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现场 | 纺纱企业如何实现智改数转?第五届中国纺纱智能化技术论坛干货满满

发布时间:2024-08-30  阅读数:37453

现场 | 纺纱企业如何实现智改数转?第五届中国纺纱智能化技术论坛干货满满



8月30日,“天门纺机杯” 第五届中国纺纱智能化技术论坛在江苏无锡召开,共有来自全国的近300名嘉宾汇聚于此,以实际行动践行智能化纺纱共建、共享之路,推进行业智能化向新向实发展。

图片


本次会议由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棉纺织技术》期刊社主办,以“智改数转网联,协同向新发展”为主题,交流探讨智能纺纱技术进展及融合发展新模式,探索纺纱企业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讲趋势:
推进纺纱智能化势在必行


推进纺纱产业智能化,是增强我国纺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图片


“智能制造技术如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机器人、数字化系统等,在纺纱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更在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景慎全表示,要结合行业实际,把握新质生产力,从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引领未来、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


图片


关于推进纺纱行业智能化,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远志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要行业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智能化,加快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二是要推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化,加快智能技术与节能技术的有机融合,推动纺纱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以数智技术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三是要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优势,进一步释放产业网络的综合效益,提升纺纱企业产品研发与市场融合度,发挥网络效用,提升产业链融通效率。

聊技术:
大数据驱动纺纱精益生产


图片


纺织智能化的定义是什么?东华大学教授程隆棣给出了准确答案:是针对强大的设备和车间制造业,融合极高的信息技术领域能力,采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等专业技术(两化融合),实现无人加工(纺织智能1.0版本)。

程隆棣提出了当前智能化纺纱的创新点:全流程无人化桥接;纺纱全流程智能化检测与监控;数据流行动基础与智能化执行。


图片


“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互联网变革了生产关系,人工智能极大提升了生产力。”江南大学教授潘如如表示,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延伸,智能化是高级应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纺织行业信息化改造,加快纺织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纺纱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推动传统纺织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图片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副教授郑小虎围绕大数据驱动的纺纱质量预测技术这一话题进行分享,他提到,大数据驱动的纺纱质量预测的过程是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建立与训练——预测与评估。

话应用:
纺纱企业智改数转硕果累累


AI检测、传感器反馈……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传统产业生产效能大大提升。当前,我国纺纱行业排头兵企业积极实行“智改数转”,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图片


从2016年开始,进行“智改数转”的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一棉”)走在行业前列。“全面兼容纺纱设备的传统电气改造模式,不限于电子升降、单锭监测等;控制纺纱生产各项管理指标,降低开车停台率;追溯纺纱生产现场过程管理;精准分析吨纱耗电指标;远程监控优化工艺参数。这些都是企业取得的智改数转应用成果。”无锡一棉总经理季承介绍,与2016年相比,企业的特高支纱单产同比提升80%,产量同比提升2600%,运行成本同比降低40%,不良品率同比下降30%。


图片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高延忠结合企业自身案例,介绍了5G+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应用、建设成效。“魏桥纺织进行5G平台系统搭建,建立魏桥纺织绿色智能化工厂,打造魏桥特宽幅印染数字工厂,打通家纺服装全流程全产业链智能化。”高延忠表示,在5G+工业互联网的加持下,企业实现了智管系统、整合优化;智能调度、精简高效;在线检测、保障质量;智能排产、高效下单;智能物流、省工省力;智能巡回、提高效率;数智设备、夯实基础;智能仓储、精准高效。


图片


近几年,徐州市华晟纺织有限公司积极进行设备智能升级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该企业技术总监李丹丹表示:“智能纺纱技术的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提高生产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和协同发展等方面。纺纱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是:更加精细化的控制;全面的数据共享和协同;智能化的设备和机器人。”


图片


江苏华强集团布业车间主任顾勇对此持有相同看法,他认为,实现纺纱设备的自动化、连续化是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更关键的是在此基础上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从而达到数字赋能的目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对人工的依靠,改变了纷织行业过去依靠的人海战术,用智能软件替代人的决策,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


图片


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主营差别化纱线,拥有10万锭的纺纱规模。“公司利用5G网络将生产设备无缝连接,并打通设计、采购、仓储、物流等环节,切实满足了工业环境下设备互联和远程交互应用需求,提高了生产运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公司副总经理侯芝富表示,5G智慧工厂是纺织企业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今后将以高标准打造纺纱行业信息化标杆为导向,持续加快企业向智能化工厂转型。


论装备:
智慧设备助纺纱行业实现“数字蝶变”


为满足纺纱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我国纺机企业不断深耕产品,当前,纺纱机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

图片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门纺机”)一直以来专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成功研发并推向市场的TM11、TM13、TM15、TM17系列并条机,现已成为行业的主力产品。


图片


“公司倡导‘并条工序全自调匀整’的理念后,推出了TM19大圈装高速自调匀整并条机,得到了国内知名客户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推出的拥有智能在线检测技术、一控多轴多台技术、数据管理云平台技术的‘产线联动’并条机TM25、TM27、TM29、TM35等四款机型,引领行业潮流,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焦伦进表示,天门纺机智慧工厂建设项目正在不断推进,一个“生产制造柔性化,仓储物流自动化、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工厂建成后,将会为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提供装备基础。

图片


天门纺机品控总监樊早斌分享了产线联动的概念与开发思路。他表示,这是基于六维智能的产品创新。六维智能即智能计划排产、智能生产协同、智能互联互通、智能资源管理、智能决策支持、智能质量管控。

海马科创·江苏海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马科创”)长期以来深耕细纱机智能集体落纱系统、电子升降系统、电子牵伸系统和单锭检测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市场,深受纺织企业欢迎和好评。

图片


会上,海马科创董事长陆立秋介绍了细纱机智能集体落纱系统的研发背景、结构特征,将集体落纱与落纱小车、人工落纱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展示了智能集体落纱系统的用户现场使用视频。

图片


“环球集团上半年经营业绩再创新高,赛特环球公司粗细联合智能粗纱机系统和筒纱智能物流包装系统以及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产品销售逆势增长。”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加阳介绍了HCP2030智能粗纱机、全流程筒纱物流包装线。他表示,第四代环球AI视觉检测让管理更省心,下一步的研发方向是AI智能监控系统。

图片


会议现场,发布了《棉纺行业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换新推荐目录》(首批智能化装备),举行中国棉纺织高质量发展智库签约仪式,正式启动中国纱线高质量发展智库建设与技术趋势研究项目。会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无锡一棉智能化车间。


撰文 / 本报记者 魏诗雯

编辑 / 王丹阳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