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重温】李刚会长:打造六个服装单品基地,助力乡村振兴“迈开步伐”

发布时间:2023-12-05  阅读数:43301

【重温】李刚会长:打造六个服装单品基地,助力乡村振兴“迈开步伐”


图片

在“发展乡村服装产业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 李刚

2023年9月4日

(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行业同仁:


首先我代表行业,感谢省乡村振兴局刘局长,感谢省委党校郭校长对行业的重视和认可,最近几个月,他们冒着酷暑,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刘局长亲自谋划并参加今天的会议,这是对服装行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充分肯定。


我讲三句话,第一个是产业的,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同志曾对我说过,服装产业是太阳不落,产业不衰的永恒产业,市场容量大,导入难度小,吸纳就业多,带动能力强,特别适合我们河南的广大农区大力度发展。实际上,现在我们河南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城里面大量的工作没人干,村里面很多闲人没事做。针对这个问题,我曾经对周口、驻马店、信阳做过调研,跑了39个乡镇,看了几百个村庄,留守妇女成群结队,她们家里有孩子,有老人,还有一亩三分地,无奈地留守在农村。两个孩子、两个学生的妈妈也不过30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早上8点到下午6点,正是可以挣钱的时候,孩子去上学了,她们在家闲着,无聊的晒太阳,闲聊天,走进她们的家里看一看,生活过得很艰难,无助的承受着贫穷落后。调研当中,我问了大量的留守妇女:“给你找个活干吧!”没人说不干的,都是问“干什么?在哪干?”只要能在村里干,她们都十分愿意。她们实际上是一个思想最稳定,责任心最强,最渴望工作岗位,最需要花钱的群体,她们就是河南人力资源的一座富矿。


河南巧媳妇,农村大财富,看看长三角,看看珠三角,我们说产业的主场在县域,产能的主力在镇村,顺着中国的海岸线,由北往南看,没有一座城市不是服装大市,中国服装的大品牌、大企业、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那里。大连、烟台、威海、青岛等等都是这样,直至今天的深圳、东莞还在大力发展服装产业。前几天东莞服装协会的会长说,东莞的虎门镇拿出1600亩地继续发展服装产业。看看人家,想想我们,一方面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希望各级党委政府不要嫌弃这个产业小,根本是想尽办法把产业做好。比如,一个虎门镇的GDP700多亿,我们河南有几个县到700亿?75%的县还在700亿以下。200多亿,300亿的县非常常见。我最近去安阳调研时讲到,湖州织里镇的党委书记说,他就是童装书记,他把童装书记当好了,他就是稳定书记、财政书记、富民书记。一个织里镇现在是447亿的GDP,我们超过400亿的县区还很少很少。广东新塘镇是中国牛仔名镇,几十年来坚持一个单品,把牛仔做到了世界级。走进新塘,铺天盖地都是牛仔服,随处可见牛仔服装厂,一个镇有4个五星级酒店,车水马龙,人山人海,都是去那里采购牛仔服装的。所以,服装产业商机无限,潜力无限。我们河南应该是发展乡村服装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地方,有足够的条件弯道超车。


我想讲的第二点是河南的机遇。从2016年开始,中国服装的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产能为王时代来临!刚才发言的中大服饰是我们在5年前招引到宁陵的企业,他的母公司是浙江中大,世界500强,这家公司也在大力发展服装产业。他们为什么都在往河南转移?除了我们协会大力宣传,大声吆喝外,就是产能为王时代来了,沿海地区服装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越来越老,员工资源越来越少,要素成本越来越高,相对应的就是它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向劳动力来源地转移成为了必然趋势,这就是河南的重大机遇。


我们现在守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没有充分的发挥利用。“巧媳妇工程”经过这些年的磨合,企业都知道“巧媳妇工程”好,好就好在产能下沉到农村,总部可以放在开发区,中间环节可以下到农村去。


产能为王的概念是什么?是订单跟着产能跑,产能跟着工人跑,哪里有工人,哪里就可以构建产能,哪个地方政府重视产业发展,哪个地方就能构建优质产能,构建了优质产能,就会成为产业高地。刚才讲的沿海,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浙江,都是80年代初承接了欧美日韩,香港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说,纺织服装产业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个广州市,百万服装人,到现在,广州仍有大量的城中村,舍不得拆,就是因为那里有大量的服装厂。这几年跨境电商界出现的黑马——“希音”就在广州,反应速度特别快,广州卖服装的人更多。但广州依然在大分贝发声发展服装产业。


产能为王时代,河南服装现在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大做强产能规模。有人问,最近怎么不说品牌了?不是不说了,他们做高端,我们要做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穿的衣服。因为当前河南最紧急的任务是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把我们河南广大的乡亲动员利用起来,让他们实现,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一台缝纫机,致富一家人,万台缝纫机,就是一座城。


2021年,我陪着一个县委书记到奉化考察,奉化有个村叫滕头村,这个村有两家大服装公司,村集体年收入超几千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7.5万元。二十大期间,这个书记做了发言,说他们开始转型了,但前40年,他们就是通过发展服装产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现才有了转型升级的本钱。


所以说,产业转移是河南的重大机遇,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解决好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敞开怀抱,迎接优质服装企业向我们河南转移。


第三个是行业的规划,这几年在实施巧媳妇工程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遍地开花不行,必须学习沿海聚焦单品,我们开始做战略布局,要在全省打造6个极致单品的产业基地。关注服装的人都看见了,驻马店要打造全球防晒服基地,慢慢地在驻马店形成氛围,我们行业会引导全国一大批防晒服企业到驻马店去,从面料、辅料做起打造全产业链基地。我们的初期目标,是要安置12万人来做,充分利用好驻马店几个县的巧媳妇。他们两个村支部书记跟我讲,把工人送到开发区不现实,确实难度太大,因为晚上“妈妈们”还要照顾孩子,如果把服装巧媳妇共富工坊建到村里面,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驻马店已经表态,12万个巧媳妇没问题。另外,我们还要构建毛衫产业基地、羽绒服产业基地、童装基地、家居服基地、卫衣基地等极致单品产业基地。如果一个基地增加12-15万人就业,河南服装又将增加80-90万产业工人。这80-90万产业工人,每年每人完成30万产值,那将是何等状况!


今天的座谈会是河南服装产业的福音,我们将充分动员企业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用好政策机遇,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惠及民生,我也会在我们行业的会议上,要求行业企业做好这些工作。这六个产业基地将是河南服装今后一个时期整体发展方向,争取通过这些产业基地的打造,助推河南乡村振兴。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