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聚焦|毕业季就业季,“自信的青春”如何走稳时尚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4-06-04  阅读数:36464

聚焦|毕业季就业季,“自信的青春”如何走稳时尚大舞台?



穿着马面裙拍毕业照,带上唢呐去蹦迪……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来自各大专业院校的青年学子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这也印证着当代中国时尚圈的一个现实:传统文化正在成为“00后”群体中的“大众文化”。


图片

图为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发布秀。


>>>


“萌新”设计展示原创精神


“每个时代都不乏希望,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科技主导的新时代,纺织服装产业真可谓‘繁花永续’。”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朝晖说,“本届大学生时装周集合了众多高校师生,通过探讨对于时尚设计的思考,彼此得到灵感启发,为我国时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在本届主题为“繁花永续”的时装周上,由52所高等院校的千余位年轻设计师和学子设计的数千件原创服饰同台亮相。他们的作品注重守正创新、绿色探索、材料试验、再生时尚的介入,设计具有实用性又不乏创意,并积极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彰显了“人文、实验、思辨”的原创精神。


在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专场发布上,毕业生们借由“零度”幻化这一富含哲学意蕴的主题,展现了他们对时尚的独特见解与大胆创新,在设计方面强调了设计师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和对社会文化的反思。学子们通过作品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悟和对未来时尚趋势的独到见解。


在主题为“海韵·未来”的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2024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上,毕业设计以大连海洋文化为背景,融合了数字时尚、健康时尚、绿色环保、民族民俗等设计理念,充分展示了学子们对于科技、艺术、故事、情境独特视角。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孙林介绍,毕业生们在设计中以海为根,展望未来,对海洋文化中的人文景观、自然资源、神话传说、海洋生物等进行深入解读,结合主题探寻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从材质、工艺、色彩、廓形等维度发掘时尚创意的多重可能性,将其融入设计中,传递了对海洋文化、海洋时尚的独到见解。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发布的设计作品中,学生们还深入挖掘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审美符号,将古老的工艺与智慧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他们勇于尝试在设计中使用更为前卫的廓形,并结合科技新材料,用创新的视角诠释现代时尚的独特内涵。


>>>


时尚教育收获丰硕成果


作为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高校的时尚教育在培养时尚人才、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本届大学生时装周上举办的高校时尚教育成果展再次成为展示各专业院校实力的平台和窗口,不仅展示了各高校时尚教育的最新成果,而且有效推动了时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时尚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本次展览汇聚了长春工业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英时尚设计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以及东北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全国高校推荐的优秀服饰设计作品,集中展示了我国当代时尚教育的风采与实力,为各大专业设计院校以及时尚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共享的创意平台。


在展览现场,各大高校的时尚作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从设计新颖、制作精良的服装系列,到充满创意、独具匠心的配饰作品,无不展现出高校师生们的才华与创意。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校在服装设计方面根植传统,着眼产业,开设品牌设计与策划、针织设计、产业研究工作坊、实验性创意及运动时尚设计等不同方向,培养了大批服装设计领军人才。同时,学校在服饰品设计方面紧紧围绕宏观经济,以及未来服装、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时尚产业人才。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产业中心总监李菲表示,中国高校时尚教育成果展不仅展示了我国时尚教育的实力与成果,还为推动时尚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将继续加大对高校时尚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时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创设计人才。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朱少芳表示,青年是时尚行业的后备力量,专业院校要共同推动我国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时尚文化的创新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社会各界也需要给予时尚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时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资源与动力。


>>>


脚踏实地实现自我价值


据统计,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117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随着毕业季即将来临,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话题也成为本届时装周关注的内容。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期间举办的就业创业指导主题论坛上,智联招聘集团市场与用户增长部整合营销总监杨玲表示,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化,通过慢就业以及自由职业方式实现自我价值的学生不断增多。“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的求职态度也更加理性、务实。” 杨玲说。


在杨玲看来,针对目前的现状,国家在积极加大力度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加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深切体验到人才引进政策带来的落户、补贴等切实福利。加之科技高速发展带动新的产业兴起,就业缺口进一步打开,当代高校毕业生完全有机会、有能力在广阔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走出自己的职业之路。


“初入职场的学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资深职业规划师屈丽娜认为,学生们首先要完成从学习到工作的心理转变,不断创造价值;其次要脚踏实地,不断探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调整,找到自身优势;再次,要有较好的抗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以适应复杂的职场环境。


每一名设计师都有一个品牌梦。在Bronze Lucia品牌创始人陆玺娅看来,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的艺术创作,与商业化模式下的流水线生产大相径庭。因此,创业的首要需求,就是平衡好艺术性与商业性,既要保留个人在设计方面的特点,又要符合市场需求。


“创业者要想将品牌做大做强,在品牌建立之初就要抓住机会,要借助不同的渠道宣传推广,从小的细分领域出发,再逐步扩大受众。在品牌初具规模后,要想形成受众纽带,构建消费群,还需要打造品牌IP,沉淀核心理念,让品牌IP化。” 陆玺娅说。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