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曹学军,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华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计文波、张义超,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毅,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章如强,海宁市政协副主席徐霞芳,中共海宁市许村镇党委书记许新峰,中国家纺织品行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甫,海宁市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曹咬强,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晓红等共同启动开馆仪式。
行业领导嘉宾,时装设计、面料研发及趋势研究等相关领域大咖,知名服装品牌企业负责人,重点省市商协会、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外贸平台负责人,纺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来自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安徽、四川、海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区域的面料采购商出席了此次活动。
产业链深度合作
构筑文化影响力、时尚话语权
“近年来,海宁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服装面辅料作为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创新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成立服装面辅料中心,对于推动海宁纺织服装产业的蝶变跃升具有重要意义。”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章如强表示,“世界布艺看中国,中国布艺看许村”,许村家纺走过了四十余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海宁家纺企业以高精密大提花的独特技术优势,主动开辟高端纺织服饰面料新赛道,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杭海面辅料中心是当前产业发展和市场转型升级之所需,将为供需双方搭建起良好的购销对接合作平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表示,作为全国知名的提花面料生产基地、窗帘布艺产销中心,在文化与产业的共同推动下,许村镇也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许村企业紧抓国风国潮时尚流行契机,积极拓展提花、织锦、绸缎等精工面料在服装服饰、家装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国潮时尚小镇”声名鹊起,掀起了国风面料的新潮流。海宁中国家纺城紧抓融杭接沪地理优势,倾力打造杭海面辅料中心,这不仅是当地产业升级的一个新亮点,也是推动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相信未来海宁中国家纺城·杭海面辅料中心将强力塑造时尚面料领域的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文化和数字赋能
拓展产业空间、促进行业发展
作为连续七年专注国风汉服赛道的“领头羊”公司,年年有余(浙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现拥有十三余、七月夕、有香如故、一弦一木、锦瑟和余岁等多个行业头部知名ip和品牌。在“新汉服面料的需求与创新”的报告中,该公司技术顾问李智慧深入剖析了当前新汉服面料的市场需求与面料再创新。她表示,新质生产力为面料的创新提供了保障,创造美好的生活是纺织人的愿望,也是新汉服的选择。新汉服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其面料的应用创新不仅与当代消费者的审美与需求紧密相连,更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面料材质、纹样、版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新汉服面料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引领时尚潮流新风尚。

搭建合作平台
让世界看到国潮、将国潮推向世界
丹东市唐人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纲、杰恩盛(浙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宏洁、年年有余(浙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李智慧、山东极智科技生活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秀芳、海宁帝诺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凤仪、海宁云漫纺织总经理吴丽云、海宁千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戚林威、海宁中纺面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荣等共同启动了国风时尚面料创新联盟成立仪式。
常熟天虹服装城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为民,金指数品牌服装广场总经理林成法,敦煌网集团研究院院长李丽,和德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孟和德,海宁中国家纺城董事长殷晓红签订战略合作。

据了解,杭海面辅料中心是由原家纺装饰城改造提升的新市场,总建筑面积为67301平方米,共计三层,全力打造为服装生产企业提供面料和辅料批发的专业市场。另外,还配套了时尚选品展厅、时尚新品发布、大型会议、论坛等场地。截至目前,共有6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各类提花、织锦、绸缎、香云纱、棉麻、花呢等时尚服装面料一应俱全,其中不乏有许村老牌企业、新中式高定设计师工作室、服装辅料生产厂家等。
会上,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海宁中国家纺城·杭海面辅料中心开馆仪式,相信随着该中心的建设和培育,将进一步完善许村产业发展新链条,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区域乃至全国高端服饰面料展销搭建起良好平台,更好推动许村纺织产业扩规模、促转型、增效益。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