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国服装第一街杭州四季青开市。相比往常,市场里人、车都不多,不少档口仍是大门紧闭。
冬季服装库存消化不顺
一般来说,春节期间是冬季服装库存消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如果能够顺利消化库存,库存就能变成现金流,就是下一个季度上新的采购款。
疫情之下,冬季服装库存错过了这个时间段,据不完全统计,某些品牌服饰的线下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滑超过90%。更多的品牌响应政府号召,关闭了大量的线下店铺,整个服装零售行业,七成以上门店关闭。
对于服装业这种季节性明显的行业,错过了时间,库存压力足以让小企业陷入危机,影响到下一季的采购。从长远看,也将影响明年冬季款的采购。
如果没有疫情,光实体门店的销售,一天大概就能卖出去4000件,现在一件都没有!
现在已经到了春装销售的旺季,从各大服装店的上新来看,基本都是春装了,到了4月,夏装就要上新了,这也就意味着,留给春装销售的时间仅剩1个月左右了。四季青档口一位服装老板透露道:“如果没有疫情,光实体门店的销售,一天大概就能卖出去4000件,现在一件都没有。”
这位老板已经在这里做了10多年的生意了,他表示:“10多年里,今年算是经历过的比较困难的一年。现在我手里压着20000件春装成衣,价值在200万元左右,这些都是年前有客户下了意向单,我们做好了的。因为疫情,后来这些客户都把订单取消了。”
还有一位服装老板也透露道:“过年前我囤了50万元的春装,现在这些衣服都要尽快打折出售,弥补此前的损失。”
春装库存的增加,间接也影响着秋季服装的生产和流通,秋季可能就在卖春装的库存。如此看来,这次疫情之下,2020年整个服装市场的流通和销售都被打乱了。
服装行业销售不畅,纺织旺季还有盼头吗?
纺织行业最终还是服务于服装行业,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服装行业销售不畅势必对纺织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纺织市场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3月,已经到了纺织业的传统旺季,整个纺织市场似乎有启动的迹象,但很多老板也明白,这是受困于染厂、织厂人员没有到位,而导致的产能不足,叠加疫情期间订单积压,出现交期延长的现象。
目前,纺织重镇盛泽地区的织机开机率在7成左右,从调研来看,大企业的复工率要好于小企业,随着外地员工陆续到岗,产能正在缓慢恢复。
一位贸易商表示:“最近在做一款剪花雪纺,剪花做的时间本来就长,我们合作的那家坯布厂年前就欠了很多坯布,现在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客户在不停地催,交期延误对订单的影响很大,最怕的是客户取消订单,现在也只能尽力安抚。”更有织厂老板表示,“虽然现在市场上拿货的比较多,可我们厂才开张了一个礼拜,就没有订单了,从去年开始我们客户下单就少了,销量明显下滑,感觉今年也不会好。”

但对于其他产品,表现则较为一般,纺织市场复工以后,也没有迎来大面积的订单,常规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依旧突出,这与真正的纺织旺季,还是有点差距的。
编后语
由于疫情的影响,纺织服装市场的整体信心缺失,很多布老板对今年的行情持悲观态度,在终端需求没有跟上的情况下,纺织企业将面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的现象,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加速行业洗牌,纺织行业将进入“强者更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