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于纺织行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新材料延展新空间。13年来,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发布,带动纤维企业不断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力度,显著推动了纤维品种数量与质量的提升,成为下游企业布局发展新赛道、挖掘发展活力与潜力、提升发展韧性的突破口。
为助力纺织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本刊特开设“新质·新纤维”系列栏目,围绕“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全方位报道流行纤维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纤维的流行风格和服装的流行风格不一样。通常,一种服装流行风格可能一两年就过去了,而纤维的流行风格的演进相对慢一些,可能好几年还流行同一种风格。但是我们坚持13年连续发布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就是希望时尚端不断加大对纤维材料的认知,从而开发出更好的流行产品。让更多的新纤维产品能和下游实现联动,在下游实现更多转变和应用,真正形成从纤维产业链到品牌价值链的融合。”3月6日,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华平在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4/2025发布会上解读其背后的故事时,讲述了该活动举办13年来坚持的宗旨。

每年5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流行趋势研究与推广工作室、王华平和其他评审组成员就开始了产品征集、素材收集,与品牌企业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
王华平介绍,对于流行素材的收集,主要关注全球热点与大事件,研究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的影响。基于对热点和重大事件的深入研究,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提出了很多热点词汇。
“从这些热点词汇可以看出,人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待,那么纤维产业能做什么?怎么做?”王华平介绍,无论是社会、政治还是经济、文化,都在不断变化中,我们需要深度整合变化,把变化转化成前行的力量。为此,此次发布的主题定为“聚变与万象”,就是积聚至善于思变,而勇于造浪潮;在千变万化中包罗万象,以非凡之力不断充实自我而蓄力迸发,进而拥抱未来。它代表着中国化纤人经历风雨而后新生,坚持突破自身,超越自我的坚毅品质,在瞬息万变中发展,为推动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正如王华平介绍,纤维的流行风格相对服装来说,持续时间更长,一款纤维可能会流行好几年。历经13年的积淀与发展,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的纤维品种由量变到质变,慢慢发生着质的飞跃。
今年,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4/2025以“聚变与万象”为主题,发布“纤•多元探索”、“纤•回溯自然”、“纤•功能解构”、“纤•极限升级”四大篇章,发布九大类29种入选纤维及十大类36种入围纤维。这些纤维在原料、生产工艺、性能、外观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升级。
前几年,复合弹性纤维大多数都是聚酯纤维,而此次发布“纤·多元探索”篇章中,出现了聚酰胺纤维的身影。弹性纤维品类中的同质异构复合弹性聚酰胺纤维,以PA5X、PA6 为原料,采用并列复合纺丝技术制备而成,且并列双组分异形截面设计使得纤维弹性更好且持久,特性更加优于复合弹性聚酯纤维。


莱赛尔纤维近年来发展迅猛,市场认可度高。此次发布产品中,离子液法再生纤维素纤维采用了世界首创的离子液法,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离子液经回收精制可循环使用,全过程实现绿色环保。
氨纶纤维也有很显著的变化。此次发布的生物基氨纶采用生物基原材料制成,与常规氨纶相比,可大大减少碳足迹。在目前双碳趋势下,生物基氨纶具有广阔的市场。
原纤化问题一直是困扰国产莱赛尔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行业优秀企业采用纤维后道交联处理,解决了莱赛尔纤维的原纤化问题,提高了对碱和氧化还原剂的耐受性,拓宽了莱赛尔纤维的适用范围。
“纤·功能解构”篇章中,凉感异形抑菌聚酰胺56纤维则是进一步挑战凉感极限。该纤维中的凉感因子可以让纤维快速放湿,接触瞬间凉感,且可以保持持续凉感效果。姜· 动物蛋白复合改性纤维素纤维开创了动植物双重抑菌的先河,使得纤维天然抑菌,同时其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极高,透气亲肤,深受内衣、家纺等品牌和消费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