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盟都是全球重要的纺织品出口方和消费市场,纺织品贸易是中欧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规模约有2700亿美元,欧盟排第二,大约有1700亿美元,第三是印度和孟加拉国,大概有三四百亿美元左右的出口额。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特别是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迎来“零配额时代”、实现一体化以来,中欧纺织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中国是全球纺织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中国纺织包括纱线面料、服装等,数据表明,但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目前处于量增价减的态势。
2016年全年,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以同比下降1.7%收官,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1.9%,服装出口同比下降3.9%。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透露,2016年12月,在服装的负拉动下,中国纺织品服装整体出口再次出现下跌,且跌幅较大。按人民币计,当月出口同比下降6.7%,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0.1%,而服装出口同比下降10.6%。
2016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疲软,外贸压力增大;
其次,外部环境不稳,影响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第三,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传统优势进一步弱化;
四,产业及产品转移导致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主要市场份额逐步缩小;
最后,出口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纺织业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复杂,行业发展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逐渐加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快速上升的生产要素成本以及越来越复杂的国际贸易格局,这些都对中国纺织业的稳定增长构成了一定压力。但同时,中国纺织业巨大的生产能力与出口规模、完备的生产体系与产业配套,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也为纺织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稳定市场份额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