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海宁家纺杯”202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家纺创意画稿组”评审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大赛主题为“自然之境”。自然中蕴藏着至真——规律之道;至善——仁善之德;至美——意境之美。本届大赛以自然为设计根源,创意设计须呈现出融真善美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担任此次“家纺创意画稿组”评审工作的评委阵容涵盖了院校、企业的家纺设计界专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监事长杨兆华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级工艺美术师王易为评审委员会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为新闻发言人。家纺创意画稿组评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字母排序)包括: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一流专业带头人陈霞;浙江致居软装设计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北京家纺协会秘书长乔振国;愉悦家纺有限公司设计部主任吴静;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温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学院院长、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徐雪漫;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主管、经理助理于春波;中共海宁市许村镇党委书记朱利江。
坚守初心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杨兆华表示,回忆起第一届大赛,种种细节仍历历在目。今年是大赛走过的第二十一年,始终秉承着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夯实纺织文化根基,培育中国特色纺织品牌文化,提高纺织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把文化底蕴转化为行业发展软实力和巧实力的初心与坚守。“海宁家纺杯”大赛应积极响应号召,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准确把握建设我国纺织行业现代化体系发展趋势,将数字化、绿色发展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面对发展新形势,我国家纺行业特别是海宁家纺时尚产业,一定要紧抓发展机遇,关注智能化发展和时尚品牌引领。“海宁家纺杯”大赛在海宁政府长期强有力支持和指引下,为家纺行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设计人才,为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实现跃变提供基础保障,使我国家纺行业在国际市场的时尚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提升。2023年是“扩大内需”年,有压力也有新机遇,“海宁家纺杯”大赛将继续发挥品牌影响力和平台效应,在协会、政府、院校、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助力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创新引领
打造时尚家纺产业集群
中共海宁市许村镇党委书记朱利江说,“海宁家纺杯”大赛自2003年创办以来,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0届,每届大赛都是家纺新潮流、设计新风尚的集中展示。同时,通过每年一次的“海宁家纺杯”大赛,持续为许村本地家纺企业原创设计提供新理念,为家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让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品汇聚许村,让业内人士的目光齐聚许村,让行业协会、专家教师、专业院校的设计人才走进许村,让“海宁许村家纺”持续得到关注推广和提升发展,为打造区域品牌、千亿级时尚产业集群地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中国纺织产业共富示范区”、嘉兴融杭的“桥头堡”,海宁明确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积极培育千亿规模的时尚产业集群。未来,许村镇将继续与大赛携手同行,希望通过评比、颁奖、优秀作品展示等一系列赛事活动,持续推进海宁家纺转型升级的探索和实践,推动理念、技术、管理、产品、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向着高端、智能、绿色、时尚方向不断迈进,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擦亮“海宁家纺”这张“金名片”。
拥抱变化
设计创新应海纳百川
大赛新闻发言人贾京生教授说道,二十一年间,大赛经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数量到质量的蝶变。作为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行业赛事,“海宁家纺杯”大赛在输送行业优秀设计人才,建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促进校企联动共创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希望大赛能够继续秉持初心,发挥引领作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提升中国家纺原创设计力,挖掘跨界与链性的共生共赢力,发扬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世界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跨界化,设计不能单打独斗。我们要利用好、整合好、联动好行业资源,不断培育和壮大在家纺领域的科研优势力量,持续深化与纺织企业、纺织高校、制造基地、研发创新平台等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另外,产业基地的发展要勇于接纳新的信息技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不能回避,要抓住科技的力量转化为自身的工具。正如本届大赛“自然之境”的主题,遵循自然孕育万物的规律,以广阔胸怀拥抱新鲜技术,创造出集真、善、美三重艺术境界为一体的作品。
据统计,本届大赛家纺创意画稿组参赛作品1883幅;参赛单位共计122家。经过评委认真评选,在浙江省海宁市公证处的全程公证下,最终将角逐出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5名、评审团奖7名、优秀奖20名、入围奖若干。获奖作品将于近期在中家纺网站进行公示。
更多赛事内容详见后续报道……
文章来源:中家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