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数流行趋势都是从年轻人开始的,就比如年轻人流行穿汉服,最初学生购买的汉服以化纤面料为主,一套大约三百元,逐渐地,有消费力的人也想穿得像年轻人一样,各类新中式就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品质和工艺也越来越高。”在苏沪分别开了一家名叫Boutique De SHlh服装店的施意观察到这一变化,她说:“如果你在这个春节出去逛街就会发现这种趋势,五年前从上海新天地走出来的贵妇画像是,穿着一身香奈儿,拎着一个爱马仕;如今,她还是拎着一个爱马仕,但穿的却是一件工艺卓越的中式马甲。”可以说,从繁华都市到小城街巷,无论是大型商场还是特色工作室,新中式“新春战袍”无处不在。
这类需求的高涨也在倒逼着相关企业的生产力,位于浙江绍兴的一家国潮服饰制衣厂正在满负荷运行。“我们从去年入冬开始,订单销量就成倍增长。比如真丝夹棉的绣花款外套制作周期比较久,很多消费者都是为了过年穿,因此工厂需提前一到两个月开始生产该订单。”工厂负责人介绍说,临近春节,大红色、黄色、紫色这些喜庆颜色的订单也较往常多了很多。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汉服相关企业数量正在逐年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1月初,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7365家从事汉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从时间上看,大部分新增企业都是在近三年内成立的,占比超过了六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新中式浪潮不仅在拓展新的消费市场,更在拯救最宝贵的中国古老技艺。以宋锦为例,在这股风尚的加持下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宋锦乘风而上,甚至连宋锦的织造技艺也换发了新的生机。
回首2024,在国潮之风的吹拂下,消费者对于传统元素服饰的审美愈发提高,一件宋锦外套搭配现代装,或者一袭温婉大气的宋锦长裙成为潮流。临近春节,在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的宋锦制造车间里,机器轰鸣,上百台织机正在加班加点地赶制订单。
鼎盛丝绸董事长吴建华表示:“这两年新国风的兴起,让我们开始批量性的制作宋锦面料和成衣,同时公司也做了很多线上的推广活动,使这一势头在2024年到达了新的巅峰,宋锦面料可以说供不应求,几百米的面料上线后,最夸张时2秒钟就会被一抢而空。”公司初期只有12台宋锦织机,如今已经扩大产能至150多台,最多时一天的产能可达1600米左右,同时公司也出现了很大的人员缺口,很多老师傅都被返聘回来紧急加入生产。
事实上与很多纺织非遗技艺类似,宋锦同样历经沉浮,由于工艺繁复、价格昂贵,宋锦市场一度衰落,织造技艺几乎失传,而新国风的热潮成为了这一古老技艺的回春灵药。在宋锦传承人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宋锦织造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传承之路,相较于较传统人工织机每天十几厘米的进度,如今的机械化宋锦织机每天可织二三十米,效率提高了200来倍,生产成本也显著降低。据统计从2023年至今,国内在宋锦领域至少增加了千余台织机。“未来,我们还计划用数字化的智慧工厂来生产宋锦服装。”吴建华如是说。
穿传统服饰过传统佳节,花样百出的新中式服装的背后,还有不计其数以振兴传统为己任的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楚艳曾多次将中国的山川楼阁绘制在自己设计的衣服里。她表示,从业20多年来,她一直有个梦想,就是通过服装这一载体,将中国色、中国形、中国纹,用丰富的手法和设计语言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