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境电商出口迅猛发展,近日,海外带货兴起也引发市场关注。例如,某网红公司已开启TikTok海外带货,第一站为新加坡,带货模式为联合海外达人赋能直播带货,所带货品多为中国本土品牌。跨境电商引起大家的关注。
最近卖家朋友聊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高质量出海。过去一年,纵使全球经济局势持续波动,跨境电商的发展依旧势不可挡。在全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速从2022年波谷期的6.5%,上升到了2023年的8.9%;毋庸置疑,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动能,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根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不久前,中国再次提出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其中就包括拓展跨境电商出口。如果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的崛起,是供应链、政策和人才等优势叠加下的借势而起;那么跨入2024年,跨境电商发展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未来5年乃至10年,高质量出海将是出口跨境电商下一阶段顺势而为最好的选择。
全球消费的复苏、消费习惯向线上持续转移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新机。而以数字化转型、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全球布局、现代供应链等为代表的高质量出海则带来了更多增量机遇。以品牌建设为例。2023年的亚马逊黑五网一业绩再创新高,其中品牌卖家尤为出色。
以全球布局为例。亚马逊所在的新兴地区,例如中东、澳大利亚、拉美以及中欧、东欧等地区电商增速已经超过了成熟地区。过去12个月,在亚马逊上线美国站以外其他站点的中国卖家数量增长了45%,其中拉美站和中东站尤其受到中国卖家青睐(亚马逊数据,时间段为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
近日,美国人口普查局(USCB)公布了去年年末假日购物季期间的销售数据。具体来看,美国2023年假日季的零售额为9644亿美元,相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3.8%,不仅达到了美国零售联合会此前的预期,还创下了历史新高。美国2023年假日季零售额达9644亿美元
图源:CNBC
这其中,12月的零售额同比增长了0.6%,增长率高于11月。而推动该月零售额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电商。数据显示,2023年12月,美国在线零售总额为2768亿美元,相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8.2%。另外,在去年假日购物季期间,部分商品品类的零售额增长尤为明显,比如电子产品、健康个护、服装配饰等,涨幅在3%—9.3%不等。2023年美国假日季各品类零售额涨跌情况
图源:chainstoreage不管怎么说,去年假日购物季美国零售市场的优秀表现,为2024年开了一个好头,也让许多跨境电商卖家保持住了掘金美国市场的信心。就在前不久,有消息称TikTok Shop计划在2024年继续押注美国的电商业务,决心要将该业务的规模扩大十倍到175亿美元。
就在前不久,有消息称TikTok Shop计划在2024年继续押注美国的电商业务,决心要将该业务的规模扩大十倍到175亿美元。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一家裘皮服装企业车间内,工人们忙着裁剪、缝纫,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人员正在为企业拍摄生产场面和成品服装,拍摄内容将被上传到相关网站,供俄罗斯客商选购。“2023年,我们公司外贸出口的订单还是挺多的,较往年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这两个月,将产品发到跨境电商平台之后,成交额有了显著的增长,较往年同期增长了30%左右。”该公司负责人李永欣说。2023年11月以来,枣强县大营镇2000余家裘皮服饰电商企业,在各平台上累计直播时长超16万小时,每日成交10万余单,销售额超9亿。其中,与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合作的商家有50余家,线上成交额达2.3亿元。
1月18日,河北省商务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2024年,河北商务部门将通过稳住汽车出口、开展“冀货出海”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加速外贸扩容提质。
突出“三类商品”,稳住外贸基本盘。扩大外贸基地中间品出口。探索跨境电商发展。依托保定白沟、唐山开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探索跨境电商“拿订单”、市场采购“畅渠道”、海外仓“快交付”、外综服“包服务”全链条出口模式。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一带一路”、中欧班列沿线等布局10个海外仓,鼓励企业通过“前展后仓、展仓一体”模式建立境外商品展销中心,探索开展海外仓境外集货回运业务。
福建省发文促进跨境电商创新发展
加快建设完善福州关区跨境电商
综合服务平台
近日,为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培育外贸新模式新动能,福建省印发相关文件,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围绕4个方面提出12条具体措施。
福建省将加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对通过商务部综试区考核评估且年度建设进展较快、成效较好的综试区给予正向奖励;对新获批的综试区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创建工作奖励;加大主体引育力度,指导各综试区培育招引跨境电商贸易龙头企业、综合服务企业等;推动“福品闽货”出海,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鼓励跨境电商平台深入纺织鞋服、运动装备、竹木制品、新能源等福建特色产业带开展对接。
部分服装品牌开始加速拓展海外市场,近日,安踏品牌首席执行官徐阳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表示,安踏品牌计划在2024年3月6日正式在美国发售产品,届时将分别在纽约、洛杉矶、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举办宣传活动。
此举意味着安踏品牌的“出海”战略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2023年是安踏主品牌的“出海”关键年。过去一年,安踏已经在东南亚多个主要市场开设新店。
2022年,安踏在东南亚成立分公司。2023年上半年,安踏在新加坡核心商圈开设了新店。
中国快时尚零售商SHEIN
加快在美国推出其第三方平台
“SHEIN Marketplace”
为进一步在全球布局SHEIN Marketplace,SHEIN源源不断吸收优秀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主管将负责管理SHEIN与其第三方物流公司、仓库和卡车运输公司的关系,并且需要帮助SHEIN的海外物流团队“优化进口流程,并处理一些日常清关异常(跨境卖家的订单)”。
SHEIN布局第三方平台的步伐走得很快,此前在巴西试水,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宣布也在美国正式上线平台模式,并将在全球布局SHEIN Marketplace。SHEIN方面表示,将建立一个全球化的综合平台,除经营自有品牌之外,允许本土和国际第三方商家入驻,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购买需求。
目前SHEIN平台已经聚集了许多第三方卖家,甚至连安克、联想等国际知名品牌也入驻了SHEIN。
国内综合性运动品牌竞争加剧,“优胜劣汰”的局面不断显现,如此激烈的竞争也许是李宁大幅发力海外市场的原因之一。从市场表现来看,李宁“大手笔”拓展国际业务已取得一定成效。据李宁年报,2018—2022年,李宁海外市场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3%。此前美国彭博社预测,到2023年,李宁海外市场收入的年增长率将达24.6%;2024年,李宁海外市场收入的增长率将达16.4%。李宁本身具有强烈的中国元素,而体育本身是国际化的通用语言。阿迪达斯来自德国,耐克来自美国,还有美津浓等小众品牌,无一例外来自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品牌的国际化,也离不开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李宁门店商品展柜
更进一步来看,推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打造消费者信赖的品牌,提供消费者满意的服务,这些高质量产出的深层次背后,考验的是卖家全方位的能力。许多成功卖家对建设企业内部能力的重视以及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让人印象深刻。
例如,三星羽绒,他们把差异化作为战略方针,旗下一款夏凉被在亚马逊上线仅12个月就营收超千万美元,产品的复购率也超过了25%。成功的背后,是他们对挖掘消费者诉求的重视:在产品上线前,他们不仅在美国发放近4000份问卷,同时还利用大数据工具深入调研消费者需求。历时8个月,推出了面向易出汗人群的夏凉被。
再如运动休闲服饰品牌Baleaf,他们在面料的研发上不断投入和迭代,以解决版型和尺码的包容性问题,推出贴合不同运动场景使用需求的产品。在运营方面,他们根据不同站点消费者的喜好,对产品的详情页做出相应的调整,突出产品的独特卖点。未来,他们还要在团队的国际化,供应链升级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论能力建设,无外乎都落在品牌力、产品力、运营力和认知力四个方面。与之相反的是,过去那个只要有渠道、有产品、价格低,就能把业务做得还不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品牌出海,能有效提升品牌在终端市场的占有率和消费者黏性。接下来,各地或许将持续扶持跨境电商企业品牌出海,助力跨境电商发展提质增效。尽管未来仍将面临不确定性,但是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稳步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盘不会改变。在高质量出海的驱动下,更多来自中国的“全球品牌”闪耀世界,将成为一个可预见的常态。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福州日报、长城网 、央广网、跨通社、界面新闻、中国商报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