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如何让智能制造成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这个大会告诉你答案

发布时间:2023-11-06  阅读数:26110

如何让智能制造成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这个大会告诉你答案


图片
2023年11月4日,以“科技引领 数智赋能”为主题的中国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大会在绍兴柯桥召开。大会立足中国制造业实际情况,更好地助力纺织行业智能转型升级,加快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纺织强国建设。本次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

图片

探索具有纺织特色的智能转型升级之道

“智能制造是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纺织行业要保持战略定力,拓宽数字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打通智能制造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全力助推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发展行稳致远。”国际纺联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对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之道做了深入阐述。
图片
孙瑞哲谈到纺织行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的四个表现:一是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50家;二是标准支撑体系日趋完善,完成了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布及正在制定智能制造相关标准50余项;三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日益成熟,已培育形成一批以骨干企业、地方政府和平台服务商等为主导的具备独立自主运营能力的行业互联网平台,支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四是试点示范成效显著,行业已拥有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8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50个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探索形成了具有纺织特色的智能转型升级路径,带动全行业的智能转型升级。
孙瑞哲表示,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发展仍存在供给适配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应用深度广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智能制造引领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较大挑战。
为加快打造行业智能制造的升级版,结合国家顶层设计和行业发展实际,孙瑞哲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二是开展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行业智能制造新模式。三是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四是夯实智能制造基础,构建先进适用、安全自主的支撑体系,统筹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图片
智能化是制造业的主攻方向,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区长袁建表示,近年来,浙江绍兴柯桥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坚持以传统产业+数字变革为引领,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抓手,以“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为支撑,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全覆盖,纵深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工业互联网万企上云,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率达74.5%,印染行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0%,入选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创成了浙江省415X现代纺织集群核心区。
柯桥将以本次大会为起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全力把数字经济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探寻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新模式新趋势

纺织行业智能制造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新型工业化需要遵循什么新逻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和印染行业智能转型之路怎么走?围绕行业企业关注的问题,会议上各位专家进行了重点解析。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回顾了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新模式,提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他表示,我国纺织工业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方面,在智能装备和智能工厂等基础硬件和智能服务、智能生态等工业软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新型纺织装备取得长足发展,在航天领域,数字化全自动经编装备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在民生领域,数字化全成型经编装备等形成系列化产品,支撑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工厂对降本增效的需求驱动下,实现纺织机器人模块化配置,进一步提升纺织机器人自主能力和生产效率成为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展,在纺纱、化纤、印染、针织、缝制等细分专业领域,都有很多具体的应用。
图片
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深刻解析了新型工业化所需要遵循六个新逻辑:高质量发展与扩大高品质消费之间的新逻辑,先进制造业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的新逻辑,新型工业化要分阶段推进并拾阶而上的新逻辑,以市场化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内在逻辑,新的供给方式必须适应客户新需求的逻辑,产业基础再造与重大装备攻关之间的内在逻辑。他指出智能制造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纺织行业也将持续实现行业的数字转型与智能化的应用创新,更好助力纺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分析了印染行业智能制造现状及趋势。他说,印染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工艺流程长,机物料形态多、设备类型多,生产控制要素多样,生产管理相对复杂。虽然在整个纺织行业中,印染行业智能化的难度最大, 但实现智能化对印染行业的意义更为重要。目前,印染行业在工艺参数在线采集与自动控制、MES系统、AGV小车、立体仓库、染化料自动配送等方面都有较成熟的应用,未来印染智能制造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设备和软件融合提升,二是新工艺、新技术不断突破,三是智能制造与绿色、高质量产品水平融合提升,四是在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图片
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钧对柯桥区印染行业数字化改造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分享。柯桥区纺织行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企业数字化改造基础扎实,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提升行动。2021年起,柯桥区开始深入推进“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建设,紧紧围绕纺织印染产业链,培育了多个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省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省级纺织类行业云应用示范平台3个,省级纺织类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2家,为纺织产业链的相关环节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撑。

探讨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本次大会上,针对行业智能转型面临突出问题,专家们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探讨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纺织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图片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结合当前发达国家对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对智能机器人的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享。他谈到,机器人一直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关注的焦点领域,并对自动化系统等相关前沿技术进行出口管制。疫情期间,全球机器人产业链出现断链现象,国外高品质核心部件供货期延长,国内核心零部件供不应求,供货周期持续延长,工业机器人市场首次出现供不应求局面。新场景催生出的新型机器人有望实现从并跑到领跑。
图片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梅雪松对智能工厂和管控软件进行了专业的解析。他表示,纺织行业现在多品种大批量定制化的制造依赖智能工厂建设,用智能软件替代人的决策,通过IT、OT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孪生,达到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全流程过程的管控,并不断提升对软件的管控,从而提升工厂的智能化水平。
图片
浙江理工大学教授胡旭东从中小企业纺织智能制造实践者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羊绒、棉织、印染、丝绸等几个纺织智能制造典型的案例。他还讲述了数据驱动的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结构,以订单作为核心,开展订单数据驱动下智能的排查,成本的控制,仓储的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数据自动生成图表的企业管理和生产数据驱动下的员工管理以及设备管理,在这方面重新进行了结构上的梳理。

图片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胡新荣分享了关于智慧着装的关键技术,她谈到了第一个关键技术是研究孪生服装建模装备以及动态仿真的模型,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服装资源库,有效解决所看到的服装与实际拿到手的服装不一致的问题;第二个关键技术提出基于消费者画像这样一个个性化服装智能推荐算法,有效解决了服装合体性的问题;第三个关键技术是将建好的服装资源库的服装和建立的用户画像之间进行匹配,也就是虚拟试穿。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契机。智能制造不仅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纺织行业将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建设纺织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