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息县已建设“共同富裕产业园”22个,产业就业“双丰收”

发布时间:2024-04-03  阅读数:40469

息县已建设“共同富裕产业园”22个,产业就业“双丰收”


“这门手艺简单易学,厂房就在家门口,也不用外出打工了,这样既能照顾家里,每月还有两三千元收入,日子美着哩!”4月2日,在息县项店镇曹集村的藤编工厂里,藤编女工王小玲脸上洋溢着笑容,她正在赶制一批藤编家具零件,一条条薄如蝉翼的小藤条,在她的手里上下翻飞,左右穿插。

图片

这是息县项店镇按照全县建设共同富裕产业园要求,以“支部+企业+社区工厂+农户”的思路,坚持以小产业带动全面增收理念,引进了适应性强、操作性简单的藤编产业,解决在家闲散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促进企业盈利、农户增收“双赢”。

“一学就会。藤椅编织技术不复杂、上手快、劳动强度小,不限年龄、低投入、高产出、适应人群广、带动性强,甚至可以带回家加工,群众能灵活安排时间,工资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工资一月一结算。”项店镇曹集村村支书曹国华介绍道。

藤编工厂投用后,吸纳了当地50余户村民务工,村民人均月收入1000多元。这不仅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也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和幸福感。

图片

近年来,息县认真谋划“共同富裕产业园”建设工作,以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全县的内环抓缝盘、中环抓车缝、外环抓藤编的三环产业协同布局,因地制宜推动藤编代加工、食品代加工、纺织服装代加工等基地建设,持续发挥就业工厂价值。

有了工作就有了致富的底气。“你看大家干劲十足,每天都有人申请加班。等我操作再熟练些,工资还能再涨。”在东岳镇街村共同富裕产业园制衣工厂,趁着工作间隙,东岳镇街村村民李丽华介绍起自己的工作。

在息县,像李丽华这样家门口就业的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培训有了一技之长,到家门口就近的车间上班,实现增收致富。

“编藤下乡大受欢迎,仅行嘉户外一家就与9个乡镇(办事处)合作,建立了16个共同富裕产业园藤编工厂。缝纫制衣开拓破零,河南创科纺织有限公司与东岳镇达成合作协议,在东岳镇街村建设了共同富裕产业园制衣工厂,也是我县第一个在乡镇建设产业园的大型制衣厂。”息县产业立县和招商引资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设“共同富裕产业园”22个,涵盖全县大半数乡镇,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500人。

“我们将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帮扶力度,充分调动富余劳动力积极性,为老龄人群、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灵活的就业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创新产业工人招聘新模式持续发挥就业工厂(帮扶车间)价值,努力把就业工厂(帮扶车间)打造成促进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让家门口就业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息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波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