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行业究竟还是不是一个好生意,很多人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判断。
形成这些割裂观点的原因是,一方面国内整体生育率下降,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没有流量红利作为基础,品牌似乎难以保持增长。但另一方面,据艾媒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6万亿。
7.6万亿是什么概念?我们体感似乎更加火热的美妆市场,目前也没达到1万亿。这足以说明,中国母婴市场仍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只不过它已经发生一些结构性的变化——早期的粗放式发展阶段结束了,一条更细分、更垂直、更多元的产业链初步成型。EMXEE嫚熙是这种新商业生态里跑出来的佼佼者。作为母婴孕产的优质品牌,旗下拥有哺乳内衣、月子服、婴童连体衣等经典单品。过去几年,嫚熙以遥遥领先的销量和增速,在各电商平台的品类榜单拔得头筹。截止目前,累计用户超4000万。与此同时,嫚熙还在微博跟消费者保持密切沟通,通过一系列社会化营销,走进用户心智区间。孕妇是全球母婴市场中最为明显的存在,甚至是所有母婴产品系列的开端。很多孕妇怀孕之后,发现身材变得有点“虎背熊腰”,之前穿的内衣和内裤已经不实用,甚至由于怀孕后身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激素作用促进乳腺发达,使得乳房体积增大。近两年,随着母婴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孕妇内衣也搭乘着多生政策的顺风车在内衣市场上火起来。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都投入到了孕妇内衣的制作行列中。据eMarket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孕妇内衣市场规模为 64.4 亿美元,预计 2020年至2027年将以 4.6%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增长。
如今孕妇对宽松内衣的需求不断上升,特别是更加追求自由、解放的千禧一代女性,更是潜在孕妇内衣品牌的主要目标消费对象。由于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国家的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和城市人口增加,预计亚太地区孕妇内衣将从 2020年到2027年以最快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内衣,是一个14-65岁区间女性消费者具有刚性需求的品类,这个人口的数量大致稳定在4.85亿左右,不断的新老交替会改变市场的消费倾向,但不会改变市场增量的性质。因此,如果说过去二十年里传统内衣品牌是在用粗放式的扩张来打开销路,那么现在的品牌要想立足,就必须精耕细作于新的消费人群。Businesswire预测,到2027年,全球孕妇内衣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92.3亿美元。从2020年到 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4.6%。
随着女性消费能力增强,她们的时尚意识和品牌意识也在提升,对多元化、个性化、品牌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更注重舒适度和感官刺激。这显然是内衣行业的大好机会。
“健康、舒适、自然”的孕妇内衣顺应了跨境电商品类扩充的需求,给品牌方供应链带来挑战更带来了巨大机遇,卖家需要痛定思痛,针对细分市场加强供应链管控,实现“她经济”风口下的利润增长。
嫚熙能在激烈竞争里强势突围,首要就是做好了用户洞察。据负责人透露,很长时间里母婴品牌更重视“婴”,慢慢形成了“宝宝用高配、妈妈用基本款”这种刻板的消费理念。但嫚熙观察到,新一代年轻妈妈的自我意识早已觉醒,消费焦点不断向“自我需求”倾斜。“我们总用颠覆性的方案,去解决一个又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负责人强调道。他举例,普通内衣设计成反重力防下垂的哺乳内衣,家居服设计成具备功能性和美感的月子服,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孕-哺-育女性的实际需求。在极致打磨产品、重视人文关怀、坚守长期主义的价值主张下,嫚熙获得了忠实用户,也拥有了应对挑战的底气。因此,谈到生育率下降的话题时,负责人坦言这并非是对行业的致命冲击,并提供了四个应对策略:
在他看来,消费降级只是短期现象,消费升级依然是长期趋势。“人们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尤其对于母婴服饰这种在人生特殊时期使用的产品,大家还是会为好品牌的好产品买单的。”
实际上,回望那些伟大公司的成长路径,也很少是单纯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生的,更多是孕育自某种新的生活方式、文化追求或是社会现象,在长期主义下一步步沉淀品牌资产。
我们讨论商业模式时,经常使用红海和蓝海定义市场规模,其实很多行业并没有如此清晰的分界线。有些看似慢慢萎缩的市场,其实是在酝酿新的用户需求,产生新的商业机会。而能在所谓消费冷静期里,以长期主义做出真正差异价值的品牌更得用户认可,嫚熙便是其一。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