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外需萎缩导致订单不足,棉纺织企业承压前行显韧性

发布时间:2023-07-28  阅读数:33072

外需萎缩导致订单不足,棉纺织企业承压前行显韧性



多家棉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半年度业绩预报近期陆续披露,《中国纺织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不仅中小型棉纺织企业直呼“难过”,业内的龙头企业也难以交上一张漂亮的“答卷”。


那么,棉纺织龙头企业上半年业绩下滑原因何在?行业整体运行态势如何?面对困境,企业又是如何积极破局的呢?


龙头企业亏损


“公司预计2023年1-6月业绩大幅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0万元-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72.65%-65.81%。”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孚时尚”)在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上半年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订单不足,毛利率下降,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


净利润出现两位数大幅下滑的并非个例,其他几家棉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同样不乐观。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隆东方”)在上半年业绩预报中表示,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亿元-3.1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7.77亿元相比预计减少4.66亿元-5.05亿元,同比下降59.97%-64.99%。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竹纺织”)披露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28万元,同比下降71%。


天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虹国际集团”)预期集团2023年上半年将亏损约8亿元,而集团去年同期赚取净利润约10亿元。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500万元~5500万元。


上市公司业绩的普遍下滑,印证了今年以来棉纺织行业整体承压前行的态势。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集群数据显示,1-6月,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8%,重点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49%。重点集群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7%,重点集群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49%。


面临出口压力


谈及今年的纺织服装市场情况,外贸难做、订单减少是纺织企业家向《中国纺织报》记者最常提及的话题。严峻的外贸形势,也成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拦路虎”。


“尽管上半年公司整体生产稳步回升,但二季度以来,行业外贸形势较为严峻,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速明显放缓,内需市场需求仍然偏弱,内生动力有待增强,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对于上半年业绩预期的大幅下降,华孚时尚在业绩预告中这样解释。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其他上市公司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


百隆东方公告解释称,上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消费端需求萎缩,公司订单不足,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下滑。


天虹国际集团公告表示,上半年海外市场纺织品需求持续疲弱,导致集团产品售价偏弱及产能使用率偏低,影响集团的单位生产成本及毛利率。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欧美国家等主要纺织品服装消费市场疲软,对进口纺织品服装需求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1-6月,我国棉布累计出口量29.56亿米,同比下降11.42%,出口金额48.53亿美元,同比下降22.54%;累计棉纱出口量12.24万吨,同比减少11.19%,出口金额5.07亿美元,同比减少31.23%。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1-6月,棉纺织行业重点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4.1%,重点集群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4.5%。“在整体外贸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大背景下,当前棉纺织行业出口方面压力较为明显。”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认为,预计下半年,随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艰难复苏,出口市场订单将逐渐增加,行业出口降幅将逐步收窄。在出口承压背景下,内销市场对纺织行业平稳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将更为明显。


《中国纺织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欧美市场订单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国内有的纺纱企业选择调整产品结构,降低出口比例,有的纺纱企业则积极出海抢单,将目光转移到其他新兴市场。


寻求破局之道


“欧美市场消费疲软、采购转移等影响在平行进行。上市公司都加快了海外投资建厂的步伐,希望能规避出口风险。”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欧洲市场经理黄莹说。


近几年,我国对欧美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速逐步回落,但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家向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消费市场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增速明显。数据显示,2022年越南纺织品和服装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7.9%,对欧盟出口增长34.7%,对日本出口增长25.8%。


近几年棉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产能。百隆东方和华孚时尚是色纺纱行业双巨头,百隆东方拥有168万锭产能,其中越南地区118万锭,占比70%,华孚时尚拥有206万锭产能,其中越南地区29万锭,占比14%。除此之外,天虹纺织也在越南打造了原料、纺纱、染整、制衣等全产业链,鲁泰纺织在越南投建了纱线项目和色织面料项目。


图片
图为华孚时尚越南纺纱工厂。(资料图片)


天虹国际集团公告中表示,当前,由需求端拉动的纺织产能大转移已成必然,而企业早在多年前就开启了海外产能布局,经过多年深耕已打下了扎实的海外生产运营基础,这使企业能够通过调整海内外产能分工,快速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公司目前在进行的项目主要包括土耳其的纱线工厂和美洲生产基地的建设。2023年,天虹国际集团计划销售75万吨纱线、1.1亿米梭织面料及2.4万吨针织面料。


龙头企业为争取国际订单,加快海外建厂步伐,而对于深耕国内市场的中小棉纺织企业来说,研新品、提质量、降成本,是其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突破点。


山东新华泰纺织有限公司纺纱规模为10万锭,年产纯棉纱线5000吨左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016年以来,企业投入6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引进了精梳机、纤维分拣机、自动络筒机等设备。技术改造以后,车间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名列同行业前茅。”该公司董事长张华表示,近两年,企业通过简化纱线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稳定了产品质量。凭借精心培育的拳头产品,企业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劲霸男装、利朗等国内知名品牌都是其重要客户。


山东圣润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润纺织”)是一家老牌纺纱企业。近几年,该企业瞄准市场行情,将眼光投向了工业用纱的研发。


“工业用纱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点,生产难度较高,市场缺口较大。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最终实现了工业用纱的量化生产。”圣润纺织总经理贾同旭介绍,企业以生产研发高端腈纶纱线为突破口,通过产学研合作、上下游企业合作和自主研发等形式进行研发创新,开设电脑绗缝、制被等多条生产线,目前逐步发展形成了纱线加工、家用纺织产品制造、国内外销售一体化的完备产业链。



撰文 本报记者 魏诗雯

编辑 / 王丹阳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