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BS买手帮】独创的SF时尚风格系统,以四大风格元素,四大类18种风格及四大类18种应用场景,作为风格分析的基础,在设计开发、选款组货、空间形象、时尚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应用。经由BIFI创鑫时尚企业学院讲授与分享。
从波西米亚到YSL,从英国经典披头四到美国摇滚乐团“枪与玫瑰”,从时尚传奇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ield到美国民主党总统角逐者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嬉皮,Hippies,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音乐,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生活艺术。嬉皮,代表了一个世代,而这个世代的影响,还在延续!
1950年代末,世界处于战争的动乱中,政治与权力的纷扰让一群自称“垮掉的一代”的年青人(Beatniks),公然反抗主流的道德与价值观,反政府反核反战,但不采取激进的暴力行为,选择自由不拘俗的方式,传达“爱”与“和平”,表达他们心中乱世里的乌托邦。
这群头戴花冠,长发蓄须,穿着家中老旧的服装,甚至碎布头拼花的宽松服装,和中世纪流浪欧洲的吉普赛民族的波西米亚风,在外形及精神上竟有着无独有偶的相似!花,是最直接的自然象征,强烈的色彩与图案,蕴含年轻的奔放,不拘形式的宽松,反映自由的渴望!
1969年,纽约一个原本只是商业活动的演出,胡士托音乐节(Woodstuck),32个音乐家和50万的群众造就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活动。以和平为主题吸引了嬉皮士闷得聚集,活动结束,人群并未离散,反而或坐或躺,留在原地,随遇而安席地而坐,无忧地唱歌。群众的影响,形成了外在以音乐与服装,内在以思想和行动,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嬉皮风!
美学主义,除了空间建筑,文学画作,时装,一向最能反映时代风格,思维潮流。嬉皮,虽说是60年代下的次文化产物,可对高端时尚来说,却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嬉皮,始于年轻世代,是深入平民大众的文化!圣罗兰,同名高端品牌Yves Saint Laurent的创办人,大胆的走入群众,把嬉皮风带入高级时尚领域的第一人!
60年代末期,YSL遵循嬉皮自然与和平风格,把嬉皮们家中旧衣拼花的做法,设计成精致的百花拼布洋装,嬉皮风正式被时装界正视,风靡至今!时尚老佛爷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在70年代执掌Chloe,以蕾丝、荷叶边、柔和的变形虫印花、喇叭袖,定义了鲜明的女性嬉皮风!
或许,高端品牌的精致与繁复,不是嬉皮风的基本精神,但是,YSL能汲取嬉皮的元素,保留70年代的自然与风情。从精品到大众品牌,如H&M,嬉皮风以新的形态重新走入一般民众,带有怀旧复古的衣物、披肩、喇叭裤,花朵或花形流苏及花型的头带,以宽松的剪裁,融合波希米亚风情,以另一种新嬉皮风潮缅怀胡士托(Woodstock)音乐节。
然而,“新嬉皮”虽然在服饰爱好上与“嬉皮”有一脉相承关系,都酷爱时装的须边、喇叭裤腿、民族情调、刻意营造"自然"味道。但是,真正的70年代“嬉皮”破落简单,而“新嬉皮”修饰齐整,骨子里是截然不同的奢华和享乐主义。“新嬉皮”与“嬉皮”只存在时装上的血缘关系,对于“爱与和平“的主义精髓,只残留在皮毛的想象与追思!
嬉皮文化中,虽然有很强烈的反战元素,但是,抛弃激进主义,“爱”是另一个嬉皮的重要元素!在这张提名普利兹新闻奖的黑白照片中,对于政府防止众多集结的嬉皮士们派出的镇暴警察,嬉皮青年在枪口上插花的举动,阐述了嬉皮以爱反战,追求自然和平的情怀,也为嬉皮们赢得了“花孩子”(Flower Children)的昵称!花,是自然的代表,象征平和的力量;也是嬉皮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
1969年的夏天,一群年轻人,一心想逃离现实的大人世界,当他们头上戴着花,经过了流浪和分享,返回家园时,却带回摇滚乐和新的艺术与时尚,颠覆了世界的整个样貌。嬉皮风,正式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影响人们最深远的时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