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服饰企业集体“渡劫”,「预售+试销+快反」能破局吗?!

发布时间:2020-08-13  阅读数:10497

服饰行业整体陷入“焦虑”,近九成企业上半年业绩下滑。


服饰行业整体陷入“焦虑”,近九成企业上半年业绩下滑。



1

  上半年“全军覆没”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33家服饰上市公司实现营收253.37亿元,而2019年这一数据为365.85亿元,呈现出断崖式下降


△ 33家服饰上市公司营收榜


一众服饰上市企业的财报均亮起“红灯”:

拉夏贝尔,净利润下滑最为严重,同比下滑3609.01%,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美邦服饰,净利润下滑671.67%,美邦创始人家乡最大旗舰店已经关闭。

森马服饰,净润下滑94.96%,迫于压力宣布出售法国童装品牌Kidiliz。

海澜之家,净利润下滑75.59%,积压的存货高达90亿元........



其他女装、鞋企、运动品牌等,也几乎清一色的一片“哀嚎”。朗姿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1900万至2800万;江南布衣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下滑25%-30%;探路者、三夫户外、星期六均由盈转亏。


33家服饰上市公司中营收上升的仅有2家,分别为雅戈尔及安正时尚。其中,雅戈尔一季度营收最高为38.95亿元。不过根据雅戈尔公告,其营收和净利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地产板块项目的交付。


2

  销售端发力,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受新冠疫情影响”成为行业普遍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面对冲击,服饰企业都积极展开了自救行动。


从上半年情况看,主流路径是通过直播带货、社交电商、流量裂变等渠道创新,拉动线上销售,弥补线下销售萎缩的情况。


但是,前端的发力只能缓解燃眉之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以海澜之家为例。疫情期间,海澜之家大力发展电商渠道,并积极开展常态化的直播,明星总裁齐上阵带货。虽然有成效,但相比公司线下销售的规模,线上销售业绩显得杯水车薪。(海澜之家19年线下营收额占总营收的93.81%)



让品牌最头痛还是库存问题。根据财报,2019年年末,海澜之家库存高达90.4亿元(占总资产的43%),其中不可退货商品金额达到43亿元。与此同时,海澜之家的存货变现时间变长了。2020年第一季度,海澜之家的存货周转天数高达319.15天,较2019年年末增长了68.54天。


△ 海澜之家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对于库存问题,公司不得不采取将存货剪标处理的做法,退给供应商或者在其他渠道进行 ”正品价1-5折“的大甩卖。这种做法既损害了品牌形象,也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库存之困。



3

  长远之计:实现产销协同


从长远来看,中国服饰行业该如何提振?我们认为,还是要从产销协同展开。


此次服饰行业的“大撤退”,是前几十年“野蛮生长”后的必然,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链协同水平低等特征,决定了服饰行业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而疫情则加速了行业变革。


在疫情的冲刷下,幸存下来的服饰品牌将加速转向“预售+试销+快反”的C2M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个性化碎片化需求与大货供给模式的矛盾。

——横向连接更多的面辅料商、设计师、加工厂和物流,快速组织柔性生产,让商品从工厂直达消费者

——纵向打通从终端到供应链的数据链路,收集和分析终端实时销售数据,反推和预测市场需求趋势,帮助品牌快速调整供给端的生产策略(快反下单/季中补款),以销定产,有“据”(数据)可依。


从而缩短新品的上市时间,提升采购预测的准确性,延长商品销售的生命周期,减轻品牌的库存压力。

#互动话题#

你认为“预售+试销+快反”模式可以破局吗?
企业要运行该模式,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