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20岁生日即将来临。20年里,一大批电商在淘宝天猫平台上诞生、成长、繁荣,乃至造就一个电商行业,成就一个电商时代。近日,阿里推出了“20岁的阿里和她的朋友们”,与核心电商高管们面对面,讲述各自发展的故事。诞生在淘宝平台的电商品牌韩都衣舍,成为“阿里朋友圈”里的重要角色。
原标题:20岁的阿里和她的朋友们
来源:各大门户网站
口述者:韩都衣舍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赵迎光
「一路坚持下来并不容易。我想说一声感谢:感谢阿里,给了韩都衣舍一个能够跟世界顶级的选手同台竞技的机会,这在传统线下几乎不可想象。」
2009年,当我得知我是全场认购资源费最高的两位之一时,我几乎没有意外。
整整300万,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十年前,韩都衣舍全部收入也才不过1200万元,一个资源费就要花掉了1/4。
但我铁了心,就是要成为KA商家。彼时,淘宝商城刚刚创立不久,区别于淘宝网的C2C,淘宝商城更偏向品牌商。一开始,线下品牌商的招募并不太顺利,所以,培养一批有潜力的优质商家作为示范的事情就提上了阿里的日程。
作为淘宝网最早的商户之一,我笃信互联网的力量,阿里的扶持计划对我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2003年,当淘宝网刚一出现的时候,我就注册成为了商家,做代购韩国化妆品的生意。
300万元没白交。从品牌企业参访,到淘宝大学培训,再到专家智囊团指点,阿里三管齐下,很快我们就有了起色。2010年,韩都衣舍的销售额达到了8700万元,2011年更是激增到2.8亿元。靓丽的销售数据让不少风险投资机构关注到了我们,同年,韩都衣舍顺利拿到了IDG资本千万美元投资。
转变正在发生。我们开始从一个卖货公司,转变成一个品牌公司,韩都衣舍也成为了最早一批的淘品牌之一。
不过,销量的增长很快也带来了新问题。2010年双11,因为没有预料到能卖很多,结果租用的第三方软件系统结结实实地使了个绊儿——直接崩溃了。大家也都是头一回遇见,顿时整个公司乱成一锅粥,客户退款、投诉、员工人手短缺、发货不及时等,各种问题集中爆发。
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互联网公司必须建设自己的、高效的IT系统。2010年,韩都衣舍组建了第一支IT团队,并把之前的利润和融资款都投向了这个团队。
起初,自建IT系统并不被看好。毕竟在当时的服装领域里,并没有企业组建自己技术部门的先例。果不其然,到2013年,IT系统已经接连两次上线失败,阴霾笼罩之下,整个IT部门几乎全员辞职。
但我始终坚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可以改造产业,而韩都衣舍要做的就是扎根服装产业,做商业智能的服务商。为此,我不仅没停止项目,反而还加大了投入。代价是,2014年,韩都衣舍首次出现了年度亏损,亏损8400万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这一系统终于第一次艰难上线,之后不断磨合,再加上阿里达摩院的协助,终于有了一个相对成熟的版本。2018年双11,这一系统迎来了“大阅兵”:韩都衣舍共计350万个的订单,仅用三天时间就发货完成。而2010年的双11,仅仅几万订单就让整个公司乱成一锅粥。
有了这一系统的根基和磨练,韩都衣舍在技术方向的探索更加多元:利用阿里达摩院的NLP技术对韩都衣舍430万客户评论进行签化处理、首批接入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店小蜜”,以及开发设计师辅助机器人——机器人每天抓取全球最新发布的新款服装,并通过标签化和机器学习的方式,将潮流趋势告诉设计师。
一路坚持下来并不容易。我想说一声感谢:感谢阿里,给了韩都衣舍一个能够跟世界顶级的选手同台竞技的机会,这在传统线下几乎不可想象。同样,说一声抱歉,对家人说一声抱歉,因为已经很久没有跟家人一块过生日了——阿里的生日是每年的9月10日,而我的生日是9月9日,通常这个时候,我都在赶往杭州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