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疫情后,我们应该如何审视纺织产业?

发布时间:2020-03-28  阅读数:10803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坛系列报道十三

在抗击疫情中,中国纺织企业用责任担当和速度证明了纺织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贡献。口罩、防护衣是本次疫情中纺织产业贡献最大的两件产品。从“一罩难求”到目前线上线下轻松就可购得防护口罩,不得不为中国纺织的产业链供应能力点赞。为此,中国纱线网、以及相关业内专业人士发出对疫情后我们应该如何审视纺织产业的观点,值得业界思考。


中国纱线网呼吁:疫情之后 我们要保护中国纺织产业!

一、政府层面给予纺织行业更多政策上优惠,提供贷款支持,不突然抽贷,降低税负,在房屋租赁、电费、物流交通成本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企业社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在一些环节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为纺织企业创新提供坚实的支持,提高纺织产业的战略地位,大力扶持纺织企业向国际高端品牌迈进,加大创新保护力度,对于确实有重大创新的企业成果给予重大奖励。以纺机行业为例,目前虽然在某些单项上已经超过国际顶级企业,但是在产品稳定性上还是有很大的攻关潜力。

三、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对于突然暴涨的口罩产能要提前做好引导、转型的准备工作,大家在产能紧缺时一窝蜂上产能,现在还可以消化,但是等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这些企业将何去何从?需要政策及行业机构提前做好规划引导。

在中国能源报的关于“熔喷布‘魔咒’到底能不能破解”的文章中认为:

一个产业的崛起,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个企业或者央企、国企,应赋能于更多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如何整合联动力量,攻克高端核心设备,构建标准与拓宽下游市场,形成产业集群,是打破熔喷布产业瓶颈的关键所在 ,但这不会一蹴而就,依然充满诸多挑战。

每一次的公共卫生事件都会刺激熔喷布产业的发展。 抗击非典,熔喷和SMS无纺布的功效被重新认识,引发新一轮扩容。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熔喷布的奇缺暴露出,产业的金字塔尖依然被制造业强国掌握。

非常时期,诸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此类大企业可以调动全球资源,不计经济得失,全力打通全产业链。然而,熔喷布产品的小众化又决定其在这类企业的产品结构中占比太小,未来会否进行研发投入,破解产业“痛点”,还不得而知。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文中说:

“危中有机,这次疫情也是行业洗牌的一次机会,不仅是增产,更要致力打造专业高端产品,树立中国品牌形象。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为社会提供真正的好产品。”


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黄文胜说:

一直以来,熔喷布产业就是“散兵游勇”,发展极端不平衡。“每次疫情过后总有一批企业倒闭和破产,这已经是行业规律了。”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程博闻说:

“要解决熔喷布产业的深层次矛盾,保持产业的生命力,必须走可持续、高端化道路。只生产口罩单一类产品,疫情之后肯定是死路一条,即使是中国石化这类的企业,也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必须拓展下游高端市场,比如,在汽车、飞机、环保、能源和国防等领域的应用,建立更多的产品储备路线,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真正打通产业链。”

一个产业的崛起,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个企业或者央企、国企,应赋能于更多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从原材料、设备、生产技术、产品应用技术和标准、下游产品市场,构建完整的创新链 ,激发整个产业的活力,推动产业整体技术的升级,提升抗风险能力,这才是中国制造的方向。

“如何整合联动力量,攻克高端核心设备,构建标准与拓宽下游市场,形成产业集群,是打破熔喷布产业瓶颈的关键所在 ,但这不会一蹴而就,依然充满诸多挑战。”

健康纺织分会观点为打造健康纺织具有更强生命力的产业链条而携手努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中明确提到: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国家给予纺织产业的重视。

健康纺织产业是纺织产业发展的趋势,让纺织品服务好人们的“穿出健康、睡出健康”是人们在大健康生活中的重要载体支撑。审视疫情的危与机,人们健康意识与行动在本次疫情中空前激发,借此之机,发展健康纺织产业,同样需要产业各方联手打造更强生命力的产业链条系统驱动努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