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一个做了四千多年的设计方案 - 识天认时 日历

发布时间:2019-04-10  阅读数:11402

在没有科技和知识的时代,我们的先祖很聪明的将自然的对应关系作为参照来指导日常生活。尧舜禹的时代,舜帝总结了所有的规律,将天空的星宿排列对应到了大地,并因此归纳出了一年的气候变化,也因此诞生了指导农耕的24节气。


创 造 你 我     国 潮 生 活

/

用传统文化链接现代生活

Linking modern life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一个设计方案做了四千多年

历经了中国所有朝代不同牛掰的人


直到今天遇到了我们!





我们就像宇宙中孤独的行星,

穿越在古代过去的时间中。


在如今日历市场井喷的时代。

在市场所有日历上的内容都与日历无关的时代;


我们给大家带回了中国真正的时间起源。


时间的尽头就在我们抬头!



我们的祖先有一个和天一样大的“劳力士



在没有科技和知识的时代,我们的先祖很聪明的将自然的对应关系作为参照来指导日常生活。尧舜禹的时代,舜帝总结了所有的规律,将天空的星宿排列对应到了大地,并因此归纳出了一年的气候变化,也因此诞生了指导农耕的24节气。



其实舜帝他也没有想这么多,就是想指导大家如何种个菜而已。只是没想到,这么一折腾,折腾出一个历法经典来。


而且后人还如此热衷这项运动,竟以此为基础研发出这么多种历法。i love this game!


直到周文王姬昌将这套历法记录到《周易》中,自此之后的中国人各自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完善这套历法诞生了阴阳历、干支历等各种历法。


其实,民间的计时是比较乱的,有好几套历法。不同行业用适合自己的。直到明代徐光启和国外传教士利玛窦整理了一遍,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用的主要历法。我相信,当年他俩也是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出手了哈哈。

不论怎样!这些所有历法的源头,都是源自当年舜帝观察过的星空。



识天认时 的设计做了近四千年!

改了多少稿?我们真不知道


从舜帝到周文王到汉代汝阴侯将这套历法做出实物,再到明代徐光启与利玛窦总结,直到今天我们把它还原到- 识天认时 日历。这前前后后足足折腾了有四千多年!!我们不知道之前改了多少稿,但我们知道,这本日历我们耗费了三个月时间绘制插图近二百幅,研究历法看易经看先秦一些资料,就费了五六个月时间。编排断断续续不到一年。


这次,多亏了,汉代汝阴侯当时自己做了一个实物,不然我们还真的无从下手。下面这张图,左边便是汉代汝阴侯的圭表。是安徽博物馆的文物。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历法盘。也就是古代“日历“。




日历的创意视频

源自如果国宝会说话 之 圭表。视频非常快速简洁有效的把我们这本日历的历法体系讲述的非常清楚。


识天认时的历法体系(圭表体系来源):

中国历法的基础根源在于 星空


a

北斗星指向分四季;

星空作为基础坐标参考-分成28星宿;


b

以28星宿划分24节气和12个月


c

后人又将72候融入24节气,形成古代计时最小单元;


d

并记录月相规律变化和位置形成阴历;


e

每月有一个地支之神,

地支之神不仅掌管十二个月,也同时掌管每天十二个时辰。


f

并融入了利玛窦等人整理的西方历法,形成了

目前我国主流日历的体系。







我们搞笑的称这本日历

中国古典硬科幻


古代人,依据北斗星划分四季,28星宿划分24节气及72候,将干支计时融入12个月。他的基础就是星空。所以这本日历的视觉风格我们更多的去参考了,北京建国门外的“古观像台”。


有一种明代哈利波特的既视感。因为天文是我们很少人熟悉的领域。所以感到奇怪也很正常。日历的封面用的便是浑天仪的图案。我们特意选择了“星雨”特种纸,在某一个角度看上去,如同一片银河落在了日历封面上。


星雨的特种纸只会在特殊的角度呈现出星空银河;

UV工艺的压印星盘在宇宙中若隐若现;


在日历封面营造一宇宙;

在一年的时光穿越一片银河~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为了配合日历的基础元素,12地支神和28星宿,我们单独创作了一些列的神仙插画。仿佛古代版的“复仇者联盟”。

这再加上原先的72候插画和24节气文字创作量达到了惊人的二百多张!这间接导致这本日历的创作周期的大大延迟。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回想:如果这么有意义的一套历法源头的发现,是否对得起为他创作重型插画群。答案是:值得的。




妙手回潮 x 李云中老师



因为28星宿古代残卷少之又少,而且清代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 也是我们参考来源,但为一本残卷。后来我们找到了中央美院毕业的李云中老师的一些作品,终于完成了28星宿神像图。



12地支神

十二属相属于干支计时系统的地支。一般用来记录年月日。月是分配到12个月,日便是12个时辰。我们很熟悉的午时末时等,说的就是他们。他们都有自己的五行属性和生活习性,古人便以此把他们分配到月份之中。这就导致了为何他们的分布顺序和我们背的十二生肖顺序是不一样的。


举例子: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一天里开始进入最冷的深夜。所以子时 便是现在的23pm- 01am.同时也是老鼠最常出没的时间。这就是古人把地支分配到每个月份和小时的依据参考。



斗分四时

北斗星的斗柄转一周,斗柄指的方向是古代人断定季节的最重要依据。也因此古人便将天空分成了四个区域代表春夏秋冬。并以神兽代表之。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青龙朱雀伏虎玄武。




所以,日历的四季边框是不停的在变化的。且以四神兽来作为基础元素。这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神兽指向的来源。



日历的边框是按照北斗星划分的神兽元素以及 28星宿在每一个月的变化而来。是不停的在变化的,大约两到三天边框的星宿和神兽图腾会产生变化。

春为青龙

/


冬为玄武

/



秋为伏虎

/


夏为朱雀

/


24节气72候

/


妙手回春日历系列的最终章


妙手回春日历第一次发现24节气和72候的时候,我们当时就明白,上一本日历并不是中国最完整的计时日历。所以,识天认时的便是此系列日历的最终章。也是目前市场上最完整的一套历法体系。




日历分为简装和礼品装。礼品装是一套完整的包装纸铜制徽章和一个手提袋。送给朋友没有任何问题。 




百折不挠 - 让日历回归的另一种方式


第一天是折纸教程,后面两天是折纸材料。三天为一个折纸。折纸涵盖动物植物建筑等。自己折或者带着孩子折都是很棒的选择。

因为纸起源中国,所以折纸在汉代就已经开始。发展到今天折纸已经成为婴幼儿教育一部分。促进孩子大脑空间想象力和手脑合一。这或许让撕下来的日历又找到了新的存在。




我们尝试这用日历撕下来的纸,按照教程折了一些。

教程是从简单到难。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