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服文化开始从“小众”到“破圈式”传播,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装扮,更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具体化表达。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认识到它真正的美。文化自信的意义在于深刻认识它的内在价值,生动表达它的独特魅力,全面融入当代的社会生活。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度重视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自2016年以来,做了不少纺织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工作,通过推动纺织非遗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对振兴纺织传统工艺与乡村振兴多项举措相继落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在致辞中指出,华服流行趋势研究与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这两个主题既相互关联,又有所侧重。关联在于都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大的目标背景,华服流行趋势研究侧重于梳理中华服装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当下华服发展特点和趋势,如何能够使其成为国际时尚主流和时下消费热点的问题,而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则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上,研究纺织非遗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社会组织的振兴,通过投入设计和科技资源,商业和渠道资源,专家学者的智慧建立完整纺织非遗的传承链条,从而推动纺织非遗生产化、市场化、生活化发展,实现纺织非遗对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需要深度调研,探索有效工作方式,帮助乡村纺织非遗传承人设计生产有价值的非遗产品,进入市场获得收益,在保留传统工艺基因的条件下逐步扩大为产业,进而增加就业和收入,实实在在助力乡村振兴。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在致辞时表示,发布会名称涵盖了从历史到现实,从传统到时尚,从传承到创新,从文化到产业,从城市到乡村,既有务虚的研究,又有落地的行动,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自信,又结合了国家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我们文化发展的骨脊,坚持文化自信不仅来自文化积淀、传承创新发展,更来源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优秀代表太阳鸟在这里发起关于华服流行趋势研究暨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倡议,希望更多的纺织服装企业结合产业特点、市场需求,在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华服流行趋势研究暨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倡议发布会的发起单位为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和山东广播电视台,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得到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大力支持,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轻工纺织产业处副处长肖莉红在致辞时讲到,今年2月25日全国的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习总书记提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进一步弘扬儒学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能进一步践行我们的文化自信,能进一步引领带动传统文化与服饰文化的有机融合,能更多更好地为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山东力量。
周锦表示,华服是最好的时尚语言,他们将以第一届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为载体,努力将大赛办成有品牌、有硕果的大赛,发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坚定文化自信,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
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中指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对非遗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归根结底是让百姓富起来,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是发展经济,那么从哪里入手?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王露、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节目部主任张聪、贵州民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卫松、松雷集团董事长曾庆荣在发布会上也分别做了专题发言,内容从华服对于当下的影响及优秀民族人才培养,如何用媒体力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助力贵州乡村振兴纺织非遗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纺织非遗商业化实践的模式探索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通过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对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切实起到了指导作用,从经验分享中得知他们已然走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
文章来源:服装设计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