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李宁品牌是国内最好的运动品牌,李宁先生也是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品牌创始人。
但是最近三年,一系列战略性决策导致李宁品牌在市场的标杆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
李宁集团最近公布了最新第三季财报,在财报发布之后,股价一日缩水165亿港元,对比2021年公司市值最高峰,大幅下滑到目前的六百多亿港元,两年公司市值缩水超过2000亿港元。如果只是资本市场不看好李宁的财务表现,那么这消失的2千亿,到底去哪里了?
先抛开财务数据,岚眼以行业从业者的视角追根溯源,来探究李宁品牌踩坑的背后因素。从企业战略和经营的业务层面,李宁公司自身做错了什么?
「 品牌高端化误入歧途 」
过往十年是国内运动赛道格局变化最大的窗口期。尤其是出现斐乐、迪桑特这些成功拓展国内运动市场高端消费客群的海外二线品牌。
它们为国内头部运动品牌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其实,李宁本身是国内最早启动高端新品牌的头部企业。李宁早在2005年与法国艾高公司合作成立艾高(中国)公司,把Aigle这个高端户外品牌引入国内市场。起步时间比安踏2009年从百丽手中收购斐乐的代理权还要早了几年。

从2021年11月首店至今,两年内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线下开出27家新店。对于一个号称定位高端的新品牌,无疑还处于市场的探索验证阶段。
LI-NING
1990这个新品牌的高端化尝试,从李宁主品牌发展来看,是一个值得布局的方向。


1. 高端化品牌定位模糊



如果站在新品牌定位策略维度,李宁1990的产品完全没有遵循品牌在0-1阶段应该“聚焦”的核心原则。聚焦一类客群、一类风格和统一解决方案的市场验证方式。而是直接“照搬”了斐乐在百亿规模成熟阶段的产品逻辑。

李宁 1990上市至今已经两年,产品的属性和元素越来越宽泛。






当今,不仅在国内服饰市场,在全球市场也并没有一个独立于运动和时尚细分赛道之外,所谓“运动时尚”的蓝海市场。
从设计层面来看,无论是产品品类还是风格元素,已经跨越到时装、休闲、潮流、商务男装女装多个细分领域。1990的设计师成功地与主品牌拉开了风格差异,但同时在高端时尚品牌塑造中,大胆任性地跟随了各个细分领域标杆品牌的不同风格。








女装品牌“歌莉娅”小香风外套




3. 产品价格梯度混乱
LI-NING 1990服装定价从入门T恤的590元延伸到冬季羽绒服最高10990元。产品的价格梯度如果对于李宁主品牌,1990的价格区间属于高端,但面向时装和商务或潮流市场,却是从中档一直跨越高端,甚至到奢侈品牌的定价区间。


产品的定价代表了品牌的市场卡位,这样的价格矩阵站在顾客视角实属混乱。
如果李宁是希望避开运动这个主赛道,以新品牌拓展时尚休闲男装女装市场。那品牌核心的课题就是1990初期的目标客群是面向谁?核心价值是什么?

假设品牌是本行业纵向升级的高端化,通常在战略上以获取同赛道高端新客群为优先目标,新客户则不是面向李宁主品牌现有的大众化客群。
站在品牌竞争上,LI-NING 1990的真正竞争对手也从原来如安踏或耐克等品牌,转移为迪桑特、lululemon等品牌的用户客群。

LI-NING 1990 的客户价值是什么?在顾客视角购买的充分理由是什么?岚眼没有看到肯定的答案。
5. 高端品牌审美缺失
一个高端运动品牌或时尚品牌,需要先建立品牌自身完整独特的审美体系。
以客户的视角,李宁1990从产品类型到风格审美,同时输出了十分繁杂,但并不一致的产品价值和审美语言。何况,大部分产品的设计并没有真正的原创性和独特性。

SHEIN平台产品类似低价同款
LI-NING 1990当下的产品设计,仅仅只是企业内部的差异化和高级化,但与目前市场上非运动赛道的大众品牌和高端品牌没有实现差异化,也未形成可积累的品牌美学和独特个性。

李宁在多品牌运营,以及品牌高端化的道路上,还需要尽快走出盲目试错的泥潭。

1. 篮球营销缺失巨星背书
目前李宁复杂的篮球鞋产品系列与核心代言人吉米·巴特勒,或其数位NBA球员的支撑力,则很难形成产品矩阵与球员营销力的最佳匹配。
2. 跑步推广势单力薄

除了篮球产品,在专业跑鞋市场,李宁也拥有国内品牌专业强悍的产品系列。
李宁把一款定位专业功能型,定价高达1699元的绝影2跑鞋,竟然由一位嘻哈女歌手来推广这款跑鞋产品。绝对是靠“颜值”代替专业来打天下。

以专业化运动营销的正常逻辑而言,专业级产品首先该面向功能导向的严肃跑者,而不是一般大众。此外在Nike或Asics这些国际专业跑鞋品牌是不会启用非职业运动员代言竞技级产品。在服务过多个跑鞋品牌的岚眼来看,完全是不可想象的营销推广失策。


在品牌营销的推广方式上。李宁还采用娱乐明星推广运动型的功能化产品。

李宁代言人钟楚曦代言女子健身系列

2022年李宁的营销推广费用同比上涨28%,达到22.79亿元。占全年258亿营收的比例约9%,是当年产品研发费用5.34亿元的4倍多。李宁22年营销费用率也超过Nike22年全球营销广告的费用率6.6%。可见李宁在广告推广上,是高举高打,花钱如流水。

李宁签约多位娱乐明星代言人
「 产品潮流化走火入魔 」

只站在产品层面,国潮并不是“潮”,更不是真正的街头文化。中国李宁以中国元素来加持的品牌内涵,还是停留在民俗化图案元素的表面形式。


岚眼当年拍摄于中国李宁店铺"日进斗金“系列

中国李宁推出大量与不同IP联名的产品线
财务数据也印证了李宁如果仅仅是跟随潮流,而不是创造潮流,则很难成为品牌可持续的好生意。
2. 产品没有心智标杆


中国李宁推出的古代国风文化元素


而潮流品牌更似一种产品新风格的引领者或跟随者的角色,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与渠道管理的整体价值链运营效率。
李宁品牌的创始人李宁先生从离开体操赛场参与自己品牌的经营,至今三十多年积累了广泛的个人知名度和声誉。但这些个人IP与街头文化,小众圈层没有什么交集。更严格地说,中国本土并没有实质上的潮牌,而是遍布满街的“潮流”跟风品牌。


中国李宁的定位是李宁品牌整体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应是追逐流行风口的投机性选项。李宁如果想保持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和重返千亿市值,“中国李宁”的重塑也应是其品牌战略的重要一环。
「 战术精进不抵战略迷失 」
李宁联席CEO钱炜2019年加入李宁。也是李宁品牌在风口中的高光时刻。

媒体采访CEO钱炜内容中谈到品牌的根基

CEO本人的超强投入和勤勉在李宁内部树立了敬业精神的标杆。
选择大于努力
如何做正确的事情:品牌战略性突围
目前国内运动赛道所处的存量时代将会更具挑战性,近几年李宁在品牌战略和产品策略上都有失焦,虽具有局部的优势,但依然处在护城河并不牢固的尴尬局面。
结语
李宁主品牌是处于国内服饰行业最成熟也最具机会的赛道。但是今后国内市场的企业成功不再是规模领先,而是创新和效率领先。
无论在产品还是业务模式的创新方面,李宁无疑还有更多可以成长突破的空间。
文章来源:冰山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