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工信部试点河南旗帜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平台CEO 黄邦彦
题注:本文将“站在全球看中国、站在中国看河南”的多维视角看河南本土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分上、中、下三篇连载。声明所有观点为原创,其版权归属旗帜平台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十五年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三倍达到三百万亿元,经济总体量相当于美欧之和,面向全球打造一批有一定话语权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自主高端品牌,树立一批引领全球新时尚风向的产业集群,重新定义全球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格局,建设全球时尚新高地。
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量2020年首次跃上百万亿元台阶;其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190.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064.7亿元;而来自海关快报的数据显示,在全球防疫物资采购需求带动下,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912.2亿美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在所有数据中,纺织服装行业又以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类盈利能力表现突出,居于产业链各环节前列。
“趋势新蓝海”遇见伟大的梦想,正所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河南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4000亿元,其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中部六省第一,已形成包括纺纱、化纤、织布、染整、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机械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是全国纺织服装制造大省和中部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承接地,具备发展壮大的能力和条件。
河南在全国既是纺织大省,也是纺织强省,有2000万纱锭,居全国第一位;纱线产量323万吨,居全国第四位;纯棉纱299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布产量13亿米,居全国第九位;化纤产量55.8万吨,居全国第十位;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有1519家,以新野纺织、舞钢银龙、焦作海华、通泰纺织、南阳纺织、夏邑恒天永安等龙头企业形成的庞大产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占领全国棉纺织高地。河南服装年产量11亿件,约占全国7%;规模以上企业5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约1500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培育了南阳、商丘、周口、郑州、安阳、新乡、信阳、平顶山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形成了郑州女裤,安阳、睢阳婴幼儿针织童装,新乡、项城、长垣职业装,光山、台前羽绒服,镇平毛衫,穰东裤装等传统特色服装产业集群,以及周口、商丘、信阳、淇县、西平等转移集聚式品牌服装加工产业集群。《意见》也明确指出河南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服装和相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培育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30-50家,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10-15个”“叫响一批河南品牌,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建成全国重要品质服装制造基地”。“十四五”时期,河南已将服装产业列为重点产业,期待产业规模能翻番。正如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涛在“全省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所强调的:“河南服装产业是大有可为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The only limit to our realization of tomorrow will be our doubts of today(实现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的确,梦想总是很美好,却又总是现实的反面。站在中国看河南,河南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数据,一方面说明其拥有的产业链基础及比较优势,但另一方面说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相较于广东、浙江、福建、江苏、湖北等省,这些数据背后同样存在着本土纺织服装行业“大而不强”“缺少有竞争力的品牌”的隐忧。注重价值的质量时代,河南若只是纺织服装制造大省和产业转移承接地远远不够,应该尽量多地培育可正面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自主高端品牌,成为承载和向全球传播中国文化自信的新时尚风向的产业集群。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件事物的长期发展规律是极少出现巧合概率的,就像数千年中国历史每七百年左右会经历一次波迭周期一样,看似偶然,却是一种必然。2003年,笔者在娅丽达服饰任职营销总监期间,前往乌鲁木齐小西门市场开拓市场,当时全国市场主流是广东同类产品,几乎所有人第一反应都是先惊疑“郑州有品牌女裤吗”后继而表示不感兴趣,那情景至今印象深刻。2005年,郑州女裤发展初具产业集群效应,在河南工商联组织下,以梦舒雅、娅丽达等为代表的数十家郑州女裤企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至今对全国女裤格局仍影响深远,在河南纺织服装发展历史中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女裤看郑州”推介会。到2008年,以梦舒雅、娅丽达、逸阳等6家超百万条领跑企业为代表的郑州女裤产业集群,以年产化纤女裤1.6亿条成为全国化纤女裤的领头羊,夯实了发展基础。二十年前的郑州女裤,面对的是融入全国的发展机遇;二十年后今天的河南纺织服装行业,面对的全球化“趁势新蓝海”的百年变局发展机遇。在河南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及打造自主高端品牌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进程中,相信行业人很快便会再遇到全球客商发出的类似惊疑:“中国河南也产世界级的自主高端品牌?”安阳柏庄是“中国童装名镇”,是全国三大童装重要产业集群之一,也是河南本土纺织服装行业具备典型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数据显示:当地产业集群纺织服装各类市场主体5300余家,其中纺织企业15家、服装企业3000余家,虽然具备了总体规模在全国的比较优势,但这种规模效应更多的是以小规模企业数量叠加取得的。产业集群内具备“头雁效应”的龙头企业数量极少,许多企业的研发、设计、营销、供应等内部体系建设严重不足,相当数量的企业甚至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产业链生态协同方面,企业设计赋能差、智能制造普及率低、品牌建设滞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诸多问题正严重困扰整个集群提质升级,急需强链、补链,才能追赶上以“数字中国”“科技创新”等创新驱动浪潮。在河南纺织服装行业的全产业链上,拥有郑州女裤、安阳童装、长垣职业装、光山羽绒服、镇平毛衫等特色服装产业集群,还有平顶山、安阳、新乡、周口等纺织产业集群。河南的纯棉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纺织企业的原材料也主要是“新疆长绒棉”,如通泰纺织、海华纺织、新野纺织等企业采购量占比达到85%以上。今年3月,H&M拒绝使用新疆棉花事件,影响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从近17000元/吨回落到14200元/吨,落幅超过2000元/吨,纺织企业“金三银四”旺季订单量下降了35%左右,库存增加,产业链上的纱线价格波动,警醒当下培育自主高端品牌的紧迫性。未来已来,趋势就是市场运动的方向,抱旧守陈者终淘汰,审时度势者主先机,顺势而为者被眷顾。河南纺织服装行业历史底蕴深厚、发展基础良好,具备乘势而上、发展壮大的能力和条件,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拥抱趋势,河南纺织服装产业若想稳健、快速完成全球化,扬长避短胜于取长补短。数字技术的“普适化”运用与组合化运用,正在突破单点技术到多场景运用的进化,3D设计、AR/VR、知识产权追溯应用等,对创意设计链的流行预测、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创意发布、作业协同、商业运营等环节协同更高效。创意设计链是纺织服装行业进入品质时代重要的价值实现头部,也是自主高端品牌区别于产业链上低附加值环节的核心内容之一。今年数部知识产权类新法陆续实施,明确鼓励原创价值实现,行业及企业会更加重视自主原创设计价值的保护,这对纺织服装行业“买手”“仿版”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将会进行提质升级。河南以文化为引领,挖掘本土优秀文化元素在创意设计方面的原创应用,相比于其他区域在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具有底蕴优势。智能制造等技术创新是为社会服务的,它可以在快速提升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方面助力产业链基础建设,是打造自主高端品牌及建设特色产业集群是基础。河南纺织服装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智能制造设备普及率正快速上升、保障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但是,在基础技术之外,任何一种应用性的新技术都因其迭代更新而具备周期性特征,并非自主高端品牌核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找到河南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特专之长,会在“趋势新蓝海”无惧风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正如梁启超所说:“河南最能代表中国五千年文化,一切文明都是从此发源。”近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优秀元素被越来越多的世界级服饰品牌、设计大师所应用于产品设计中,作品在巴黎等全球时尚殿堂的T台上呈现,引领全球时尚发展新趋势。凝聚行业力量,强链、补链、延链,达成全产业链高效协同,创新、培育、践行自主特色时尚观,构建自主特色时尚文化体系,才能更好地打造自主高端品牌,建设全球时尚新高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中国文化为道,有形万物为器。以文化为引领,则器达四海,业兴不衰。《纲要》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么,既见蓝海,企业何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