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见过这么火爆的走秀现场:每个嘉宾都只能肩并肩地挤在一起,稍胖一点的就只能侧身坐了,而且一直到颁奖结束前,几乎都没有人离场。
也没有见过这么让人大跌眼镜的大赛了:获大奖的作品不是来自985、211大学,而是来自很多人并不熟悉的民办大学。
那些以为天桥走秀就是看暴露装和奇装异服的人也要失望了:现场大部分时装包裹得比大街上的红男绿女还严实。
这就是不走寻常路的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给人的感受。
走秀现场
企业会现场要人
5月30日,随着2024“广州国际轻纺城杯”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各项大奖一一揭晓,第19届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圆满收官。以“实现梦想的天桥”为主题,在为期12天的活动日程中,来自28所广东服装专业院校的逾千名设计新秀,携数千套时装作品同台亮相,通过一场场高水平的时尚展演,成为大学生时装周期间最闪亮的主角。
观众中许多来自企业
记者注意到,在每场时装展现场,都有一些观众带着笔记专注地审视每个作品,不时做一些记录。知情人透露,这些都是服装行业里的企业来挑人了,他们如果看中某个作品,就会直接去与创作者联系,现场就能拍板要人。
人才是时尚大省的根本
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广东作为全国时尚产业的重镇,仅开设了服装与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就有54所,这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奠定了在全国纺织工业和广东经济以及国内外市场的突出地位,成为了中国服装第一大省。历年广东服装生产总量、出口总额均居全国首位,形成了29个服装特色产业集群,100余个服装专业市场,服装企业30万余家,规模以上5000+家,产品涵盖衬衣、西服、时装、牛仔服、休闲服、羽绒服、婚纱、晚礼服、真丝、针毛织服装、内衣、运动服、皮革服装、童装等十几大类,形成了门类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从业人员达800万人以上,其中仅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在册的设计师就超过14万人。本届大学生时装周通过举办院校毕业设计展演、设计大赛、对接交流会等33场主题活动,旨在构建起行业先锋设计、人才对接和产学研一体的产业化支撑体系,助力世界级先进纺织服装产业强省建设。
时装周有多潮
浓浓民族风
上述负责人介绍,从本届时装周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已全面席卷时尚圈。广东白云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等紧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趋势,打破物理边界,以虚拟时装展在无限场景中开启新质时尚之旅;广东工业大学则在智能穿戴应用上探索,将LED灯带和声音传感器嵌入服装,使穿着者能够通过声音与服装进行实时互动,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充满了未来科技感;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将3D技术运用到毕业设计与制作中,体现了时尚教育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00后的设计者们并不是舍本逐末的一代。在本届大学生时装周上,众多院校就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巧妙地融汇其中。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深入研究粤绣、广彩等传统手工艺,以新颖视角重新诠释这些老技艺,并使之无缝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通过深入挖掘瑶族文化,带来瑶族传统服饰创新产学研成果展示,加深了年轻一代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东莞市技师学院以独特手法演绎出时代风格、民族元素和都市时尚的交融共生,充分展示了学子们扎实的设计功底和娴熟的工艺技法;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则突破传统地域和文化界限,将各种元素融汇一体,创造出蕴含多元文化的时尚作品。
没有暴露装
环保议题作为近年来时尚圈当之无愧的“顶流”,也成为了众多学子创作的灵感来源。如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学子不仅通过回收海洋垃圾制作的服装以呼吁关注海洋环境保护,还在服装中植入柔性NFC元件以感受自然的虫鸣鸟叫,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现了学子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哲思;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可持续变革的不断探索,体现出学子们对潮流新趋势的敏感度,以及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力;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则着眼于高科技环保面料的应用并进行了大胆创新,彰显了年轻设计师对当下社会热门话题的独到见解与别样感悟。
评委都是“金顶奖”获得者
最终,当组委会宣布来自广东白云学院及来自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的设计作品分别摘获2024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本科组、专科组金奖时,没有人是不服气的,因为所有的评委都是中国服装设计师最高荣誉“金顶奖”获得者,他们只以作品说话。
南方+记者 项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