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三种连身袖的结构设计及特点

发布时间:2020-04-20  阅读数:6435

三种连身袖的结构设计及特点

原标题:三种连身袖的结构设计及特点

连身袖是指衣身的某些部分和袖子连成一个整体的袖子。在连身袖中,首先袖山高仍是连身袖结构的制约因素,这一点和以前讲的袖山高制约袖型的原理是吻合的。其次,袖中线与肩点的角度影响着袖与衣身的贴体程度,同时它和袖山高互为制约,对连身袖的宽松与贴身度的选择起指导性的作用。

连身袖结构中要注意的两个方面:一是袖山高,二是袖中线和肩点水平线的角度。

中性连身袖

中性连身袖的画法:(袖长55,袖口26,袖山高12)

1、在后片的肩点引出水平线和垂直线构成90度夹角,作角平分线,长度为实际的袖长,此线为袖中线。

2、袖中线上取袖山高为12,并从袖山高的落山点作袖中线的垂线为袖肥线。

3.按照连身袖的款式要求,画出连身袖后片的公共边线切于后腋点(G点附近),从后腋点至袖肥线上画弧,弧长与后片公共边线以外的袖窿剩余部分相同,弧度相同,方向相反,由此确定前袖肥。

4、后袖口为1/2袖口。

5、前连身袖的纸样处理和后片相同。

宽松型连身袖

宽松型连身袖的结构特点:

袖山高小于12,袖口加大;角度减小,袖中线向上抬高;袖窿开深,袖山降低的部分可作为袖窿开深量。

前后袖山高一定要相同,但袖中线的角度前后可有差异。

例:袖长=55,袖口=28

合体连身袖

合体连身袖的结构特点:

袖山高14~15,袖口稍小;角度增加,袖中线向下降低,后袖缝可作肘省。

前后袖山高一定要相同,但袖中线的角度前后可有差异。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