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倒计时2天!5年奔走终促成,郑州时尚盛宴幕后“关键先生”曝光

发布时间:2018-09-04  阅读数:10907

9月6日至9月10日,豫发集体·郑州国际时装周×郑州国际时尚文化周将在锦荣国际轻纺城隆重举行。


9月6日至9月10日,豫发集体·郑州国际时装周×郑州国际时尚文化周将在锦荣国际轻纺城隆重举行。


此前5年时间里,从郑州领秀服饰董事长陈勇斌到郑州服装协会副会长丁岩再到豫发集团董事长王建树、锦荣国际轻纺城董事长王建勋,几位服装业内“关键先生”接力奔走,促成此事。


以郑州之名承载国际盛会,这场时装界的盛会背后凸显郑州服装产业谋求蝶变的迫切需求与行业自信。

一场时装周,缘何吸引业内大佬5年奔走呼吁?一场时装周,如何能立足本土市场兼备国际视野,实现原创设计与商业落地?一场时装周,又是否能强化“国际郑”作为中外创意和商业交融汇通十字路口的战略地位?


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9月6日启幕,启赋中原时尚文化


9月6日至10日,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将在郑州开幕。短短5天时间内,众多一线时装品牌将会聚郑州,为中原时尚圈带来数十场潮流时尚秀,多家时装企业亦将新品发布会定在此间。


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带动的不仅是服装产业中原区域的整体亮相,亦驱动时尚产业与创意产业在郑州的落地,为郑州打开一扇洞察时尚趋势的窗口。


据了解,在时装周中,IPM国际职业精英模特大赛暨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河南总决赛(中国)、IPM国际少儿模特大赛(中、俄)将在9月6日及9月7日举行,届时不少知名模特将在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决一胜负,为市民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国际大学生服饰设计大赛、最郑州本土独立设计师联合发布会等活动也将在时装周中集中展现,通过创意火花的碰撞,启赋中原时尚文化。



在9月10日,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收官之时,中国、日本、韩国、比利时等7个国家的优秀服装设计师会聚,将举办以“设计驱动与产业振兴”为主题的时尚产业论坛,通过全球化视角把握设计与产业的趋势与时代脉络。


诸多“国际”打头的盛会落地郑州,是应时应势。一方面政策、人口红利与区位优势持续释放的郑州,被赋予了“国际郑”的新内涵,城市发展亦需要匹配时尚度等城市软实力。


另一方面,每一个时装周都有自己的定位与不可复制的特色基因,拥有“中原商贸城”美誉的郑州以商业基因培育出一大批服装产业集群,尤其是“郑州女裤”的产业名片享誉全国,商业优势与优势产业底色驱动下的郑州承载这场国际盛会底气十足。


业内“关键先生”五年磨一“会”,郑州服装产业欲开“窗”看世界


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的背后,除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外,亦有郑州服装龙头企业及相关协会的辛苦奔走。始终贯彻促成此事的,则绕不开几位“关键先生”的五年努力。


“这场时装周呼吁了五年,终于将要落地。”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见到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斌时,其刚从医院打完点滴,时装周前的准备工作,让“连轴转”的他病倒了,但仍然不肯下“火线”。用他的话来说,时装周对郑州服装产业十分重要,这是郑州服装产业与世界时尚界对话的一扇“窗”。


陈勇斌


这场时装周并不是心血来潮,从提出到落地,5年时间里,郑州服装协会与诸多同仁一起力推此事。


2013年,陈勇斌接任郑州服装协会会长一职。据其回忆,恰恰在2013年,有媒体做了全国重要城市时尚度排名,郑州垫底。这一排名让陈勇斌久久不能释怀。“无论是巴黎还是纽约,服装对城市时尚度的贡献率是很大的,尤其是巴黎国际时装周,能给巴黎带来超80%的时尚度。”作为郑州市人大代表,陈勇斌同年建议打造“中原国际时装周”。


陈勇斌肩负企业发展,2015年加入郑州服装协会作为专职会长的丁岩接过“接力棒”,重新开始谋划此事。


“当时的时机并不成熟,但已经有此想法,女装在郑州要有一席之地,时装周必不可少。”丁岩表示,此前的时装周与产业和城市的发展程度不匹配。而此时,无论是从城市角度还是产业角度,郑州都足以支撑起这场盛会。


因此,在落地中的“中原国际时装周”也转为“郑州国际时装周”,用更精准的地域来强化时装周的定位。


△豫发集团董事长 王建树


对于这个承载诸多国际盛会的时装周,深耕服装产业的豫发集团亦给予了强力支持。“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仍在继续,已搭载‘三区一群’等多项国家红利的河南,有望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豫发集团董事长王建树认为,在承接包括服装产业转移的竞争中,如何构建完整而持续优化的产业服务生态体系是考验。


△豫发集团副总经理、锦荣国际轻纺城董事长 王建勋


“时装周其实就是对优化服装产业体系的外在表现”,豫发集团副总经理、锦荣国际轻纺城董事长王建勋说,豫发集团自2002年开始,深耕服装产业,“可以说,豫发集团见证并参与了郑州服装产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我们对服装行业感情深厚,我们希望能通过时装周为郑州服装产业做些事情。”


不谋而合,促成此事的“关键先生”分别代表服装企业、政府协会及服装产业市场方,亦在某种程度折射,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是郑州服装产业的共鸣与心声。


用“时装周”讲好郑州女装的品牌故事


举办时装周,究竟要为郑州与本土服装产业带来什么?


答案在陈勇斌脑海中十分清晰,这也源于其自身的经历与趋势的把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群在郑州火车站谋生的服装批发商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模仿南方的版型在自家的作坊里生产女裤。彼时,郑州女裤从仅盘踞黄河以北发展到在全国市场遍地开花,即使在被广州裤子锁定的南方市场,也激烈上演起郑州女裤和广州女裤的“龙虎斗”。


真正让郑州女裤惊艳全国,则是梦舒雅在一场服饰博览会的亮相。


2005年3月28日,郑州领秀旗下品牌梦舒雅高调参与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令诸多本地同行始料未及。梦舒雅第一次光鲜地站在全国同行面前,此举开创了郑州服装界品牌营销之先河。


同年12月,娅丽达在郑州宣布,与中研国际服装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操刀娅丽达的品牌运作。2005年8月底,“中国女裤看郑州”北京推介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郑州12家品牌女裤企业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同行的目光。“中国女裤看郑州”的口号也在当时被明确提出。


“在时装周上与全国知名品牌比肩,想要做发布就需要倒逼研发团队的设计研发能力、要引进高级人才。”陈勇斌认为,这对企业的设计团队、品牌的研发能力都有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认清自身在全行业内差距与短板。


△丁岩


如今的郑州服装产业,又站在了从女裤到女装的行业转型迭代新节点。丁岩告诉记者,2008年11月,郑州服装产业提出打造郑州女装品牌区域。


如何打造出郑州女装这张新名片?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思维转型,与当时打造郑州女裤发展环境相比,当下无论是行业环境还是消费者心理,都有了不同。



逸阳服饰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李东明认为,随着场景的转变,打造女装品牌就有了新的要求,“年轻人喜欢的玩法,有年轻人喜欢的空间,要有新玩法,比如直播、网红等元素,融入到对郑州女装品牌的宣传” 。


以郑州女裤基因为底色的郑州女装已在全国初露锋芒,但出于品牌溢价及品牌传播等方面考虑,不少发端于郑州,在全国区域小有名气的女装品牌,优先选择将总公司转移至深圳、上海等大都市。


基于上述原因,时装周成为郑州本土服饰企业越来越重视的载体。“通过时装周,给郑州女装品牌一个把握时尚话语权的机会,让郑州女装品牌及本土设计师以时装周为桥头堡,讲好品牌故事,彰显行业自信。”丁岩认为。


从女裤到女装,一字之差背后的艰难蝶变


通过时装周打开一扇与全国行业对话的窗口,讲好品牌故事,彰显行业自信,对于现阶段的郑州服装产业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如果说2013年提出“中原时装周”是希望提升郑州城市的时尚度,如今则希望通过这个国际性的平台来呼唤产业关注度与供应链的重塑与整合。


从“中国女裤看郑州”到“中国女装看郑州”的提出,看似简单的“一字之差”,却承载着艰难的涅槃重生历程。


近几年,在全球制造业普遍产能过剩和人力成本、商铺租金快速上涨、电商冲击剧烈的大背景下,郑州女裤业陷入生产成本急剧上升,而销售却进入平台期的“内忧外患”中。



人力成本为例,5年以前,工厂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不到2000元,而如今,三四千元的月薪也难以留住一个熟练的工人。


而原先单一作为郑州七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服装业,近两年在统计口径中则悄然转换为“品牌服装和家居制造业是郑州市七大主导产业之一”,这一句口径的转换,背后则是服装业在主导产业中占比的收窄。收窄的背后,则意味着服装业行业话语权的削弱以及相关资源倾斜度的转移。


女裤业较低的进入门槛和低附加值,让“领秀·梦舒雅”“娅丽达”“逸阳”等郑州女裤领军企业清晰看到,若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实现从单品向系列化、从贴牌生产到自主设计研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做女装,并非上一个生产线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全方位改变,而在这个全新的产业链上,设计研发非常重要。”娅丽达服饰董事长赵孙立认为。


尽管转型艰难,但赵孙立、陈勇斌、刘涛等一大批郑州女裤领军者则实现战略突围,“女装发展空间广阔,闯过去,前面就是艳阳天!”


面对服饰个性化消费释放的年代,设计与创意,以及女装产业链的完善成为破局的关键点。



王建勋坦言,尽管女裤的全产业链在郑州相当成熟,但女装的全产业链落地,比如优质布料供应与印染产业链等,还与南方有较大差距,“也缺乏成规模的产业集群来产生聚合效应”。


女装产业链的完善,需要本土服装产业的整体转型,通过规模对全产业链产生“虹吸效应”, “如何不让人才‘东南飞’,对于飞速发展的郑州,已经有了留住人才的沃土,时装周吸引全国的行业精英来郑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本土服装业集体发声与招贤的集结号。” 丁岩说。


郑州服装产业亟须产业互动


经过再三挑选,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主会场设于锦荣国际轻纺城,亦有较深的含义。“首届国际时装周,郑州服装人把它放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既要有国际范,更要接上市场的地气。”丁岩表示。


郑州首批服装创业者,发迹于火车站批发市场,完成原始积累,他们对于市场具有高度的灵敏性,这也是郑州服装产业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市场是检验企业的试金石”,陈勇斌认为,郑州国际时装周就是要打造秀、展、销为一体的创新“浸入式”市场互动平台,让“作品”转化为“商品”,让流行元素从爆款到原创设计,浸入消费者意识。


“我们力推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郑州国际时尚文化周也是顺应郑州服装产业的发展态势。王建勋认为,服装不仅仅是加工制造业,也是时尚产业、文化产业。郑州依靠区位优势及人口红利,在物流集散、加工制造等方面都优于其他省市,唯独在产品的研发、设计这一具有时尚属性的环节上比较弱。


“时装周这一载体除了可以推出本土优秀设计师,还可以搭起舞台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全球范围内的行业互动也可以提升郑州服装行业的国际化视野。”王建勋表示,豫发集团在这几年不断加大与国际时尚潮流的接轨,今年8月份,锦荣·产业新城接待了意大利米兰考察团的参观交流,为下一步的合作夯实基础。



除了时尚周的载体外,王建勋认为郑州本土服装产业需要足够的互动与发展空间。


与省外服装产业集群相比,河南有服装企业上万家,但90%的企业居无定所。“相比于广州、杭州这些城市,郑州服装产业还有不少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大环境下,郑州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王建勋解释道。


据介绍,豫发集团自2002年开始,深耕服装产业,打造了“锦荣商贸城”、“锦荣轻纺城”、“锦荣·产业新城”等知名服装产业项目,涵盖了服装产业“原料”、“生产”、“流通”全产业链。


目前,豫发集团的“锦荣·产业新城”依托锦荣系服装全产业链,全面承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国际品牌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轻纺、服装产业核心基地。


“锦荣·产业新城1期已经建成,入驻规模企业200余家,在当地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集群效应,得到了政府、企业、市场的共同认可。但市场还远远不够,仍旧有很多客户无法满足,我们正在积极协调安排后续的工业用地计划,为郑州乃至河南服装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空间,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助力郑州服装产业走高质量、现代化之路。”王建勋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