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荆棘与勇气同在;这一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为行业送去“智慧之光”,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时尚文化、供应链提升、数字经济、区域融通、人才建设……许多滚烫的行业热词都在聚焦新变化、新发展、新突破,诠释了砥砺前行才是不变的方向。
岁末年终,新旧交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预期、强信心是主题,但我们又该从何处破题?《中国纺织》杂志特推出【刻度2023·年终特稿】系列报道,聚焦《行动纲要》提出的七大行动,把脉当下产业现实,展望全新机遇,以此告别2023,迈进2024。
时尚因“新”而活,产业因“新”而变,平台因“新”而跃。面对新的发展要求,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依托全球时尚产业,通过推崇设计自信、品牌自信与文化自信,贯通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集成创新,持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提升设计新型生产力,孵化多元时尚生态,已成为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伟大征程中,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时尚强国的特色标签。
《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中第二项行动是突出文化引领的纺织时尚升级行动。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把握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同纺织时尚的融合点,推动文化价值转化。培养大师、大牌、大事,提升设计能力、品牌价值、时尚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文化自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一种自信、自觉、自强、自信的精神状态,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强劲支撑。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国纺织发生发展的重要土壤,构筑着产业崛起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我们的新型工业化是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工业化,是实现文化价值的工业化。随着国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树立,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业态融合快速发展。《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创新报告》显示,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已达亿级。在广阔的时空维度下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赋能设计、创造体验、塑造品牌是行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向。中国纺联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消费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对于具有中国文化主张的时尚认同和追求成为重要趋势,这为行业打造高文化、高审美的产品和品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正在成为时尚创新的重要来源。2023年新中式服饰的市场规模达10亿级,近三年来相关产品GMV增速超过100%。中国设计开始走向时尚舞台中央。波司登推动中国原创设计与国际接轨,产品已在8个欧洲国家400多家品牌集合店销售。继“中国·女书”之后,“HUI”品牌在米兰时装周发布“木兰辞”系列。凯喜雅与“孔曰文化”联合故宫文创推出香云纱服饰,打造高端丝绸品牌“锦绣岁贡”。亚运会礼服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限制中求得突破,蕴含着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与造物理念,是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表达。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元素不断融入发展,体验经济、元宇宙等持续拓展着产业空间。国货国潮崛起。《2023国潮品牌年轻消费洞察报告》显示,高达78.5%的消费者更青睐国产品牌。在今年的“丝韵东方 盛泽之夜”中国国际时装周上锚定“创新”这一价值原点,在品牌力量、设计创新、文化传承、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商贸跨界、国际共创等领域盛绽中国时尚产业多元生态活力。SS24中国国际时装周以“悦跃生辉”为主题,聚焦中国美学、非遗创新、潮流趋势、绿色可持续、时尚元宇宙、商贸跨界、知识产权等热点,深度整合纺织服装产业链优势资源,为产业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场景消费升级打造平台与空间。SS24中国国际时装周高度融汇了多重商业赛道、多元品牌风格、多维设计圈层的时尚势能,折射出本土设计力量与时尚消费力量的自信复苏。本季时装周凸显文化自信,中国传统元素“常玩常新”。“金顶奖”设计师、中国最佳/十佳时装设计师纷纷从少数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中国历史、古文学等萃取灵感;另一方面,新锐设计师品牌和10+3 SHOWROOM青年设计师基地计划入围品牌则以前卫思潮与传统美学的破格新意,演绎他们眼中“新的传统”。从本季时装周上可以看到,商业品牌、设计师、新消费主题对 “中国设计”充满信心。随着中国纺织服装供应链和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不断迭代升级,时尚消费需求不断多元化发展,中国品牌正在赢得更大市场。本季时装周从“中国文化”“中国品牌”“中国设计”中结合时代变化寻找革新突破口,为如今谋求转型升级的国内服饰行业提供新思路。本季中国国际时装周以“悦跃生辉”的风貌,托举“中国品牌”“中国设计”“中国文化”的自信崛起,共同见证中国时尚力量的又一次集体远航。服装是永恒事业,时尚是全球语言,关系民生幸福,促进经济发展,是全球合作的重要纽带。今年11月,以2023世界服装大会为契机,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韩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从世界各地汇聚中国东莞虎门,聚焦产业关切,推动务实合作,探讨融汇力量的有效机制,共同推动全球服装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服装融入世界发展,为世界带来了机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指出,当前全球服装产业面临着产业格局之变、发展范式之变、市场空间之变、价值标准之变。面对复杂环境,中国服装产业彰显韧性,从产品创新、制造创新、市场创新等视角出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不仅在虎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时尚进程。2023年5月29日,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人民政府,携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联合宣布,中国时尚指数(产业)报告正式发布!这也标志着盛泽已经成为中国时尚指数永久发布地,2023年正式成为中国时尚指数(产业)的发布元年。报告中,对时尚和时尚度分别做出了新的定义。时尚是时代潮流的先锋,是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先进科技的表达,是美好生活的升华。时尚度是时尚产品所传达的时代潮流、优秀文化和先进科技的含量之和。12月9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向广州国际轻纺城授予“中国纺织时尚中心”牌匾,标志着全国首个纺织时尚中心正式落户广州市海珠区。目前,中国特色的时尚价值体系正在构建中,将为全球时尚注入中国力量。中国从业者整合利用全球文化资源,持续开展流行趋势、生活方式、东西方文化研究,强化AI、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服装产品和品牌中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尤其是加强中华哲学、东方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装文化中的技艺融合、资源转换与市场应用,实现创意形式、创意内容的突破和创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底蕴,打造具有独特东方审美和先进创新能力的服装品牌,构建富有中国特色标识的时尚价值体系。如劲霸男装于河南郑州举办以“茄克·龙的传人”为主题的2023劲霸男装茄克品类专场秀;七匹狼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携手推出《2024中国时尚夹克流行趋势白皮书》;致知于上海苏河湾天后宫打造《浪漫新境》限时体验展。中国品牌国际时尚影响力也逐步得到提高。中国服装产业积极探索跨界合作与创新,提升品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时尚创意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夯实品牌发展新势能,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时尚影响力的中国服装自主品牌和制造品牌。中国服装产业立足国际国内市场,挖掘中生代、新生代、新消费群体的消费特性,依托特色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以及部分都市产业圈和新型时尚产业园区,强化时尚资源集聚,加大自主品牌和区域品牌培育力度。同时主动推动全球化产业布局,以优质的原材料、制造资源和在地设计,培育一批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中心、品牌中心和文化高地。如波司登在米兰·达芬奇庄园举办发布秀,致敬文艺复兴灵感;NEIWAI内外于新加坡、纽约开设海外线下店;歌力思与羽绒品牌Nobis成立合资公司。服装业是创造美好时尚生活的基础消费品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集中体现技术进步、社会文化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创新型产业。中国现有服装企业17万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20万人,服装年总产量712亿件。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新的发展环境,中国服装行业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品”战略,加快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产品供给水平和发展能力稳步提升,行业增长与质量、结构、格局相得益彰,总体步入了世界服装制造强国之列。中国服装产业结构在持续优化,国际化发展积极推进,行业布局结构明显改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已逐步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分工明确、互联互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同开发利用的产业新格局。行业企业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及高新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制造范式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方向发展,产业持续拥有着多层次、多元化产品的高品质研发制造优势。同时,一大批优秀中国原创服装品牌快速成长,在生活方式挖掘、产品研发、美学表达、模式创新、系统管理以及国内外资源整合等方面不断突破,不仅得到了广大消费者认可,也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主导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服装行业正在多元文化融合中持续创新,致力于构建基于中华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文化价值体系,打造服装强国建设最为根本性的时尚力量。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中国服装从业者顺势吹响了建设服装时尚强国的号角。我们要以贯通产业全生态的科技时尚为支撑,以东方文化精神为导向的文化创造为引领,以可持续为核心的责任发展为导向,打造一批世界级服装时尚品牌,力争在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把中国服装行业建设成对全球有创造有贡献有推动的时尚强国。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