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年产各类服装8000万件,河南这个县凭什么能拿下中哲服饰在内的70多家服装企业?

发布时间:2024-05-08  阅读数:40130

年产各类服装8000万件,河南这个县凭什么能拿下中哲服饰在内的70多家服装企业?


5月8日,在西平县的河南中哲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伴随着“咔哒咔哒”的缝纫机声响,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赶制订单,全力冲刺第二季度“开门红”。

图片

一卷布经过无人验布机检验,自动裁床裁剪,变成一张张裁片,洗标机、绳头打结机、橡皮机完成辅料准备,一件衣服所需的材料即可进入智能仓储等待下料车间的召唤……5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400台缝纫机同时开工,工人无需离开工位,看不到搬运制衣布料和成品货物的工人,通过智能吊挂流水送到每一个工作岗位,然后一道一道地做下去,做成成衣,一直到包装、整烫和成品出库。

尽管中哲服饰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生产节约了一部分工人,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先友表示,公司年产各类服装1200万件,产值5亿元,公司还在不断发展、扩大,同时也面临着人手短缺的问题。

孟小艳是3个孩子的母亲,家是西平县五沟营镇的,在中哲服饰有限公司上班,她说:“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我们村里的姐妹都在这里上班,这不,我春节前刚买了车。”柏城镇韩桥居委会的居民王少鹏和张静夫妻都在中哲服饰有限公司务工。“父母年纪大了,我以前在外地打工,去年中哲服饰有限公司进驻西平后就回来了,在家门口打工不耽误挣钱,又能侍奉老人。”张少鹏说,爱人张静是内蒙古人,他们是在外地打工时认识的,心灵手巧的张静很快学会了缝纫技术,每个月能挣5000多元呢。

图片

“我们在这里吃住都是免费,中哲服饰有限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夫妻套房,每天都能洗到热水澡,基本上不用花什么钱,我们一个月就能存个1万元左右。”张少鹏对在中哲服饰有限公司务工感到非常满意和自豪。

2023年,西平县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实际困难150多件,招工1000多人,帮助100多名产业工人子女就近入学,并评选28名一线产业工人为最美产业工人,由县领导亲自将荣誉牌匾送到工人家中,极大提升了产业工人的归属感、荣誉感。政府与企业协同合作,服装产业拉动经济,促进万人就业,进一步提升了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了“西平经验、西平速度、西平模式”的发展特色。

据了解,西平县大力开展缝盘下乡促就业活动,提升县内毛衫加工企业缝盘加工配比效率,促进群众就近就业。目前,全县目前设立缝盘车间24个,缝盘车间稳定就业人员149人,真正做到工厂建在家门口、顾家增收两不误。

图片

一个个吸引力强的工作岗位,一项项诚心实意的暖心服务,一条条真金白银的就业政策……一批批求职者如沐春风,心甘情愿扎根家乡,实现梦想,共创未来。为帮助服装企业解决招工难和用工难问题,西平县牢固树立“招工即招商、招工即服务”的理念,深入实施“引凤还巢”和“缝盘下乡”工程,引导返乡人员就近就业,并大力实施“万名服装产业工人培训计划”和“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力争服装企业所需工人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真正实现“企业增效、工人增收、经济发展”的目标。目前,西平县有近10万人在家门口就业。西平县委书记侯公涛表示,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仅能有效解决企业招工难、稳工难等问题,也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更能让乡亲们免受背井离乡之苦,实现夫妻不分居、骨肉不分离、孩子不留守、老人不空巢,实现打工挣钱、顾家“两不误”、产业就业“双丰收”,统筹推进“十县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许静

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