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超级枢纽牵引万亿产业!452亿元项目签约广州时尚之都·石井

发布时间:2023-07-08  阅读数:62274

超级枢纽牵引万亿产业!452亿元项目签约广州时尚之都·石井

以时尚之名,赴时代之约。

7月8日,灯光闪烁,音乐响起,广州民营科技创展中心化身大型时尚秀台,广州时尚之都·石井·招商推介会拉开了帷幕。白云区委、区政府领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广东省服装协会、广州服装行业协会与石井街共同启动“广州时尚之都 石井启动区”。

这是广州万亿级时尚产业的大事件。近百家优质企业、24家相关行业商协会齐聚,白云区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产业园投资运营机构、行业产业协会等各类代表超200人共襄盛会。

这是广州时尚之都发展的里程碑。

推介会上,34宗重点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重点载体企业与石井街集中签约合作,涵盖服装产业、互联网科技、土地开发建设等多个产业领域,签约总金额达452亿元。亚太地区服装设计师交流中心、白云区时尚产业集群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同步揭牌。

枢纽赋能

万亿级时尚产业驶入“快车道”

时尚产业是广州“万千百”产业链工作部署中八条“万亿级”产业链之一。中国规模最大、供应链最成熟的时尚产业链,就在广州。

“时尚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时尚产业、建设时尚之都,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国际交往价值。”白云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周军说,“近年来,在区直相关部门和相关镇街的共同努力下,时尚产业配套不断完善、规模集聚效应明显增强,时尚产业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枢纽引流,资源聚集。不久前,广州白云站全面封顶,作为广州铁路枢纽“五主四辅”中的主要客站之一,这个亚洲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即将在年内迎来开通的节点。

白云区围绕“四大枢纽”“一园两城三都四区”产业布局,在白云站周边逐步形成了以服装为牵引的时尚产业全产业链格局。今年,白云区将出让产业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推动50万平方米村集体物业建设和招商运营,并举办国际时尚周、品牌发布会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推进时尚之都建设。

白云区石井街正位于广州时尚之都核心区,是时尚之都建设的主战场,占广州时尚之都规划面积的80.8%。

时尚产业包括时尚相关的产品制造、销售和服务,产业形式跨越了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界限。

石井街党工委书记张振表示,目前,白云站周边形成以服装为牵引的时尚产业全产业链格局,已建成时尚产业载体近70万平方米,时尚类经营业户达1875个,时尚企业285家,时尚类企业总产值超百亿元,时尚产业加速集聚。

广州时尚之都的布局露出真容。张振介绍,“时尚之都7.8平方公里范围内900亩土地收储在即,123亩留用地开发在即,21个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在即,今天签约的项目41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在即,38亿元时尚产业落地在即,将逐步形成以服装行业为牵引的时尚产业全产业链格局。”

“白云站枢纽带来更多人流,人流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增长,交通的便利也会让产业发展获利。”广东省标识行业协会会长胡志文在石井创办企业近20年。“标识行业作为时尚产业的组成部分,全省标识行业的上下游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协会会员有200多家,省内每年的需求约有280亿,由于广东市场面向全国,全国市场则更加广大。”

“白云站开通后,更利于产业加速聚集。”胡志文说,同时担任广东省浙江商会副会长的他正计划将石井的时尚之都对浙商群体、对外进行宣传推介,“欢迎大家都过来投资兴业。”

石井“喷发”

站上广州时尚之都发展风口

从“商贸中心”进阶“时尚之都”,石井的发展机遇加速孕育、区位优势加速释放。

在推介会上,34宗重点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重点载体企业与石井街集中签约合作,签约总金额达452亿元,涵盖了服装产业、互联网科技、土地开发建设等多个产业领域。

“万物皆可时尚。”在百诺集团总经理刘阳春眼中,前方是星辰大海。

百诺集团是本次推介会上现场签约的企业之一。刘阳春介绍,百诺集团下的广州百诺泰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为化妆品食品行业做功效可视化服务,以可视化的技术将产品的功能效果呈现给消费者,以护肤品为例,百诺可利用先进的医学呈现设备探测皮肤在使用产品后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用3D的形式直观呈现产品功效。

“我们用科技为时尚、为产品赋能,让它更科学,用数据说话。”刘阳春说,目前百诺与医院、与功能性食品企业、国内头部的化妆品企业均有合作。

“白云站的落地增强了我们对白云区未来发展的信心,它会带来产业的引进、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我们作为为时尚产业赋能的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让我们为全品类提供服务。”走访过国内多个时尚产业聚集地,刘阳春认为石井的规划定位是清晰明确的,“只要能够吸引足够多优质企业,加上数字产业、科技产业的加成,石井未来可期。”


6年前,优衣尚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定先从东莞来到白云区石井街,创立了优衣尚品牌。从默默无闻到年销售额5000万元,熊定先感叹“选对了地方”。

“做服装自主品牌一定要到广州,想卖得好就到白云石井。这里是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潮流动向和时尚触觉都最为敏感。”熊定先谈到,“优衣尚一直坚持做原创品牌,走潮牌路线,价位以中高端为主,400到600元的衣服卖得最好,客户群体的年龄从20岁到50岁之间。石井地区是广州最大的服装批发商圈之一,不愁没有客源。石井商圈也是广州直播团队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我们一半以上通过直播平台销售出去,今年的营业额预计能够实现翻倍增长。”

对于广州时尚之都的建设,熊定先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来了石井街6年,无论是石井商圈的转型升级还是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都是肉眼可见的。时尚之都一定会加速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进程,白云站即将开通,石井雄厚的商流与海量的客流一定会碰撞出新的发展商机,我们公司上下都非常期待,务必要抢占广州时尚之都大发展的风口。”

引得凤凰来,更要留得凤凰栖。石井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杰波表示,石井街将当好项目落地“服务员”,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确保签约项目在数量、质量、体量上实现新突破,以招商引资的新成果积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湾区逐梦

原创力量崛起,让设计师成为主角

设计师是时尚产业的灵魂造梦者。

设计是从产业到时尚、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关键一步。广州时尚产业能不能突破“产业强时尚弱”的瓶颈,很大程度上要看能不能吸引到优质而庞大的设计师群体。

在招商推介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白云区委、区政府领导,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及设计师代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计文波、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项目经理叶贝欣共同为亚太地区服装设计师交流中心、白云区时尚产业集群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揭牌。

近年来,石井街的时尚产业初具规模,时尚设计师加速集聚,时尚氛围日渐浓厚,已成为广州地区重要的服装服务中心。本次揭牌,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吸引设计师加速在白云站周边聚集。

今年,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在白云落地了国内的联络办事处。在项目经理叶贝欣看来,办事处的落地打开香港设计师与内地时尚产业的直连通道,为香港年轻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内地市场需求、融入湾区生活、湾区文化提供机会。

“广州的文化与香港的文化比较亲近,往来也方便。没有设立办事处前,香港年轻设计师虽然与不少内地机构或企业保持友好往来,但对内地时尚产业的具体运作仍然比较陌生。希望以后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帮助香港年轻设计师真正地打入粤港澳大湾区,了解内地时尚变化趋势。”叶贝欣说。

她也提到,“对于设计师来讲,品牌的宣传渠道和销售渠道是比资金需求更紧迫的。作品要能推广出去、能销售出去,才是关键。希望以后能更多地组织设计师与时尚龙头企业之间的交流,帮助年轻设计师在品牌个性与市场化、商业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拓展他们的时尚眼界与事业。”

上海纺织协会副会长、上海设界科技集团董事长陆平一表示,作为时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设界一直致力于“纺织服装产业”向“时尚经济”转型的探索与分享。上海设界科技集团将在广州时尚之都建设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时尚设计人才、时尚产业转型发展和时尚产业集群体的升级,提供深度的产业服务,成为时尚之都产业建设的支点。

对于广州而言,“纺织服装产业” 如何向“时尚经济”转型升级?如何打响广州时尚之都的品牌影响力?

在陆平一看来,“白云的优势在于具备中国最成熟的市场基础,完善的服装产业链配套,还有白云机场、白云站等世界级交通枢纽,要充分利用好白云区的渠道优势。对于服装产业而言,关键就是原创设计赋能产业升级。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将突出新展贸、新设计、新材料、新渠道,依托广州时尚之都,为大湾区设计师打造发展与创业平台。”

时代在变,时尚产业消费者的需求在变。把握趋势、不断创新是当下时尚产业大势所趋。

对于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徐建华判断,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正以创意设计、品牌建设、非遗工作、时尚推广为抓手,不断厚植行业文化土壤、树立行业文化自信,积极打造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

文化自信背景下,国内消费者逐步改变了以往对国外品牌的审美依附与非理性消费,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度不断提升;本土原创设计力量的个体崛起,区域时尚生态的加速度营造,由点及面地展现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新型迭代与整体提升。我国不仅形成了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而且形成了更加追求创新和变化、更加偏好新产品和新体验的消费文化。

“以白云石井商圈为代表的大湾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时尚产业的都市窗口和时尚都市的产业平台。”徐建华说,“我们期待,白云石井圈聚焦打造白云时尚产业供给创新高地,为白云区高质量发 展蓄势赋能,成为推进广州时尚之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 设,推动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支撑和闪亮名片。 ”

【文字】南方+记者 郑慧梓 谭超

【摄影】南方+记者 梁文祥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部分图片供图 谭札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