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佛山市首个针织服装行业的产业链党委,禅城区针织服装产业链党委要如何以党建引领针织服装产业走上提质升级之路?
9月13日,禅城区针织服装产业链党委(下称“产业链党委”)联席会议在张槎商会大厦内召开。会议推出了“红链赋能 织梦未来”党建品牌,对上述问题给出“张槎答案”:即要发挥产业链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聚合资源作用,搭建政企、企企、银企等交流、议事、合作平台,推动链上企业发展共商、产业共联、资源共享。
9月13日,禅城区针织服装产业链党委联席会议召开。 南方+ 卢浩能 拍摄
党建引领“三链”联动
2023年5月,依托张槎街道针织服装产业基础、产业特点和产业优势,禅城区针织服装产业链党委揭牌成立。
产业链党委成员单位涵盖辖区内针织服装产业相关的企业、行业协会、园区、金融等领域党组织,服务针织产业“纱线布染服”上中下游企业5800多家。
成立至今4个月时间里,产业链党委积极开展服务,以党建引领重点建强“发展链”,优化“服务链”,拧紧“人才链”。
在建强“发展链”方面,产业链党委定期召开党委会议,开办产业论坛、项目洽谈会、投资对接活动,有序增进链上企业良性交流,推动链上企业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从各自为阵向融合发展转变。
例如,8月28日,产业链党委带领链上东成立亿、嘉谦纺织、中恒纺织等15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并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举行了针织产业发展交流会,进一步拓宽链上针织服装企业商贸“朋友圈”
在优化“服务链”方面,产业链党委吸纳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召开联席工作会议,针对性落实纾困解难惠企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帮扶支持力度,探索构建一般问题联络员协办、专业问题职能部门承办、重点问题联席会议合办的快速响应机制。
8月24日,产业链党委就联合张槎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召开张槎街道针织产业数据空间项目工作推进会,邀请智布互联、技研智联、裕丰智联、华南(广东)国际数据交易等10余家数字化服务商探讨针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征集相关企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在拧紧“人才链”方面,产业链党委一方面大力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对新生代企业家培养教育;另一方面探索推行企业英才筑巢引凤行动,搭建政产学研交互平台。
成立以来,产业链党委走访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原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收集学生实习就业需求、教师企业实践需求,并商讨就党建共建协议签约、聘任产业导师、打造大学生实践基本、开展大学生企业行等开展合作。此外,产业链党委在8月份举办两场“织造张槎梦、智造新未来——大学生针织企业行”活动,让大学生了解针织产业的发展。
织出“品牌”,织出“梦想”
“这次到上海参展,我们开阔了视野,也思考了自身的不足。”张槎街道党工委委员、产业链党委书记张伟东表示,在上海,看到先进企业将产品延伸至汽车产业之中,看到大企业的品牌做到“无人不知”。这让他意识到做大做强张槎针织品牌之必要性。
会上,产业链党委的委员代表也对张槎针织服装产业今后的发展作了探讨。佛山市全顺来针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胡裕也表示,企业要想在针织服装领域获得新发展,就一定要注重品牌运营和产品研发。
中恒纺织交易市场(广东)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马文欢表示,针织服装产业现在正处于爬坡转型的阶段,整个行业需要重新去梳理、去定义。“作为企业以及产业链党委的一份子,我们将全力以赴支持张槎针织服装产业的发展。”
会议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希成作为“特邀嘉宾”也作了发言。他表示,建立产业链党委是张槎秉承改革开放“敢闯敢干”精神的又一体现,希望产业链党委成为党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让整个针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织出“品牌”,已经成为张槎针织服装产业的首要目标,也是张槎街道的“梦想”之一。
9月12日,佛山市禅城区举行建设“千亿镇街”誓师仪式。禅城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推动张槎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
“张槎迈向千亿镇街,针织服装产业是重要的支撑。”在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认为,张槎针织服装产业的底子,是张槎突破千亿的底气。
顶起“中国针织名镇”这顶桂冠的是实力雄厚的产业基础。时至今日,张槎已是全国最大的针织面料及服装产业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纱线交易市场,年棉纱交易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日棉纱交易超1万吨。针织园区近40个,从业人员约7万人,厂房面积达到450多万平方米,针织大圆机超过3万台,针织产业产值在500亿元左右。
何永庆表示,成立产业链党委,就是要压实责任,做好服务,推动张槎针织服装产业发展出一批品牌,就是要赋能针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让后者立足张槎,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这既是一个‘针织梦’,也是‘张槎梦’。”
南方+记者 卢浩能
通讯员 郑传宝 谢丽珊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