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致辞
积极应对挑战,探索牛仔行业发展新路径
杨兆华:坚定信心,践行绿色生产,推动智能制造
为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拓市场。二是坚持绿色生产,和谐共生,构筑绿色新未来。企业需继续加大环保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推广环保节能技术,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让绿色成为中国牛仔面料产业的最亮丽的底色。三是推动智能制造,科技赋能,开创产业新篇章。企业要加快推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通过引进智能装备,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定制,通过备案辅助提高产品设计效率,让智能制造成为中国牛仔面料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陆少波:智能化、绿色化助力牛仔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广东省拥有新塘、西樵、顺德均安、中山大涌、开平5个牛仔集群,牛仔产业作为广东省纺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省内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牛仔面料企业,更是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广东省纺织协会会长陆少波表示,当前传统制造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升级、求生的重要时刻,通过提升智能化、绿色化及数字化管理水平,以及不断地创新与努力,牛仔布产业一定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一是智能化生产,继续推动牛仔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水耗,实现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二是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环保新材料的应用,强化拥有绿色制造、循环经济概念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产业协作,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江富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西樵有信心
嘉宾分享
前瞻全球局势,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新范式
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均稳居全球首位,产业规模化、体系化优势持续夯实,行业发展阶段发生调整转换,伴随着外部形势变化及产业自身规模扩大,行业步入总量增长放缓、深度调整转型的发展周期。
刘欣:国际贸易格局深度调整,必须准确分析并把握国际需求增长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产业部主任刘欣在“纺织行业国际贸易格局与趋势展望”的报告中,分析了我国纺织对外贸易情况、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和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趋势。现阶段,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处于稳定平台期,出口竞争优势仍然突出,出口市场结构呈现多元化,纺织品出口优势稳步提升,服装出口整体趋缓。此外,纺织品服装进口规模稳定,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年均增速1.01%,其中,进口纺织品占比下降,服装占比提升;进口市场集中趋势明显,与东盟贸易更趋紧密。
刘欣表示,随着国际市场纺织服装需求和贸易放缓,国际服装市场消费端格局趋于多元分散,供给端格局总体趋于集中,国际产业布局呈现发展新趋向。现阶段,纤维消费或持续呈现需求乏力,全球重点市场纺织服装零售增长放缓,库存仍居高位水平,纺织品服装国际采购格局将持续调整;目前全球经济供需两端有弱改善迹象,新兴市场潜力值得继续挖掘。
董奎勇:唱响棉纺织高质量发展光明论
“进入传统旺季“金九银十”,棉纺织行业行情有所企稳但未见明显起色,企业普遍降低预期。旺季不旺、淡季延续局面长期维持,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和亏损面两项关键比率指标均达到十余年来最低水平,行业承受压力极其明显。”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在“我国棉纺织行业现状与牛仔产业发展”的报告中介绍到:我国棉纺织行业亟需通过在行业内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化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棉纺织行业要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加速闯过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期,同时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董奎勇指出,面对运行压力大、利润偏低等严峻挑战,行业要唱响棉纺织高质量发展光明论,行业企业应坚定信心,通过“+金融”模式、“+服务”模式、“+跨国”模式等加快培育棉纺织新质生产力,有希望、有能力保持行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谈及牛仔产业未来发展重点,董奎勇表示,我国牛仔布行业应聚焦科技、时尚、绿色、人才等重点发展领域,打造数实融合的新质态、文化赋能的新质态、绿色低碳的新质态、稳健人才的新质态,推动牛仔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谢青:促进产业链整合和数字化转型,加快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谢青分析了中国牛仔服装产业发展情况与趋势,我国牛仔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时尚趋势的快速变化,牛仔服装不断创新设计,融入更多元素,满足多元化需求。当前,中国牛仔产业集群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的生产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转型的过程,中国牛仔产业集群的发展应更加注重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产业链整合和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李晓菲:以人为本,把握牛仔面料流行趋势脉搏
专家观点之绿色篇
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江建国:莱赛尔纤维让牛仔面料有更多可能
张伟一:靛蓝回收为绿色牛仔面料助力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经济模式,为牛仔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广东溢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张伟一在“循环经济新动能一一膜处理技术在靛蓝回收上的应用”的报告中指出,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回收体系、推广循环时尚、加强政策引导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牛仔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创新研发的靛蓝在线回用系统就是其中一种,该系统借助膜分离技术及在线浓度检测装置,实现靛蓝、水循环使用,做到靛蓝染料、水回用率超过95%,染色和水洗环节废水基本实现零排放,高效实现印染废水资源化利用,减轻污水末端处理难度。
邱品纮:千禧®氨纶为打造低碳、绿色纺织产品不断努力
周超:新型环保浆料为牛仔面料品质保驾护航
广东汇美淀粉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经理周超介绍了新型生物多糖胶浆料HM-WS330,由于该多糖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其在纺织经纱上浆、印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具有低含固量、低上浆率、浆液粘度稳定性好,渗透性强,粘附力高,成膜性强,能有效增加纱线耐磨性,抵抗高速摩擦,提高织机效率,还能提高牛仔面料得色鲜艳度和手感。经过染色浆纱后,颜色更加鲜艳稳定,手感好;在印染上提高印花织物的色光鲜艳度、刷洗牢度和手感柔软性,防水、防油、防污效果显著。
郑君仪:标准化、规范化牛仔面料生产的节能降碳路径
郑君仪代表佛山市清洁生产与低碳经济协会秘书长杨爱民作“牛仔服装技术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报告,随着牛仔服装的时尚化和多元化的发展,牛仔服装的市场在不断地扩大,企业需要不断地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在产品设计时就要考虑原材料的选用、工艺的要求、产品性能和创新。同时,减少生产过程的能耗,减少生产热能损耗,回收利用生产过程的余热,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杨斌:纸纱让牛仔面料更环保、更舒适
牛立中:氢气还原靛蓝染色开创绿色经济新思路
专家观点之智造篇
聚焦数智融合新趋势
顾仁:精细化数控为企业提品质、提效益
宏大智慧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顾仁作“智能精细化控制,提升牛仔面料品质”的报告,介绍了Hawk Vision®智能图像整纬技术、Hawk Vision®智能图像整花整纬机、MSC-U5全幅含潮率在线测控系统、精确耗水在线测控系统、HV-GM200 智能在线克重仪、Hawk Vision®密度检测自动超喂控制系统等印染智能化装备技术与系统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他表示,装备智能化是印染行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智能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印染行业新质生产力,印染智能制造包括决策智慧化、管理信息化、装备智能化、工艺数字化四大层面。未来,企业将继续秉承“创新、求精、卓越的”理念,用科技为行业创造价值。
冯尚红:优衣库在牛仔服装上具有独特的流行与创新思路
“基础且经典服饰的现代感造型理念”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企业团购事业部经理冯尚红分享了优衣库牛仔产品设计的三大优势,一是简约设计,精致剪裁,诠释现代潮流;二是与多家牛仔面料供应商合作,用优质面料与精湛技艺打造高品质牛仔;三是设立创新中心,运用先进设备不断研发,不断迭代产品。此外,她还提出了以科技赋能设计,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优衣库与东丽公司合作研发纤维面料,推出Airism凉感科技系列,HEATTECH保暖内衣等全球畅销;经典新生摇粒绒系列采用100%再生面料,舒适温暖兼具环保赋予消费者冬日幸福生活的满足感。
黄敏: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打造牛仔布未来工厂
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敏在“牛仔布未来工厂建设实践”的报告中指出,未来工厂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建设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和应用场景,建设健全技术标准、质量管控、安全防护和组织管理等保障体系,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精益化、人本化的现代化新型产业组织单元。目前,鑫兰纺织未来工厂通过“模块化、智慧化、高端化、绿色化、人本化”建设高效柔性化生产线,企业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得到稳步提升。
王岳彬:智能化准备工序为织造稳住“源头”
在“智能装备,赋能牛仔未来工厂”的报告中,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王岳彬介绍了公司的分条整经系列、分批整经系列、球分经系列产品,详细介绍了自动上纱机、自动分绞机、断纱监控等,其中上纱机器人可根据客户纱简定制抓纱工装,适应性广泛、自动识别大小头,中转机器人可根据程序设定,将纱筒精准送达工位中途遇阻,自动停止并报警。
(来源:中棉行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