企业实现‘质’的变化。”关于未来纺纱企业对5G数据技术的应用,陈明宏说。

差异化智慧纺纱这条路并不好走,但长源纺织从未想过停下步伐,而是做好了下一个5年的发展布局。“未来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调整产品结构的需求出发,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升级,而非把传统产品做大。” 陈明宏表示,除了扩规模,企业已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是同闽江学院开展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和“长源纺织班”,保证人才输送问题;二是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三是正在建设的跨国智慧物流园,计划通过该项目渠道,进一步做好内外贸生意,以更多的品种、更好的品质、更响的品牌融入国内外市场双循环格局之中。



撰文 / 本报记者 魏诗雯

编辑 / 马瑞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