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2023宁波时尚节 | 时尚化转型,宁波装如何续写辉煌?

发布时间:2023-10-16  阅读数:23772

2023宁波时尚节 | 时尚化转型,宁波装如何续写辉煌?


从一间普通制衣间,到一条智能柔性生产线;从一个时尚地标,到一整个时尚产业园;从一场经贸活动,到一场产业盛典——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岁月积淀,宁波时尚产业正在蜕变出更耀眼的光彩。

在2023宁波时尚节暨第27届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即将举办之际,我们重新回头,从更多维度剖析宁波时尚产业的深度,探访宁波时尚标杆的高度,感受宁波时尚边界的广度,带领大众感知宁波时尚产业的脉动。

图片


这里是红帮裁缝的发源地,凭借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做出中国第一套西装与第一套中山装,并成功开设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写下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在中国近代服装史上写下辉煌一页。

这里是中国服装名城,雅戈尔、罗蒙、杉杉、博洋、太平鸟等一批知名企业强势崛起,让产品多样化、品牌多元化、市场细分化的发展格局越发清晰,成为我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中国服装品牌基地和出口服装基地。“宁波装,妆天下”的口号享誉全球。

但这并未让宁波停止发展的步伐,通过时尚化转型,宁波装正走出一条产业联动、守正创新的新路。

时尚中心勾勒产业发展新图景

走进位于鄞县大道的云裳谷,浓烈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马卡龙色系的炫酷楼宇,高大的椰子树,头顶的彩色路标,帅气的三轮摩托,呆萌的小黄车,路两侧的时尚买手店……街区每一个角落流露出的艺术感,让你感觉仿佛身处异国他乡。

但或许你并不知道,时尚的云裳谷几年前还不是现在的面貌,它曾是斐戈集团针织车间、梭织车间与办公楼。


图片


几年前,斐戈集团将部分生产环节外包,厂房闲置。是将多余厂房整体出租安安稳稳收取租金,还是重新定位实现涅槃重生,为宁波的时尚产业作贡献?

斐戈集团决定在守正创新中寻求突破。围绕时尚纺织服装服饰关联产业,云裳谷已集聚一批中小微企业。斐戈集团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精准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共享理念带动下,云裳谷快速在园区内形成服装业生态链微循环,为入驻企业提供从商标设计、面辅料供应、印花打样、生产、展示展销、报关、金融对接等服务。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中小微企业入驻园区,其中大部分为服装贸易企业。

不仅云裳谷,如今的宁波正刮起一阵时尚中心风。越来越多纺织服装企业开始通过上下游的延伸,进一步加快纺织服装产业的时尚化转型。

在以鸟类飞行的“热气流”为创意灵感的太平鸟时尚中心内,着力聚焦青年文化的太平鸟,正将其打造成一个供年轻人自由创造、创意表达的共享平台,成为太平鸟培育时尚的摇篮。


图片


就在太平鸟时尚中心不远处,由博洋打造的宁波时尚创意中心(NFCC)也已建造完成。“该建筑旨在把各类设计师、艺术创意人才、生活达人经营者集中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更为方便舒适的工作、生活、社交以及休闲的楼宇空间。”博洋控股商旅集团董事长林云华说。

在林云华看来,NFCC更像是一个社区,它不仅是博洋的时尚创意总部,也是博洋全力打造的产业创意设计平台。按照计划,该平台未来将集聚一批宁波乃至华东上下游相关企业,推动博洋乃至宁波时尚产业的发展。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宁波市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显示,未来,类似的时尚产业集聚区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按照规划,宁波将形成以海曙、鄞州、奉化三个子群为主体,以象山(辐射宁海)、北仑、江北、镇海、慈溪等特色集聚为环绕圈,以江北文创港高端定制时尚服装内街、东部新城时尚创意中心为时尚展示集聚区的发展格局。 

传统文化引领宁波新时尚

如果说时尚中心的布局是宁波纺织服装产业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时尚化转型的第一步,那么,融入传统文化则是该产业迈出守正创新的关键一步。

亚洲首个达到锦标赛级别的飞盘品牌——翼鲲飞盘,通过与敦煌研究院联动,将时下流行的运动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产品迅速“出圈”。

太平鸟与敦煌博物馆的联名系列服饰,将敦煌飞天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用年轻前卫的服饰语言重新演绎大漠飞天之美,产品火爆全网。


图片

传统文化与制造业的激烈碰撞,正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创新性,围绕纺织服装、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运动器材等产业,助力企业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开拓年轻市场。

“前段时间‘出圈’的茅台咖啡,也正是传统文化与企业激烈碰撞后的产物。”已在服装行业扎根多年的蔡先生认为,传统文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让老牌制造业企业玩出新花样,不断向年轻化市场扩展。

不仅茅台咖啡,乐町与大白兔的联动、太平鸟服饰与贵州蜡染腰果花图案的结合等案例,让企业找到了占领年轻市场的新途径。

“事实上,企业可选的IP很多,但为了让年轻人坚定文化自信,不少企业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中国元素。”蔡先生坦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并不容易,需要解决IP授权贵、知识产权保护难等一系列问题。


图片


在蔡先生看来,共创国潮趋势是一场“双向奔赴”,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设计机构、学校之间的共同努力。

宁波市政府咨询委委员陈国强在纺织服装产业扎根多年。在他看来,传统文化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实现传统文化的深度解码,围绕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去改变、去突破。

“现在出席正式场合,男性的正装无非是西装或者是中山装。是否可以将汉服等传统服饰,融合现代消费者的会务需求进行创新,使其成为未来服装产业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突破口?”陈国强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授权和形式上的委托,需要联合企业、高校,搭建平台、建立基地,通过多方合作,携手共进。

不仅是图案的传承,在颜色上,宁波企业也正走出一条新路。在中国美术学院纺织服装研究院院长吴海燕看来,色彩的传承与创新要拒绝泛化、同质化,要体现艺术创造的源头价值。在设计时,需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完成古籍、文献等相关资料的研究后,再对当下流行的颜色与传统的色彩进行融合,完成二次创作。

“这样才能体现传承与创新。”吴海燕说,宁波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红帮裁缝文化历久弥新。宁波有能力也有责任挑起服装产业色彩传承与发展的重担,让宁波的霓裳华服更加时尚。

显然,让传统文化引领制造业时尚化转型,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美美与共,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消费品工业处(生物医药产业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