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十四五”开年看大展】梁鹏程:沉寂两年 疫情后首场全球纺机大展强势回归

发布时间:2021-06-08  阅读数:7608

我们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在所有人的期盼与支持下,6月12日2020纺机联合展于启幕时,将为整个纺织产业链上下游的用户搭建高效的交流、对接平台 ;供需双方在感受市场热情的同时,将找到发展前行的核心密钥。

图片


编者按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行业发展如何在基本达成纺织强国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发力再攀高峰,进而实现纺机强国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在纺织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经历中也得到了充分映证,即行业要发展,设备须先行。
12~16 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 亚洲展览会(ITMA ASIA + CITME 2020)肩负了更多的使命、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和期许的目光。本届展会既是对“十三五”纺机技术成果的“汇报”,也是对未来五年技术发展的预演。业内人士都在期盼着展会的早日到来, 也希望此次展会能够打开纺机未来发展的“盲盒”,在短短五天时间里肩负起带领展商和观众触摸“未来已来,智慧赋能”大势的重担。
为此,本刊特别推出“‘十四五’开年看大展”系列报道,聚焦纺纱机械、化纤机械、非织造机械等领域,报道将对近几年来的先进智能化纺织机械技术进步进行梳理,并对先进智能化示范用户企业使用体验和感受进行介绍。我们希望从这些梳理和总结中让读者从不同视角了解到当前纺机设备发展的现状,并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企业在本届展会中,找到属于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坐标。


由于疫情原因,被推迟 8 个多月举办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 ITMA 亚洲展览会(ITMA ASIA + CITME 2020月 12 日就要再次扬帆启航了。这是自 2019ITMA巴塞罗那展览会以来,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纺机类专业展览会。


2019年巴塞罗那ITMA展结束后,由于受疫情影响,全球纺机线下展览会一直处于中断状态。一方面,在过去两年多的展会空档期内,行业、企业潜心沉淀,研制出了众多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并急需将这些成果呈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冲击,出现的巨大市场空隙、亟待填补的新生需求以及积压已久的商贸诉求也正在等待机会集中释放。


这届纺机展承载了展商与观众太多的期盼和寄托,目前各方面工作进展如何?将有哪些亮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泰格斯特国际展览展示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鹏程 


图片


全球首发

众多技术盲盒蓄势待启


《中国纺织》:本届展会企业参展规模如何?场馆启用情况如何?


梁鹏程:作为一直坚持引导技术潮流和创新,推广最前沿的智能制造新产品与新应用的国际展览平台,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 ITMA 亚洲展览会素来受到全球业界人士关注。


截至目前,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报名展商1200余家,将使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个展馆,纺纱、印染、织造、针织等四大品类依然占展品的绝大多数。作为2019 ITMA 巴塞罗那展览会以来,全球首发的纺机类专业展览会,备受业界期待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目前,仍有不少企业补位参展,大家都不希望错过此次难得的行业盛会和商贸机遇。


《中国纺织》:与往届展会相比,本届展会表现出了哪些特点?


梁鹏程:第一,新业态、新应用推动产业进步。新冠肺炎疫情让行业发展环境产生了新的变化,产业深度转型,新技术不断涌现,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科技发展新的阶段和应用场景。同时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要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企业对智能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本届展会将继续开设研究与创新专区,东华大学、青岛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已经确定参加,届时展示的众多新技术成果,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装备、工艺技术的创新服务能力,推动产学研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合作与跨界融合。


第三,多款新技术新应用升级,展示最新技术进步。备受业界关注的2019 巴塞罗那 ITMA 展会上亮相的一些新产品将通过 2020 纺机联合展向业界展示最新的应用动态和技术进步。届时,随着众多技术盲盒的打开,我们会再一次领略到技术创新带给我们的震撼。


创新发力

绿色转型渐成刚需


《中国纺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但全球贸易环境依然复杂,您认为未来五年我国纺织行业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梁鹏程:第一,自主创新。地缘政治环境风云突变,关键技术上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只有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目前很多关键部件、装置、环节仍然依赖进口,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就要求纺机企业扎扎实实攻克技术难题,补短板;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同市场需求相结合,营造自主创新生态。此外,行业协会也要从行业角度考虑,提升创新战略部署,做好产业自主创新的长远规划。


第二,发展新型制造业。纺机联合展上,各类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在推进纺织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强调内需和内循环。以内需为主体的双循环既是目前大环境下的发展方向,也是经济寻求增长极的主要方向。


第四,加速发展低碳经济。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的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为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绿色转型成为了刚需,我们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并加快纺织产业各环节中零排放可行性研究和实施。


线上+线下互动

确保展商观众不虚此行


《中国纺织》:今年 3 月春季五大联展让大家感受到了疫情后需求的火热,从目前展览会进展情况来看,大家也表示对本届展览会充满了信心。从主办方角度来说,展会采取的哪些措施和独特优势可以确保本届展会能够让大家不虚此行?


梁鹏程:首先,从中国纺联联展效果来看:自 2020 下半年起,纺织行业各类展览会接连回归线下,中国纺联于去年7月举办的大湾区国际纺织服装服饰博览会和 月举办的秋季联展,现场火爆的人气和实际展示效果极大增强了大家的信心。目前秋季展的纱线、面料展报名踊跃,场馆已经预售告罄。


其次,国际办展理念、国际展览标准、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展览会始终保持高水准运行。2020 年以来,在疫情稳定后,三届中国纺联联展的成功举办,为顺利推进纺机联合展提供了很多防疫和突发应急实战经验参考。本届展会,主办方将进一步提高防疫和人流管控的标准,从技术层面到实操流程做出一系列调整和升级,配合应急预案,努力为所有到场观众和展商营造一个安全、富有成效的商贸空间。对此,我们非常有信心。


最后,多种观众组织方式确保展会商贸效果及国际性。纺机联合展从2008 年合并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每届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业内几乎所有的知名纺机企业,形成了聚集效应,展会的影响力和品牌化都在不断提升。在后疫情时期,本届展会将以线上+线下的双驱动方式,力保展会的商贸性和国际性。


《中国纺织》:“线上 + 线下”双驱动已经成为当下办展主流,本届展会主办方在“线上”方面给展商提供了哪些附加服务?


梁鹏程:首先,展商客户邀请系统升级,邀请客户免费参观。为了给广大参展企业邀请客户参观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便利条件,进一步提升展览会商贸效果、扩大参展企业的影响力,2020纺机联合展组委会特调整购票准则:凡获得 2020 纺机联合展参展资格的企业,可通过展商客户邀请系统为客户申请入场券,相关费用由展会主办方承担。


其次,直播活动引流。为进一步提升展商参展效果,助力展商线上、线下双轨联动,一次参展、商机加倍,通过展览会的庞大资源和覆盖面帮助展商精准引流。


此外,媒体网络在线不间断推广。纺机联合展拥有全球百余家合作媒体资源。自展会招展启动以来,媒体宣传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展览会延期后,所有媒体也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使得展览会在境内外持续曝光。


我们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在所有人的期盼与支持下,6122020纺机联合展于启幕时,将为整个纺织产业链上下游的用户搭建高效的交流、对接平台 ;供需双方在感受市场热情的同时,将找到发展前行的核心密钥。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