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猫制衣生产正忙。邵群峰摄
近日,走进河南省商丘市睢阳高新区双猫制衣生产车间,缝纫机的哒哒声不绝于耳,一匹匹原料布经过质量检测、智能裁剪、机械缝纫等多道工序有序流转,最终变身为款式各异的童装产品。
“我们本季共推出新款宝宝装、儿童内衣等近50个款式,依托智能化生产设备和电商平台,日均销售童装超过2万单。”商丘市双猫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大文说,近年来,企业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抓手,持续推进数智化转型,如今已发展成为集设计、生产、线上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童装企业。

东霞制衣工人在进行服装模板工艺制作。邵群峰摄
作为全国著名的针织童装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一直是睢阳区的传统优势产业。2014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授予睢阳区“中国针织服装名城”称号,标志着其在全国纺织产业格局中的地位获得国家级认可。
近年来,睢阳区紧抓制造业转型升级机遇,围绕“2+4”产业布局和城乡“1+3”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整产业链、整产业园、整产业集聚招商,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从“加工制造”向“品牌智造”转型,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区域品牌竞争力。国家级纺织服装检验检测服务中心和设计研发服务中心也先后在睢阳高新区投入运营,从质量基础与创新设计两端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带货主播在介绍童装产品。邵群峰摄
依托高新区服装产业园和覆盖城乡的共富工坊,睢阳区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在城区、规上企业在镇区、加工车间在乡村”的梯度发展格局逐步成型。在此基础上,睢阳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村有直播间、镇有直播基地、区有电商服务中心”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全覆盖,有效助力市场拓展与品牌提升。
目前,睢阳区纺织服装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达1100家,其中高新区306家、乡镇794家,形成了涵盖经编针织、电脑绣花、洗染、成品加工、附件辅料生产、电商销售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年产量达5.5亿件套,年产值160亿元,带动就业5.6万人,进一步夯实了区域产业协同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
以“质”发力、向“新”而行,传统产业“发新芽”。从昔日的家庭作坊、分散企业,到如今集聚发展、数字赋能,睢阳区正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人才培育力度,抓好营商环境提升和产业集群培育,以企业数字化引领产业集群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奋力织就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