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走进新疆】“我到新疆去”——讲述援疆纺织人的新疆情(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18-08-31  阅读数:10919

对于新疆来说,内地人是外来的;对于内地人来说,新疆又是陌生的、神秘的。在时代的召唤下,二者走在了一起,融合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对于新疆来说,内地人是外来的;对于内地人来说,新疆又是陌生的、神秘的。在时代的召唤下,二者走在了一起,融合发展,谱写新的篇章。今天的系列报道继续为读者奉上最真实的援疆感受和最动人的援疆故事,谢谢他们给予的一切,也祝福每一个“我到新疆去”的援疆纺织人在这里找到归宿,实现梦想。



新疆如意韦节彬:

“如果再让我选择,

我依然还会来新疆”




韦节彬,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1972年生人,援疆9 年。

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位于新疆石河子开发区天山路.是如意集团在新疆的生产基地。目前项目解决就业5000 余人,总投资50 亿元人民币,可年产纱线120000吨,年产高档色织面料3500万米,年产高档巾被3000 余吨,年产西装50 万件套,年产毛精纺面料400 万米,毛针织面料5000 吨。



我是20107月受集团委派来到新疆石河子的,来到新疆已有9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新疆这几年发展的很快,刚来的时候,街道上还没有多少车辆,现在很多路段在通行高峰期会发生拥堵。

我们公司刚来到新疆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员工的思想观念与内地有一定的差距。于是公司分批把员工送到集团和内地参加培训,使员工的思想观念有了一定转变。但目前仍然面临着高素质人才与企业快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山东如意是首批沿“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的先行者。2010 年来到新疆石河子收购了原八一毛纺织厂, 2013年抢抓机遇,启动了在宁夏、新疆、巴基斯坦等政策密集和低成本地区新建智能制造项目,形成“优质原料+ 智能制造+ 互联网”的全产业链创新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超前成功实施产业转型升级。

2015 年,集团在新疆石河子建立现代高科技纺织工业园,在恢复、改造石河子原有100万锭纺机的基础上,新增100 万锭的产能,核心是生产衬衣、毛巾的高端面料。2016 年,陆续在喀什、疏勒、英吉莎、阿克苏、和田建设投产了智能化纺纱项目。2017 年,如意集团与新疆兵团农七师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优质棉种植、棉纺、化纤、织布等开展混纺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实现了在南北疆布局完成棉纺织产业链。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如意集团一定会在新疆大有作为,对新疆当地发展、就业、稳定等产生显著拉动作用,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新疆天虹杨勇:

“我深深眷恋这片土地”




杨勇,新疆天虹基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1963 年生人,援疆3 年。

新疆天虹基业纺织有限公司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迎宾大道8 号,是天虹纺织集团在新疆的生产基地。目前一期项目解决就业2400 余人(在岗人数不计算流动),一期总投资20.5 亿元人民币,一期总产能10 万吨。



2015 6 28 日,新疆天虹基业纺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11 月底,我正式来到新疆,开始了我在新疆的职业生涯,到现在已有近三年的光景。对新疆这个地大物博,风景如画的地域,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眷恋之情。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乍来到这大西北,确实有各种不适应。冬天太冷了,夏天又热又干燥,饮食差异也比较大,由于水土不服经常导致身体不适,经过了一段时间才调理好,后来慢慢习惯了。现在反而觉得新疆比自己的家乡还要好,每次出差去内地,都迫不及待的要踏上归途,因为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一切。新疆,我的第二家乡。

新疆天虹基业纺织有限公司成立已有三年之余。开工初期,我们克服酷暑严寒对车间带来的影响,克服用工需求大,人员流动大,少数民族员工管理经验缺乏等诸多困难,已顺利建成一期50 万锭项目工程。2017 年下半年,我们规划了二期20 万锭涡流纺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全球纺织行业最先进的新型纺织工艺流程和技术,其特点是流程短、占地少、投资回报快、效益好。该项目计划投资6 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经到位2.5 亿元人民币。第一批设备已经安装投产,到2018 9 月将全面安装投产。同时,公司积极响应自治区号召,拓展产业链,向下游印染、服装发展,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带动就业,拉动相关产业,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贡献力量。




新疆红豆周伟新:

“新疆不远,因为热爱”




周伟新,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厂长,1972 年生人,援疆3 年。

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位于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是红豆集团在新疆的生产基地。目前解决就业339人,其中新疆藉职工占90% 以上,少数民族占81%,南疆职工占40%,北疆职工占60%。主要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新疆红豆项目总投资8800万元,全部达产后可解决500 800人就业,年产300 万套件服装,产值突破2 亿元。



为响应党的号召,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以及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红豆集团于2015 3 月正式筹建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

我于2015 4 月公司筹建新疆基地之初就来到了新疆,来新疆3 年期间,见证了霍尔果斯市的腾飞,感触最深的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为企业办实事方面,让内地援疆企业真正有了归属感。

从前总认为新疆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在那片美丽神奇土地上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信仰和习俗,有着和我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未去过新疆,未曾在新疆深入生活过的我来说,这种人文方面的差异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陌生感。

初到新疆,我努力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圈,他们的直爽和仗义让我消除了那种陌生感,渐渐地对新疆这片土地有了深厚的情感。

红豆文化的核心是情文化,是爱和奉献。公司发展起来后为当地经济提供了巨大支持,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还带领了一批南疆转移劳动力走向了共同富裕。公司目前拥有职工300 多人,少数民族职工占比81%。本着最大程度发挥关爱职工的原则,曾帮助维吾尔族小伙艾尼·买买提一家人在公司找到了各自合适的岗位。我还记得去年的肉孜节,艾尼·买买提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在这里,领导很关心我们,专门给我们开了清真食堂,与我们同吃同住,每次到古尔邦节、肉孜节的时候,还用少数民族的方式与我们一起来庆祝节日。我们在这里上班很开心、很温暖。”艾尼·买买提也很努力,通过自己三年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多面手。在2017 9 月得到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好评,2017 年评为红豆集团生产标兵。

为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车间里的班组长都是从一线职工中选出的。公司对内关爱职工,领导班子与9 名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对外回馈社会,今年上半年,出资为霍尔果斯市莫乎尔牧业村贫困户修墙、造井,用实业行动扶贫。公司的这些措施,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人先锋号”、“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

未来,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将依托霍尔果斯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口岸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走出去”战略,将产品分别销往中亚五国,形成立足内地市场,并不断开拓中亚、东欧市场的发展格局,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一带一路”沿路上的新亮点,成为江苏企业在新疆投资发展的“样板工厂”及民族团结的“典型工厂”。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