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强势的品牌具有高的「品牌资产」。一般来说,品牌资产越高,则含括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认知的品质、强势的品牌关联性,及其他资产(如专利、商标、通路关系)的价值就越高。
今天香港高等商学院-中欧时尚研究院整理了一些主流的品牌资产模型和大家一起学习。
品牌概念管理,因不同的客群(消费者或管理者),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及观念。Howard认为「品牌概念」在消费者的影响层面有产品属性﹑资讯﹑态度﹑认知﹑信任﹑意向﹑购买﹑满意等八项意念﹔就管理者而言﹐品牌概念则有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品牌认知﹑品牌忠诚度﹑其他专属品牌资产(通路关系﹑商标﹑专利)等五种意义。如图所示:资料来源:Howard (1994), “Buyer Behavior In Marketing Strategy”二、Farquhar(1989)的『品牌资产概念』
Farquhar认为品牌资产是由品牌名称赋予实体产品的附加价值,并定义:品牌是指一个名称(name)、符号(symbol)或标记(mark),其能附加产品除了功能性目的外的其他价值(value)。此外,他也认为,应从品牌所带来的现金增量,诸如销售量的提升、溢价的出现、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等,来衡量品牌所带来的财务价值。1.正面品牌评估:品质是强势品牌的基石,为了在消费者记忆留有品牌的正面评价,企业必须提供品质的产品给消费者。2. 易亲近的品牌态度:决定品牌能植入消费者记忆的速度。三、Lasser, Mittal&Sharma(1995)的『品牌资产构面』Lasser, Mittal, & Sharma认为品牌资产是将一个品牌名称加在产品后,顾客心目中所增加的效用及利益。他们提出以「顾客为基础的品牌资产理论」,并发展出品牌资产的五个构面与品牌资产量表,这五个维度的内容包括:1. 认知表现(perceived performance):是品牌的主要要素,假设某产品品牌具有功能、但产品品质不被消费者所认同,则消费者不会购买此产品,
此品牌不会产生高的品牌资产。2. 社会形象(social image):是一种附加价值,将社会名流、使用者联结在一起。 3. 感知价值(perceived value):一般消费者会在产品的价格与价值间取得平衡点。所以拥有高品牌资产的品牌通常也具备了高价值。4. 信赖感(truth-worthiness):因为消费者信赖品牌,对品牌便有较高的价值。5. 认同感(attachment):消费者对某些品牌发展出情感认同的态度。虽然透过顾客的角度去看待品牌资产可以更贴近顾客需求与想法,但如何与顾客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却不容易。Aaker的研究认为,品牌资产是与品牌、名称和标志相关的一系列资产或负债,可以增加或减少透过产品或服务给企业或顾客的价值。他将品牌权益讨论分为五个位面,包括:1.感知质量(perceived quality)
2.品牌忠诚度 (brand loyalty)3.品牌联想 (brand association) 4.品牌知名度 (brand awareness)为了使这个模型便于操作,Aaker将五个维度细化,分为10项具体测评指标,这10项指标包括:Aaker强调,品牌资产五个维度到一定程度后,其权重并不均衡。前期的五个维度是从消费者角度衡量品牌资产,后期深化因素后注入市场因素。这一品牌资产模型将品牌资产的组成模块化,有利于品牌资产的管理。此模型的指标较为全面,是目前衡量品牌资产的模型中较有影响力的一个,该模型着眼点依然是以消费者为基础来衡量品牌资产。1.品牌特性:每个品牌有特性,考量并定义最核心的特性,然后依照不同的市场定位和产品修改特性。2.价值建议:考量情感及象征性的利益,了解品牌可信度,了解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4.实行:实行这些沟通程序,在媒体与广告之外产生及考虑选择。5.时间一致性:有目标一致的特色、定位和随时间持续实行。维护有效的标志、 意向和隐喻。6.品牌系统:确认在投资组合中品牌是一致并增加效用的,帮助并开发品牌定位与特性,利用品牌特点和服务,使用次级品牌澄清和修改,而且指导战略品牌。7.品牌杠杆作用:若有不同产品使用同一品牌,定义不同产品在品牌的定位、影响与范围。8.追踪品牌资产:持续追踪品牌资产,有明确具体的沟通目标。9.品牌责任:负责品牌的人将会创造品牌特性、定位,并协调相关部门单位。10.投资品牌:即使财务目标仍未实现,依然持续投资品牌。五、Keller(2003)的『以顾客为基础的品牌资产』模型Keller从消费者角度提出了品牌资产的概念,并探讨如何测评和管理品牌资产。CBBE模型假定品牌力存在于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知识、感觉和体验,亦即品牌力是一个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所有体验总和。Keller模型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构成强势品牌的要素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强势品牌。他提出了「以顾客为基础的品牌资产」(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CBBE)模型, 认为建立一个强势品牌需要进行四个步骤的工作:而这四个又依赖六个品牌基石:(1)品牌显著性;(2)品牌表现;(3)
品牌想象;(4)消费者评价;(5)感觉;(6)共鸣。如图所示。用品牌识别系统建立品牌显著性,也就是让消费者认识「你是谁」(Who Are
You)。根据Keller的CBBE模型,衡量品牌显著性应包括深度和广度两部分。深度是指消费者是否很容易想到某品牌,宽度是指在多少可能使用的场合会想到该品牌。显著性高的品牌,应该兼顾深度和广度,也就是在不同情境,总是会想到 该品牌并经常购买。Keller指出,许多品牌经营者都忽略了在许多情境中都可能使用该品牌,如果能加强在这些情境中的品牌显著性,就可以增加消费和营收。创造品牌內涵,就是让消费者知道「你有什么內涵」(What Are You),其中
包含品牌表现(brand performance)和品牌想像(brand imagery)两部分。品牌内涵会引导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反应,可分为消费者的评价(judgment)
和感觉(feeling)两部分。消费者评价包括:品牌品质(brand quality)、品牌可信度(brand credibility)、品牌考虑购买度(brand consideration)、品牌优越性(brand
superiority)。步骤四、建立合适的消费者和品牌的关系,创造品牌共鸣Keller指出,品牌共鸣可以分为四种:行为忠诚(behavioral loyalty)、态度依赖(attitudal attachment)、社群感(sense of community)、积极参与(engagement)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