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非遗&纺织|面料上的非遗,岁月里的美学!

发布时间:2025-04-01  阅读数:15033

非遗&纺织|面料上的非遗,岁月里的美学!


近日,「新质生产力驱动•流量赋能•非遗添彩|纺织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论坛」在金新花园酒店召开,由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珈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玺增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孙恩乐教授、中法时尚服装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陈巍女士共同开启“非遗文化赋能潮汕纺织文化升级圆桌论坛”。


图片


中国传统纹样的商业设计与审美创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玺增教授以《中国传统纹样的商业设计与审美创新》为主题做出了分享。文化底蕴是品牌故事,品牌运营,产品设计及线上转化的关键,中国服饰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图案和纹样是我们产品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本、影像、实物共同构成了流行时尚的流量密码,而品牌文本思维的解构则是其中重要叙事核心,品牌产品设计、传播和推广的核心,所有的企划和推广都由“文本系统”展开,纺织企业唯拥有更强大的体系,通过服饰、模特选角、秀场、文字、图像和具体语境创造吸引人的角色,才能够不断提升产品。


图片


非遗文化对潮汕纺织品的助力

圆桌论坛上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珈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玺增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孙恩乐教授、中法时尚服装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陈巍女士共同参与了圆桌论坛,从各自专业角度分享了对潮汕纺织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珈先生表达了非遗产品的时尚化、产业化、商品化是纺织发展的关键点。近些年来,服饰行业协会充分利用非遗工作站及广州时装周平台,带领广东十大设计师前往非遗传承人中学习技艺,汲取灵感,更好的发展非遗传统技艺传承。同时他也向潮汕纺织企业提出建议在非遗产业化发展方向上,要在服装设计中融入更多非遗元素,做好产品推荐,建立新的营销渠道,让传统非遗文化深度赋能新设计和新技术,才能更让年轻群体喜欢。


图片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玺增教授指出华夏衣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而利用抽纱传统工艺进行现代产品设计之所以能够在潮汕植根,源自于潮汕地区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创作氛围,我们要深耕非遗文化,让传统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生,为我们当代生活服务。


图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玺增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孙恩乐教授广东有三大文化体系广府、客家、潮汕,要想让潮汕服饰有自己的特色,保持传统元素DNA,就要借助现代审美与设计理念,把握好抽纱图案,组织结构,单独纹样的深刻逻辑,擦亮潮阳抽纱纺织面料的金字招牌,让抽纱工艺与时尚潮流接轨。


图片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孙恩乐教授)


中法时尚服装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陈巍女士指出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感,弹力面料在功能上已经迈出革新第一步,因此发展趋势一直稳步向前,但是在设计的深挖掘上还需要传统文化的精细化运用,这样才能借助国潮服装兴起势头,助力潮汕弹力面料企业产值2-3倍增长。


图片

(中法时尚服装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陈巍)


在这场非遗文化赋能潮汕纺织文化升级圆桌论坛盛会上,我们不仅见证了非遗文化与潮汕纺织产业的深度融合,更看到了传统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无限可能。展望未来,我们将共同推动非遗文化与纺织产业的创新发展,让面料上的非遗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岁月里的美学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来源:汕头国际纺织城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