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江西纺织业:全链铸造高质量发展新版图

发布时间:2025-05-20  阅读数:15741

江西纺织业:全链铸造高质量发展新版图

       贛鄱大地,正掀起产业转型升级浪潮。江西纺织产业借此东风,以全链聚合之态,重塑产业发展竞争力。2024年,全省纺织服装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准4个百分点。江西省纺织工业协会执行会长郑高政向本报记者介绍:江西纺织产业在化纤、服装、印染三大领域齐头并进,凭借科技创新、集群效应和绿色转型等多维驱动,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产业振兴之路。


江西服装学院毕业创业作品展会合影

       在全国纺织产业版图中,江西纺织服装产业稳居第二梯队前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去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化纤业营收、利润、产量均大幅增长,其中利润更是激增近1倍,服装产量达10亿件,出口排名居全国第九;印染布产量更是实现了翻番增长。

          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链主企业赛得利的稳健支撑、青山湖针纺企业的外贸繁荣以及万年县纺织产业的支柱型效应,更凝聚了全省纺织人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

     「江西纺织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其深厚的产业基础。」郑高政的话语中透露着自豪与坚定。他表示,江西省已构建起了涵盖棉纺、针织、化纤、家纺等全产业链体系。共青城、青山湖区、万年县、于都县等地,涌现了一批具有省级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特别是在粘胶短纤领域,江西占据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羽绒服与针织服装等细分领域更是独树一帜,享誉全国。


南昌市青山湖区现代针纺产业招商推介会暨第二届面辅料设备展

       共青城的国家级羽绒服产业基地、青山湖的中国针织名城、于都的服装制造之都等美誉,不仅体现了「一县一业」发展模式的成功,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和联动发展,这种「报团取暖、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为江西纺织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合力。

       在智能化转型升级中,江西纺织产业更是率先垂范,通过创新机制推进智能化改造,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德安的智能化纺纱车间,万锭用工量已降至15人以下;于都的服装产业园则引入先进的3D量体技术,实现了72小时快速响应的高效生产模式;奉新的印染企业运用大数据优化染料配比,成功降低了20%的能耗。这些变革重塑了江西纺织产业基因,推动了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式转变。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与江西省纺织工业协会携手校企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江西省纺织工业协会携手江西服装学院等科研机构,共同构建了「产、学、研、用、银」五位一体的创新机制。近年来,全省纺织企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增长率高达35%,取得了无水染色、生物基纤维等12项关键技术突破,培育了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8家。在共青城羽绒服的创新中心,气凝胶保暖材料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濂溪区的化纤企业则研发出了可降解再生纤维,产品附加值实现了三倍增加。

       面对全球纺织产业格局的重构与变革,江西纺织人正以绿色发展为引擎,抢占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全省印染企业废水回用率已提升至65%,万年县率先探索出了光伏+纺织的绿色园区发展模式,纺织废料的循环利用率突破了80%。

       郑高政特别提到:「江西省纺织工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正推动梧桐台产业互联网平台与中国联通合作,打造纺织行业碳足迹追溯系统,助力江西纺织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节点上,江西纺织产业将锚定科技、时尚、绿色三大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产业改革与创新。2025年,江西省纺织工业协会将开展会员单位改革,引入科学、高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强化产业链弱项环节协同突破。随着南昌现代职教城的总投资高达50亿元的纺织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将有力推动数字化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计划三年培养2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从革命老区到现代纺织产业高地,江西纺织产业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奋进篇章。谈及未来发展愿景时,郑高政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与期许:「让江西纺织产业不仅成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更要成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策源地,让江西织造成为质量革命的代名词,是江西纺织人的使命与担当。」

        在这片曾经播撒革命火种的土地上,一场关于纺织强省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来源:香港商报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