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落地,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湖北省数据局先后两批次开展湖北省“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并联合相关省直部门精心组织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北分赛,最终遴选出首批12个行业领域共计50个技术领先、模式新颖、应用效果显著的“数据要素×”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湖北在数据治理、数据融合、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也为各地区、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案例单位:湖北华纺供应链有限公司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门类之一,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纺纱、织布、印染、后整理、成衣生产、品牌服装管理等,但随着要素资源更新、基础设施重置和市场场景延展,行业发展面临库存压力大、同质化严重、产业链中间渠道冗余、专业人才缺失等诸多痛点,湖北市场采购、销售“两头在外”产业特点明显,湖北华纺供应链有限公司通过搭建纺织服装数字服务平台,带动纺织服装领域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服务生产及贸易商数字化改造,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高效对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要素高效贯通,构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大脑,助力行业企业和政府单位以数据洞察更好把握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协同。一是推动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协同。引入国内纺织服装垂直行业领先数字化服务商,针对原料、面辅料、印染、服装等不同细分领域,匹配订制不同模块数字化管理系统和智能化制造设备,助力企业实现内部生产管理协同,解决精准交付、库存控制、质量管控、成本管控、绩效透明、人才培养等方面堵点难点。二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通过平台积累的上下游企业资源,贯通获取纺织服装供应链各个链条环节真实供给需求情况,为客户提供上下游协同的订单精准匹配、集采降低成本、供应链金融等三个方面服务。
(二)加强数据复用,促进产业升级。运用数字技术推动纺织服装行业供应链金融流程智慧化再造,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认知,掌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资金需求的类型、周期、规模等特点,综合工商、税务、生产、物流等多维数据综合研判企业经营状况,准确识别融资需求真实性,动态监测信贷资金流向流量,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三)聚合产业数据,推动产业融合。根据湖北省纺织服装行业特征特点,聚合产业生产、交易、仓储、物流等阶段价格、数量、品类、地域等多维度数据,构建符合技术趋势的纺织服装产业大脑,打造“多维数据—精准分析—智能决策”的智能化决策体系,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建议。
三、应用成效
(一)创新机制。一是创新混合所有制企业机制,作为湖北首个混合所有制省级供应链平台公司,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双向发力。二是创新区域协同及业务模式,以武汉为中心,在孝感、荆州、黄冈、仙桃等九个地市与国资合资设立子公司,推动形成全省纺织服装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区域发展格局。三是创新数据要素合作与共享,构建数字化服务集成平台,与行业领域领先专业服务商开展数字化技术合作和解决方案落地,提高整体产业数字化转型效率。(二)成果效益。在经济效益层面,华纺链智慧生产管理助力服装企业在工艺管理、生产排程、剪裁、车缝、质检等工艺流程中实现各环节的高效协同,助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15%左右;建立纺织服装行业产区和销区对接机制,助力企业降低采购成本5%—10%;在社会效益层面,提升行业风控能力,助力精准招商,促进产业布局优化,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链条的韧性;整合产业发展势能,形成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创新产业生态,打造开放共享的价值网络,带动行业生产方式、创新工具、风险防控机制变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