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建设经济社会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特点、顺应规律,聚焦重点、统筹兼顾,推动河南服装融入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水平,塑造市县乡村发展新优势,构建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 提高思想站位,持续用力做好河南服装融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思想站位。持续用力做好河南服装融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不断塑造新优势、取得新进展。
★ 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这“三个价值”
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特点,加快构建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价值取向上,要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这“三个价值”。要为城市核心功能提供战略空间,依托城市丰富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承接更多元和高能级的经济发展功能。
★ 优化新城、镇域、乡村这“三个空间”
在整体布局上,要优化新城、镇域、乡村这“三个空间”。“新城”重在发挥聚集功能,按照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加快建设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加快打造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未来发展构筑新的战略支点,为周边的镇域乡村更好赋能。镇域重在发挥联接功能,强化联通城乡的纽带作用,通过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发展特色产业,更好承接农村人口转移。镇域发展要注意规模适度,根据核心镇、中心镇、一般镇的规划定位,集约高效、错落有致、富有特色地发展。乡村重在发挥底板功能,要根据村庄规划着力抓好建设,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彰显乡村综合价值。
★ 认清空间稳定、地位凸显、功能复合这“三个趋势”
在发展阶段上,要认清空间稳定、地位凸显、功能复合这“三个趋势”。乡村空间正在由不断收缩向基本稳定转变,乡村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显现,乡村对城市、对市民越来越不可或缺,从承担农产品保障供应功能向承担多元复合功能转变,由承担附属功能向承担核心功能转变。乡村已经具备优势凸显的条件、拥有乘势而上的机遇、积累蓄势待发的力量,正迎来大有可为的全新发展阶段。
★ 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沉睡的资源变成农民致富和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要坚持规划先行,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有力有序开展工作。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放大河南服装融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示范效应,形成“政企结合、市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经营机制,让点上“盆景”变成面上“风景”。要注重抓好“巧媳妇工程”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工作和配套建设,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要改革突破、放开搞活,释放资源价值,增强内生动力,把存量资产的文章做足,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沉睡的资源变成农民致富和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
★ 加强和改进对河南服装融入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乡村振兴”是党的重要战略。要扛起责任,加强和改进领导,真正沉下心来、扎下根来,用心用情搞好乡村振兴。要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各展其长、抓出亮点、抓出特色。
持续推进“巧媳妇工程”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拓展产业深度和广度,把服装产业发展起来,把乡村经济带动起来,扩大农民就业岗位,让农民生活得更好。要推动各项资源要素供给向乡村产业倾斜,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加快打造一批颜值高、生态优、产业强、服务全、农民富的特色品牌乡村。加快建设和谐美丽乡村,持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村。
推进乡村振兴,须匹配市、县城市定位,顺应农民群众期待,全力做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大文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快补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社会治理的短板。紧扣当地资源禀赋、乡村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打造一批颜值高、生态优、产业强、服务全、农民富的特色品牌乡村,塑造城市周边乡村别样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