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行业深度调整,棉纺织企业如何“以变应变”?

发布时间:2024-01-17  阅读数:33732

行业深度调整,棉纺织企业如何“以变应变”?



刚刚过去的2023年,棉纺织行业经历了全球经济下行、市场恢复不完全、效益水平不及预期等诸多挑战,企业在困难中主动作为,努力爬坡过坎。


展望2024年,外部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将面临继续深化调整。在这种形势下,棉纺织企业怎么想,如何做?为此,《中国纺织报》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业内重点企业,看看企业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如何适应变化,转型升级。

   

市场低迷不“躺平”



“过去的一年,面对各项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攀升,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都受到挑战。在挑战面前,企业坚定信心,危中寻机,实现了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员工收入等稳定增长。”安徽华茂集团董事长倪俊龙表示,在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不断攀升,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企业仍然能够取得良好的业绩实属不易,尤其是员工收入实现了大于5%的稳定增长,这源于企业不甘于“躺平”,持续做好主业的精神。

    

图片

图为安徽华茂10万锭智能工厂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2023年,华茂集团深化结构调整,开拓两个市场,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严抓产品质量,强化产品开发,坚持高端品牌定位;持续精益改善,努力降本增效,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围绕数字化转型,深化两化融合,推进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围绕市场需求,我们不断加强品种开发,在特色上做文章。新建的10万吨聚乳酸纤维项目彰显出我们开辟新赛道,进行转型升级的决心。”倪俊龙说。

    

图片

图为德州华源2023年投建的智慧纱厂。(资料图片)


尽管市场环境低迷,但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州华源”)同样也没有停下投资的步伐,该企业智慧纱厂的投产释放了更多产能。“三层立体厂房,大幅度提高了容积率。立体厂房与仓库通过连廊连接,缩短了原料、成品的运输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也是山东省第一家纺织立体车间,在设备自动化、物流自动化、全流程数字化方面均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德州华源常务副总经理李玉斌表示,2024年,德州华源新项目二期,将打造立达纺织设备全球标杆工厂,继续提升德州华源的智能化、数字化纺纱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泰纺织”)2023年深入推进两大战略,不断提高交付能力及运营效率,成立海外运营管理中心,持续加大对海外项目的管控力度。2023年,鲁泰纺织第6个海外生产基地项目顺利落成并开始试生产,海外制造基地布局更趋完善,国内功能性面料、针织面料、多品类服装制造等项目持续释放产能。

   

技术创新不停步


 

对于棉纺织企业来说,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需求不足、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等情况或将长期存在,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唯有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

    

德州华源以生产差异化纱线见长,2023年成立了商品开发中心,标志着企业创新研发、品质生产、高效服务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已然成型。李玉斌表示,2024年,商品开发中心将继续发挥市场分析和客户需求挖掘职能,为集团产品创新方向提供决策支持,在高端细分市场上寻求开拓,做出亮点。

    

“展望2024年,德州华源将继续依托国内雄厚的产业基础,整合优势资源,优化产业链,提高深度差异化、精品化、规模化的纱线供货能力,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协同发展。”李玉斌表示,2024年3月,德州华源将携极具竞争力的新产品参加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

    

山东恒泰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泰纺织”)数字化打样技术的应用不断进步,据公司董事长孙炳伟介绍,2023年企业通过建立原料颜色样本数据库,数字化打样的准确性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打样效率,满足了客户对样品交期的要求,还有效降低了新员工的学习成本,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打样技能,推进产品创新。

    

“过去一年,企业推出的色纺包缠纱系列产品,解决了纱线易起球的痛点;开发的三防涤纶丝产品,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污性能;研发的阻燃涤纶幕布产品,彰显了公司在安全纺织品领域的研发实力。”恒泰纺织董事长孙炳伟表示,这些新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也为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4年,公司将以现有产品为基础,不断迭代升级。

    

作为2023年的重点项目,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达纺织”)的10万锭绿色智能工厂即将全面投产。悦达纺织副总经理马春琴表示,要借助10万锭绿色智能工厂全面投产契机,进一步提升效率,优化产品结构。10万锭车间建成后,绿色棉类新产品占比要达70%以上,坚持品牌商和大客户战略,保证订单的连续性和生产的稳定性,确保产销率100%。同时,悦达纺织将加大多组分功能性纱线、混纺高支纱、皮马棉高支纱的技术研究,确保产品品质并提高生产效率。

   

管理升级不松劲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棉纺织行业,精益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越发重要,做好质量管理、制度管理、人才管理等,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2023年,际华3542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际华3542”)在管理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2023年,我们优化调整组织机构,压减管理层级。公司对组织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大幅度调整,形成了一院(研究院)一部(零九事业部)六中心(营销中心、科创中心、精益产业运行中心、资产财务中心、行政中心、党建中心)的组织架构,达到了简洁、高效、顺畅、专业化的目标。”际华3542执行董事刘长城表示,2023年企业优化调整增效成果明显。

   

“悦达纺织将对10万锭智能工厂实现全面移动式管理。”马春琴表示,悦达纺织计划建立全流程物流智能输送系统,搭建稳定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在两化融合上,开发基于数据的生产线看台优化、维保优化、用棉优化、工艺参数优化等数据分析模型,争取2025年成为数字化应用示范企业。

    

在质量管理上,悦达纺织将通过近30万只带“芯”的条筒、纱管,构建标识解析体系,实现质量全流程精准追溯,组建质量管理微团队,强化质量数据的应用和分析,建立至少5个数据分析模型。

    

在运营管理上,悦达纺织大力推行精益管理模式,继续深层次推行6S精益管理;紧盯关键成本消耗指标,瞄准棉耗、电耗、机物料消耗,梳棉、细纱关键工序单产水平提升开展技术攻关;实施全流程ERP(企业资源计划)+MES(生产执行系统)+物联网+大数据生产管理,打造从产品研发、策划、排产、仓储、销售、安全等特色应用场景,推动企业从经验管理向数据管理的不断转变。

    

在人才管理上,悦达纺织以完善具体评价标准、方法以及激励、考核为重点,以加强校企合作为依托,加快调整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至2025年末,力争技能人才占比达50%。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