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广州:问鼎下一个国际时尚都市

发布时间:2017-05-22  阅读数:10546

一长串的问题萦绕在广州时尚产业人士以及社会各界头脑中。而就广州的时尚核心圈而言,这一课题自2003年首届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创办时即开始叩问着。

——2017全球原创设计(广州)圆桌会议侧记

什么样的城市才堪称世界级时尚都市?

巴黎、米兰、纽约这些公认的时尚都市有着什么样的共性?

中国的城市如何成为世界级时尚都市?

广州,何时能入列世界级时尚都市?

…………

一长串的问题萦绕在广州时尚产业人士以及社会各界头脑中。而就广州的时尚核心圈而言,这一课题自2003年首届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创办时即开始叩问着。

而至15年后的2017秋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这一课题甚至首次被政府所重视,并透过2017年4月13日举办的全球原创设计(广州)圆桌会议来盛邀全球时尚人士献言献策。


全球原创设计界的声音:

本次圆桌会议迎来了全球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原创设计师,并且大多是当前活跃在各大主流时装周与时尚产业界的中坚力量。他们都代表着本国本地区的设计文化、产业风向、以及国际合作浪潮。

这些设计师大多没来过中国,都是通过此次时尚周以及4月6日成立的全球原创设计联盟才结识、交流。而且他们都非常踊跃地加入联盟,因为联盟不但为其带来相互交流探讨的机会,还能通过联盟拓展全球市场。

联盟聚集了近百位海外原创设计师,但受限于会议时间,大多数国家只有一位设计师代表本国发表了观点。


玛丽·玛尔盖(Marie Marquet)是巴黎时装周上的明星设计师、潮流女孩新朝圣对象——MINIME PARIS品牌创始人。她说她在巴黎从事高端时尚奢侈品设计以及一些独特的面料的设计。之前任职于Hermes、Balmain、Chanel等品牌。她说,我在广州过了一周,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广州是一个有很大潜力的城市,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时尚领军之城。

09年建立品牌的英国伦敦时装周著名设计师德里克·劳罗(DEREK LAWLOR)参加本次广州的时尚周是其第一次来中国,中国的市场让我非常惊讶。这只是我第一次来,但是感觉像回家一样,我非常喜欢广州,我非常喜欢本次的时尚周。

亚洲设计大师李相奉(Lie SangBong)说:看到广州如此发达的经济我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喜,相信今年的广州时尚周能为我们带来更好的发展。


荷兰著名时装设计师尤瑞斯·苏克(Joris Suk)说,我建立了荷兰的品牌,但是全球范围内都有我们的showroom,比如在纽约都有我们的品牌展销点。来到广州,在我觉得这就是国际之都。

马来西亚著名设计师艾芬奇(AFIQ M)也说,我在三年前建立我的品牌,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在马来西亚以外展出我的作品。

圆桌会议上,亦有不少原创设计师们表示要开始关注亚洲与中国市场,寻求进入这个市场的机会。玛丽·玛尔盖说,我的整个中心现在都在向亚洲的文化倾斜,因为亚洲的文化和生活非常有趣,所以我的市场关注度也会愈加转向亚洲。如果有机会让我们把自己的作品 甚至是我们的原创产品拿到这里,我是非常感激的。珠宝设计师邱琬玲(JADE CHIU)则表示近几年我也被受邀设计亚洲市场的品牌,借此回亚洲,了解这个市场。德里克·劳罗认为自己通过时尚周扩大了自己的眼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思维和大家交流,告诉我如何进一步发展我的品牌,如何在中国市场立足。印度尼西亚著名设计师比利(BILLY)说,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来到广州,来到中国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

广州的供应链资源让设计师们如获至宝。

玛丽·玛尔盖说,广州的有才之士非常的多,这里的供应链供应商非常的专业, 本周我也去和他们其中的供应商进行交流, 我特别希望我的品牌和这些供应商建立合作的关系。


德里克·劳罗表示,我看到中国广州的产业链是非常完整的,来自时尚产业的人,非常有市场经验,对于大家所做的贡献非常感激。

邱琬玲直接表示,很多跟我一样的设计师都经历创作过程障碍,比如在制作方面,在欧洲做一个设计样品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很多的金钱。但广州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如果欧美设计和广州制造对接,我觉得这对全世界都有利。

比利说,在我来到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之前,其实我并没有过于期待。但我来到中国,来到广州以后,我改变了我的所有想法。我对于这里的时尚圈以及服装厂都感到非常惊喜,他们简直了不起。几天前,我去了当地一个让我很喜欢的市场,我被它们的价格及质量所惊讶,感觉就像寻寻觅觅中找到的一颗钻石。

艾芬奇说,我在4年以前就到过广州,来度假以及来这里买布料。但是并没有接触到任何的供应商和服装工厂,而这次与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的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几乎超过80%的海外原创设计师都欣然表示希望未来供应链实现中国化。

当然,全球原创设计师们也表达了他们的商务需求与期望值。

玛丽·玛尔盖就提到,中国的市场跟我们国家的市场非常不一样,因为我要自己的的产品带来中国销售的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如果有了政府的支持有了城市的支持,对我们来说有莫大的帮助,因为现在对年轻的设计师来说,要把产品做好之后运往中国,我们必须了解各种繁琐的手续和注意事项。而马来西亚的艾芬奇等也反映了在中国货币兑换以及报关等的麻烦。

关于广州国际时尚都市建设,这些设计师出乎意料地大多表达了满满的支持、甚至信心。

玛丽·玛尔盖说,现在我所在的城市非常的珍视多元文化,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期间,我们有这么多人才聚集在一起交流,非常有趣,我们在交换意见的时候我非常地享受,我希望能够继续维持这种合作关系,也能帮助广州帮他成为他想要成为的国际时尚之都。

阿曼达·迈尔说,高楼大厦显示出广州非常好的经济,这为时尚市场奠定了基础。如果对时尚有更多的支持、促使更多创意产生,那么需要博物馆的展览、设计的展览,大家就都会参加不同的大型活动,会有不同的创意……我希望广州能够成为国际时尚之都。


邱琬玲表示,现在很多服饰和科技一起结合,催生让你很实用的产品,如果这一块能好好地发展,成为带领世界的潮流,那我觉得广州就真的可以成为带领时尚的世界之都。


尤瑞斯·苏克的言论尤为令广州业界振奋。他说广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城市。广州不仅仅是中国的时尚之都,应该像比肩伦敦、巴黎这些城市的时尚之都,可以成为第五大时尚之都。


比利说,这次的时尚周很特别,在一个豪华的商场中举行。全球原创设计师都相聚在这次4月6日的盛会,我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买家都会被吸引到来,共同打造广州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时尚都市。

质朴、直率的言论体现着欧洲文艺复兴精神的传承,自由个性的表达反而更让主办方以及政府直接而真实地获取了原创设计师的需求信息。也透露出世界级时尚都市的特征:一个足够大的原创设计师群体、强大的传媒、一个主流时装周平台。这些将驱动时尚产业的振兴。

圆桌会议的背景平台:

圆桌会议是在多个政府领导、行业人士、商业集团的联合推动下举办的。

其中首先无疑是2017秋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在这届时尚周,8天时间里云集全球126个品牌的时装发布会、近260个全球原创设计品牌的静态展、还举办了全球原创设计大会、成立了全球原创设计联盟。这或许是中国所有时尚周平台运行史上最全球化的一届了。


正因为时尚周本身迎来了众多海外设计师的参展与发布,于是举办一场国际性的时尚圆桌会议成为可能。

更重要的是产业经济背景。中国的实体经济进入一个极为艰难的年代。这让人联想起过去从欧美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等国家产生的产业转移。基本上是沿着成本曲线而发生的。而中国正处于这种产业空心化的前期。如果不能迅速调整产业战略,必然在制造业快速流失的关键时期导致产业被瓦解。

中国的纺织服装业亦莫不如是。在1990年代中期迎来了世界出口份额第一,并相继成为最大生产国与消费国。度过辉煌30年后,也伴随着实业的整体困顿而陷入处境艰难。

在这样的年代,无疑更需要推动产业升级。于是,原创设计成了变革的先锋。也正因此,全球的原创设计集结广州,受到了广州时尚产业界与商业界的热情拥护。包括服装、皮具、箱包、鞋业、珠宝首饰等各个细分时尚产业都在寻求与全球原创设计的联姻,从而推动自身融入全球时尚产业价值链。而商业精英们则纷至沓来,为人均商业面积严重过剩、千店一面的购物中心寻找新的更具设计感的国际品牌。

当然,全球的原创设计界也需要更好的市场拓展。而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于是,他们纷纷通过全球原创设计联盟与时尚周平台进入广州这个桥头堡。

而这些时尚资源的沉淀无疑是一个城市的时尚化的直接表现。

一线城市的求索:

长久以来,老牌的四个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纷纷展开了时尚竞赛。

上海一直呈现出领跑者姿态。

2000年即设立了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试图在黄金地段淮海东路划下超过1平方公里的楼宇,要建成另一个类似“纽约第七大道”的时装中心。

2003年,杉杉集团、大连大杨集团等服装领袖再度云集上海,时任市长韩正接见了这些服装商业领袖。不过,这些商业巨子试图在浦东新区花木构建现代时装城的拿地愿望还是没有实现。

不过,却结出了另一个果实,全国首个非工业门类定位的行业组织——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破茧而出。

随后的2004年,在肇达·张服装设计院的推动下,位于虹桥开发区黄金位置的上海世贸商城全面转型为专业纺织服装定位的跨国采购中心。设立了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创意园区“时尚设计谷”、设立多品牌店、尝试推出了IFEX(International Fashion Exchange海外设计品牌中心)、组建了服务于进口品牌的国别商品中心……而政府也赋予上海时尚设计中心等多个授牌,并设立了贸易便利化服务窗口。


而上海庞大的国有纺织服装系统提出从传统产业走向“时尚与科技”的新定位。这是继起始于1993年的纺织工业大调整后找到的新方向。而其拥有最多物业资源的优势又为上海贡献了多个时尚创意园区,这也成为全国的学习对象。

2008年,上海再开先河,成为全国首个将“时尚产业”写入政府产业规划的地方政府。

2010年2月上海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第七个被该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上海随即又出台了支持设计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设立了相关组织、继之前的创意产业活动周后又举办了设计之都活动周……

北京,是国内唯一和上海时刻在较劲的城市。包括在时尚领域。


如果说上海的国际化优势最明显,那么北京的政治资源无疑尤为显著——尽管这是一把双刃剑。国字头的行业组织全部在北京,这带给北京领袖群伦的优势。其首先体现在会展平台上。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尽管与上海国际服装节差不多同时创办,但CHIC还是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服装展。而创立于1997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也成为全国时装周最成熟、最稳定的时尚平台。


2003年,北京市政府也行动起来,推出了FC博览会。而FC就是Fashion city的简称,意在打造时尚都市。并将服装业定义为无污染的都市型产业,大力推动平谷、怀柔、大兴等各区县的服装产业建设。

随后2004年,北京市政府又与当时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签约共建时装之都。

同样,在时装城的建设上也从未停止过步伐。包括珠江地产、黄光裕的鹏润集团、信息化公司……。珠江地产正在砸下更多资本在南三环内的木樨园等地块建设新型纺织服装研发营销集群,引导大红门板块的专业市场升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近两年中央开始对北京实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计划。CHIC出走对手上海的怀抱。动物园与大红门等庞大的服装批发市场还来不及研究转型升级就被驱赶至河北。这给了北京的时尚产业建设打击。

不过,中央的京津冀战略给北京提供了一个新契机。但受制于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的这一战略能给北京时尚带来多少价值,尤为考验产业界的智慧。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最佳体现之城,继续腾飞的骄子。同样在时尚业上举足轻重。

如果说杭州十多年前还需要通过政府叫喊“打造中国女装名城”的话,那么,深圳无疑拥有不屑争论的气度。中国主流商场里林立着这个城市的众多女装品牌,这样的现实足以让其他服装城市噤若寒蝉。

其服装交易会竟然突破上海、宁波、大连、广州、虎门等同类展会的围堵,长期位居CHIC后的中国第二大服装展会。

而规划于2003年、成型于近些年的大浪时尚创意城,总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核心区域146万平方米。涵盖了制造基地、研发设计、信息咨询、质量检测、孵化器、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相对于其他城市的园区项目而言,深圳再次展现出前瞻性规划、有序推进的优势。

而近年才创办的深圳时装周则后来居上,一次时装周发布会多达80余场。

广州能抢跑吗:

如果说北上深三城呈现出泰山压顶的时尚之势,那么,看起来相对滞后的广州能发力追赶、甚至超越吗?

自2003年首届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起,行业人士就提出了打造广州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的理念。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打造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继巴黎、米兰、纽约、伦敦、东京之后)。

不过这些宣言依然仅仅停留在民间。政府依然保持着无为而治的惯性。

在其他城市纷纷到上海与北京学习创意园区、文创产业、设计文化等推进政策与举措时,广州的相关行动还是主要在民间。

然而,到本届时尚周,政府相关部门纷纷行动起来,给予了相当大力度的支持。花都区狮岭镇的箱包产业、白云区及各城市的鞋业、番禺区的珠宝首饰产业等纷纷加盟。广州市商务委员会主任陈杰一连提出了四点期望值:一是组建一个联盟,把全世界的设计师聚合在一起;二是与广州的名校合作创办时尚学院,让全球设计大师来中国教授课程;三是让全球原创设计与广州本土的服装、皮具、鞋业、珠宝首饰等产业对接;四是让全球原创设计师来出谋划策,告诉政府该怎么做才能推动其更好地发展。此外,多位政府领导还表示会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全球原创设计师到中国发展业务或合作提供支持。

事实上,广州的优势非常明显。

这个城市的中大纺织板块拥有全球最大的面辅料市场。而流花板块、十三行板块、沙河板块等服装批发市场群构成全球最大的服装流通中心。产业方面则无疑有着全球门类最丰富的时尚产业群组。服装、皮具、鞋业、箱包、珠宝首饰、化妆品等几乎大多数产业均是中国最大、甚至全球最大。全国、乃至全球的时尚业者纷纷莅临广州进行采购。


在中国五个服装大省中,广东排在首位。2015年广东省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399.74亿美元,占全国22.72%。

而皮具箱包产业方面,仅仅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一个镇就年产皮具7亿多只,70%以上产品出口,占欧美大众流行箱包市场70%以上份额。镇域内拥有生产型企业8300多家,商户18200多家。为全国集聚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能力最强的皮具生产基地。

鞋业方面,2015中国鞋类产量140亿双,广东约占65亿双,出口量也接近全国的一半。素有“全球十双鞋,中国有其六,广东有其三”之说。

珠宝首饰方面,广州及周边地区云集周大福、六福、周生生等近2000家钻石加工、首饰镶嵌和销售企业,年打磨钻石价值超10亿美元,占全国70%以上,带动广东省形成近2000亿元人民币的珠宝产业规模。2016年仅番禺区珠宝首饰进出口就达538亿元人民币。

在广州,几乎可以实现大多数产业的完整供应链体系。这给了原创设计师与时尚品牌丰富的选择、快速反应的产供销系统、对全国甚至全球市场的辐射力。

陪同的翻译告诉记者,法国明星设计师Marie Marquet在时尚周期间逛进了中大面料市场,像小姑娘进了糖果店般欣喜若狂。

而马来西亚著名设计师Lee Siu Chern过往已去过中大面料市场两次。此次再来广州,直接跟记者感叹起广州原辅料的丰富性全球首屈一指。

从他们脸庞的兴奋劲儿可看出,广州是个设计师会爱上的城市。

合作的桥梁已经架起。

而圆桌会议上,政府甚至给了全球设计师以及主办方意外的惊喜。

在圆桌会议开始前夕,广州市副市长蔡朝林会见了来自全球的原创设计师。倾听了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时尚设计师们的座谈。看到全球原创设计师云集广州,甚至在圆桌会议上的发言末尾还引发其脱稿即兴的内容:最后,我要向各位知名的设计师朋友发出邀请,广州有非常好的人才政策,欢迎各位来广州发展,把你们的工作室、设计室放在广州。你们不需要把户口/国籍落在广州,我们可以为你发放绿卡,让你们享受广州各种市民的便利条件……我的承诺持续有效……其后发言的印尼设计师BILLY即时回应,我们希望能够得到中国广州政府的支持,促进推动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就如我们刚刚听到的政府发言所说,政府会给我们提供绿卡,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鼓舞的消息。

全球原创设计联盟执行主席、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组委会主席李基海则全面阐述了此次联姻高德置地广场与LIBER fashion集团推出的“5+1”一系列行动计划。第一,在广州每年举办fashion show动态发布,展示全球原创新动态;第二,举行全球原创设计展,让全球买家来采购,让原创设计真正能够落地;第三,举办全球原创设计大会,建立全球原创设计师沟通平台;第四,设立全球原创设计时尚大奖评审系统,让全球设计师来到广州都能够获得他的荣誉; 第五,联合高德置地集团、LIBER fashion建立全球原创设计品牌线上线下O2O式的零售终端,并铺向全国市场……这是5个1。最后再加一个1,即建立柔性供应链,利用广州时尚产业集群基础,帮助全球原创设计品牌在中国降低成本、提高反应速度。


高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吴健梅当场表示高德置地能够聚集全球这么多原创设计师和品牌,在这里展现大家的风采与时尚元素,这是给我们高德置地带来的惊喜与幸福。并说,此次时尚周是比较成功的,接下来我们考虑的不是继不继续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做的更好,能否媲美四大时装周,能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而Liber Fashion董事总经理EVA阐述了零售业的变化与机遇。现在的市场已远不如20前中国大陆的零售市场那么容易。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新血液?就是我们的原创概念,我们的产品需要有生命力。这次LIBER商业平台和高德置地广场、广州时尚周组委会合作,带动上下游的产业链来到这里,通过柔性供应链的支撑,希望打造一个新的商业平台,上下游合作伙伴联盟起来,把广州打造成时尚之都。


随着全球原创设计联盟的成立、及其秘书处永久设立于广州的形势,广州聚集全球时尚精英的之势已经形成。


产业、商业、全球原创设计等力量的全部集结,赋予了广州后发制人、抢跑全国主流城市的时尚步伐的可能性。

然而,外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支撑显然必不可少。

中国的地方政府中,杭州、厦门、绍兴等地对纺织服装业的推动力显现出政策迭出、手法繁多之势。更妄论于上海、北京、深圳挟领跑优势了。

事实上,当年法国政府为推动时尚业,甚至动用国家资源,推出国家时尚电视台、提供罗浮宫作为发布主场地等。

那么,在其他城市的高压下,广州能利用好此次全球原创设计联盟及时尚周聚集全世界的时尚设计精英的资源、进一步推动这些原创设计精英们的创业与深度合作吗?


跋:

有时,一个城市就如时代的幸运儿,获得幸运女神的拥抱。比如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上海、改革开放中的深圳。有时,一个城市又或许因决策者而错失未来、甚至埋下百年隐患。比如北京解放初期的城建规划导致了今天不得不忙乎于对非首都功能的无奈疏解。

有时,历史底蕴的沉淀赋予城市文明的后续发展潜能,比如巴黎、伦敦、北京、南京、苏州。有时,缺乏底蕴地轻装上阵亦能生发无历史包袱、策马狂奔的冲劲,比如移民城市纽约、上海、深圳。

然而,到底是费尔南·布罗代尔的长时段历史决定论更具盖棺论定的价值判断,抑或是大众文化眼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尤为孔武有力?

我们或许需要沉着思索历史趋势。然而,在一起奔腾却又此消彼涨的年代,小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却让决策者能驱动企业与城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独占鳌头。

那么,我们无法纠结于凯恩斯主义抑或弗里德曼的自由市场经济。即便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又何尝不是基于政府的有形之手?!

就如近年来的另一个显著案例:杭州。这座城市因之前政府定位于“生活品质之城”以及马云的存在而处于夺路狂奔、异军突起之势。

数百年来,人们惊奇地发现,时尚总是一次次地成为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经济追求与文明表现的面孔。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蒸汽机驱动着纺织机械的高速运转。而世界服装产业由欧美转移至日本、亚洲四小龙、及至中国,所及之处,这些国家与核心城市纷纷崛起……

全球原创设计联盟的设立与全球原创设计们的涌入,对于任何城市而言都梦寐以求。广州创造的这个历史机遇能被抓住吗?


无论是秦汉时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还是唐朝设市舶使一年外国商人达10万的峰值,无论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口通商的唯一外贸口岸、抑或是1957年创办广交会……与其他城市的屈辱开放相比,广州这座城市的对外开放大多是盛世时期的主动之举。

今天,广州再逢中华盛世,弘扬其千年商都风范的机遇再度招手。

那么,能让这些来自全球各国各地区的原创设计师们沉淀下来、与这个城市的产业长久互动下去吗?

这个城市何时能实现其世界级时尚都市的宏愿?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