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负责人郭丽莹表示,学院将持续探索并逐步开展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传承与创新的研究,让学生们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用设计力讲好中国故事。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经提炼后转化为现代设计产品,让少数民族非遗元素进入大众视野,为少数民族地区争取更多社会帮扶力量和更多市场销售资源,服务乡村振兴。
服装设计大赛推出2021特别栏目“优秀毕业作品”,专注于搭建优秀服装院校毕业设计及新生代设计师展现创意,体现价值、融合创新的平台;实现产学资源的精准对接,让更多优秀的院校及作品更充分的呈现。
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让毕业生和老师们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优秀作品可以展示给更多人,更多的创意可以引起共鸣,带来更多思想的碰撞。让大家看到各大设计学院毕业生的设计及创意能力;也意在从各大院校的毕设主题及作品呈现上看到设计教育的新趋势。
本期将为大家继续分享上海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作品。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上海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也是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和上海市唯一入选国家“双高”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由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建于1960年)与上海第二轻工业职工大学(建于1979年)于2003年联合组建。学院以工艺美术为办学底蕴和优势特色,60余年来培养了3万余名行业人才和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大师、工艺大师、艺术家及企业家。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作为上海市重点专业,依靠上海时尚产业与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地缘优势,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培养服装、服饰品设计与制作及营销等相关工作岗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通过项目模块教学与工作室实训,使学生具备服装、服饰产品的设计研发、服装产品制版、服装工艺制作等专业核心能力,同时具备相应的职业拓展与迁移能力,以实现毕业后的岗位对接。将中国传统服装、服饰设计与制作特色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将不同项目课程通过年级分层与逐年递进的培养计划,践行具有工艺美术特质的服装、服饰设计专业教育。通过项目训练,使学生毕业后适应服装设计师、设计助理、样品开发、服装制版师、服装跟单员、服装陈列师,服装品牌店专员等服装、服饰等相关工作岗位,少数学生具备自主创业的的职业能力。
4月16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21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作品亮相上海时装周,本次发布会展示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9名学生与2019年非遗研培班云南彝族学员刘艳的30套作品。作品在专业模特的展示下悉数登场,从头饰、耳饰到整个服装造型,每一处细节均蕴含独特的彝族文化内涵,尽显彝族服饰之美。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民族风格与时尚潮流相碰撞,特色元素与文化创意相交融,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发布会全程视频
民族服饰的传承需要创新。参展学生代表唐家婧谈到:“非遗文化的传播需要革新,需要基于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对它进行再次挖掘与创新。在设计上,我把彝族传统的漆盘图案与现代波普艺术风格相融合,创作出更易被大众接受的可穿化、可行走的彝族图案。”
作品发布会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负责人郭丽莹表示,学院将持续探索并逐步开展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传承与创新的研究,让学生们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用设计力讲好中国故事。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经提炼后转化为现代设计产品,让少数民族非遗元素进入大众视野,为少数民族地区争取更多社会帮扶力量和更多市场销售资源,服务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