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赋能服务:从工具输出到价值共享
1.1 SaaS订阅模式
-
提供标准化工业软件(如MES、ERP、SCM)的云端订阅服务 -
按模块、用户数或使用时长收费
案例: -
树根互联的根云平台:为三一重工等企业提供设备管理SaaS,年费制+增值模块收费 -
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工业自动化软件订阅收入占比超40%
实施要点:需建立模块化产品体系,通过快速迭代保持用户粘性。
1.2 定制化解决方案
-
针对龙头企业需求开发定制化系统 -
收取项目开发费+后期运维费
案例: -
海尔卡奥斯为青岛啤酒打造啤酒行业首个全流程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金额超5000万元 -
阿里云为鞍钢集团定制“钢铁大脑”,年运维合同达千万级
风险提示:需平衡标准化与定制化,避免陷入“项目制陷阱”。
1.3 技术咨询与培训
-
提供数字化转型规划、技术实施辅导等高端服务 -
按项目或人天计费
案例: -
西门子Advanta咨询部门:单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费可达百万欧元 -
腾讯云联合毕马威推出产业互联网转型认证课程,培训收入年增120%
二、数据价值变现:从成本中心到利润引擎
2.1 数据智能服务
-
基于产业数据提供市场预测、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增值服务 -
按服务效果分成或订阅收费
案例: -
航天云网INDICS平台:通过分析30万台设备数据,推出设备效率优化服务,客户能耗降低12%,平台抽成15% -
美国Uptake为卡特彼勒提供故障预测服务,每台设备年收费500美元
2.2 数据交易市场
-
搭建产业数据交易平台,收取撮合佣金 -
开发数据API接口,按调用次数收费
案例: -
上海数据交易所上线“钢铁产业链数据产品”,单笔交易佣金率达8% -
阿里云DataWorks开放制造业数据API,百万次调用收入超200万元
2.3 数据驱动的金融产品
-
联合金融机构开发数据质押贷款、供应链保险等产品 -
收取数据服务费或利润分成
案例: -
京东工业品基于采购数据联合银行推出“工品贷”,坏账率低于1%,年分润超亿元 -
德国Siemens Financial Services利用设备运行数据开发保险产品,利润率达35%
三、平台经济模式:构建产业级交易生态
3.1 交易佣金模式
-
搭建B2B交易平台,收取交易额1-5%佣金
案例: -
找钢网年交易额超2000亿元,佣金收入占比60% -
震坤行工业超市通过MRO采购平台收取3%服务费
3.2 会员增值服务
-
提供优先撮合、物流托管等会员特权 -
年费制+分层定价
案例: -
欧冶云商推出“金牌会员”服务,年费50万元,覆盖20%核心客户 -
亚马逊AWS工业云会员服务收入年增45%
3.3 广告与营销服务
-
基于平台流量提供精准广告投放 -
按点击量或展示量收费
案例: -
阿里巴巴1688工业市场年广告收入超80亿元 -
全球工业品平台ThomasNet广告收入占比达30%
四、供应链优化:重构价值链分配机制
4.1 集中采购分润
-
通过集采降低供应链成本,与客户共享节约收益
案例: -
国联股份“多多平台”集采涂料原料,价差分润占比营收40% -
美国Flexport通过海运集采分润,毛利率达25%
4.2 物流服务整合
-
提供智能物流调度服务,按运输成本节约比例收费
案例: -
满帮集团通过车货匹配降低空驶率,年分润超15亿元 -
菜鸟工业品物流平台收取运输费用3%服务费
五、产业金融创新:产融结合的收益蓝海
5.1 供应链金融
-
基于真实贸易数据提供应收账款融资 -
收取1-3%服务费
案例: -
联易融科技年处理供应链金融交易额超3000亿元,服务费收入占比70% -
腾讯云与建设银行合作“产融通”产品,坏账率仅0.3%
5.2 设备融资租赁
-
联合金融机构开展设备“按使用付费”租赁 -
租金收入+数据服务分成
案例: -
树根互联“根云租赁”模式:设备租金中包含5%数据服务费 -
通用电气Predix平台设备租赁业务利润率超40%
六、生态协同收益:构建价值共生体系
6.1 开发者生态分成
-
开放平台接口,吸引第三方开发者 -
对应用收入抽取15-30%分成
案例: -
华为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商店年分成收入超5亿元 -
PTC ThingWorx平台应用生态分成占比营收25%
6.2 产业标准授权
-
将技术方案转化为行业标准,收取认证授权费
案例: -
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RAMI 4.0)认证体系年收入超2亿欧元 -
树根互联“根链”工业区块链标准授权企业超200家
七、前沿模式探索:新技术驱动的盈利创新
7.1 数字孪生服务
-
提供物理实体的数字化映射服务 -
按模型复杂度收费
案例: -
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数字孪生服务单价超百万美元 -
航天云网数字孪生工厂改造项目平均收费300万元
7.2 碳足迹管理
-
基于产业数据提供碳排放核算与交易服务
案例: -
西门子MindSphere平台碳管理模块年收入增长200% -
阿里云“能耗宝”助力企业碳减排,服务费达减排收益的20%
结论
-
深度垂直:在细分领域建立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 -
价值量化:将效率提升转化为可计量的货币价值 -
生态共建:通过利益共享机制激活产业链参与者
随着5G、AI、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未来将涌现更多创新盈利模式,如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自动分账、AI驱动的动态定价系统等。产业互联网企业需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把握盈利先机。
来源: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