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纺织产业在樊城区已有近五十年的发展历史,是樊城区工业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樊城区目前唯一产值过百亿元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行业内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生产工期短,产品质量好,订单承接力强,涤棉坯布的产量占国内较大份额,树立了樊城纺织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樊城区连续多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织造名城”,被省经信厅评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截止目前,樊城区有27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4家,年产值约100亿元,占全市纺织产业总产值的1/6。主要生产纱线、坯布、服装和化学纤维,2022年,纺纱产量为7.3万吨、坯布产量为6.5亿米、服装产量为1454.8万件、化学纤维9.4万吨。集群现已拥有6个“省级名牌产品”和2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樊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纺织工业发展,明确了纺织产业作为樊城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先后为产业集群内金环新材料等50余家企业争取重大工业项目设备投资补贴、技术改造设备补贴、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补助、企业进规奖励、数字化车间补助、绿色制造补贴5000余万元。通过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的落实,为纺织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平台。 产业综合水平不断提升 金环新材料生产的粘胶纤维长丝年产量1.5万吨左右,全球市场占有率5.25%左右,排名第五;国内市场占有率7.8%左右,排名第四,企业被授予“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金环绿纤引进当前国际领先的专有技术和核心装备,建成年产4万吨生态友好型绿色生物基莱赛尔纤维项目。博拉经纬是世界上较大的纤维素纤维生产基地,粘胶短纤维质量、产量居全球前列。银河纺织生产各类优质针织、机织本色纱线,精梳能力、无结头纱生产能力达100%,芙蓉牌棉纱荣获国家银质奖。泰明实业生产各类平纹、斜纹、缎纹等特宽幅床上用品面料,是知名品牌富安娜的主要面料供应商。天王服饰与瑞典JOBMAN、德国OTTO、英国KINGFISHER等国外客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欧时力、美特斯邦威、波司登等品牌服装生产供货,被授予“隐形冠军培育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永发纺织等企业上马进口自动络筒机,减少了用工、用电,降低了生产成本,纱线产能提髙20%。湖北金环4万吨的绿色生物基纤维素纤维项目,产品环保、生产过程无污染;泰明实业采购新型喷气织机,产能增加20%,能耗降低10%;宝福来纺织等多家企业淘汰有梭织机,购入喷气织机,织布产能提高4倍,节省用工60%以上,产品应用更加广泛,实现了由“口袋布”向服装、家纺等高附加值面料转型。博拉经纬深度净化处理硫化氢和二硫化碳废气,回收单体硫磺和液态二硫化碳,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当前,樊城纺织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存在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优、装备技术水平落后、融资难融资贵、用工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下一步,樊城区将积极探索推进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为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大技改投入,推动纺织企业转型升级 推动纺织行业两化融合,鼓励企业推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减量化生产,开展智能改造、机器换人,减少用工。推动产品升级,提升纺织产品附加值 重视纺织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中低端棉纱、短纤、坯布等同质化竞争,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实现产品升级、效益升级。延伸产业链条,优化纺织工业产业结构 招引水刺无纺布生产企业,吸引湿巾、面膜、纸尿裤等个人清洁用品生产企业来樊设厂发展。引入功能性、高品质面料,重点发展床上用品、餐厨用品、沐浴用品等多系列产品生产,通过补齐、延长纺织产业链条,提升纺织产业整体水平。 服务重大项目,搭建纺织产业发展平台 助力投资近百亿元的致盛·华中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快开工,在樊城经济开发区建设高标准全产业链园区,为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