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纱线网,天天有分享,欢迎收看《老王漫谈》。
▲《老王漫谈》第189期
范志宏先生是新疆纺织产业的老同志了,也是与中国纱线网有多年合作的老朋友。尽管他刚刚从自治区经信厅二级巡视员的岗位上退下来,但仍然热心奔波于大疆南北,对新疆纺织产业的情况十分了解。

前年看到了新疆自治区关于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规划思路,近日又看到了自治区颁发的关于实施意见的系列文件。结合这几年对新疆区域纺织产业发展的一些现象,老王向范处长请教以后,重点就纺纱板块,大致有如下判断。
2023年新疆棉花产量约在510万吨,纺纱产能大约在2200万锭,棉花在疆内的转化率为30%。自治区下一阶段发展的目标是要将这个转化率提高到50%。这就意味着还需要新增800-1000万纱锭来消化100万吨棉花。如果再考虑100万吨涤纶短纤产能的投产,配套的纺纱产能还会有更大的增长需要。
二、新疆的纺纱工厂将呈现
集聚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高端制造的特点
规划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将新疆作为纺织产业洼地转变为产业高地。政策鼓励以及市场竞争都在促使这种升级转型。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将逐步淘汰3万锭以下的落后棉纺产能。如利泰丝路、利华纺织、富丽震纶、数智世界等新型纺织工厂,都因高起点、新模式正陆续发挥出其高端制造的优势。

利华集团纺织板块阿瓦提纺织项目竣工投产仪式
利用产业园区发展纺织产业也是新疆的一个先天优势。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齐全、产业链条完整,为新疆纺织的产业定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数智世界旗下睿格纺织60万锭纺纱项目开工仪式
原料上从单一的纯棉向棉、粘、涤、锦等各个门类发展。

将来在内地还能存活下来的纺纱厂,大概率应当是那些用非棉纤维,通过纯纺或多组分混纺,同时采用包芯、包缠、特种规格、色纺、紧赛等多种复合技术,紧随市场订单快速反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即使仍然是以纯棉系列为主的内地企业,也应该往特高支、特粗支、包芯双包芯、低扭矩等差异化的纯棉纱线拓展。
文章来源:中国纱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