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央行的部署,从7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专家认为,此次央行降准,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这也将促使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降准为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针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市场主体需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就业,近期实行的降准措施要体现结构性,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帮助缓解融资难题。
在7月1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他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有专家认为,此次降准将带来两个效应,即释放更为宽松的流动性和促进实际信贷利率下调。从此次释放的利好信息看,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进行的。这说明中央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鼓励企业发展的导向。
中小纺企融资更安全
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要素,资金状况制约企业发展。据了解,某3-5万锭的纱厂,年消耗棉花1500-1800吨,以棉花现行市场价位,3128级16500元到厂价计算,企业分次购进这些原料至少要准备100万元左右资金,因此,中小纺企百万元左右的银行贷款是正常的,且行情不好,原料及产品库存较大,资金占用影响周转现象则会加剧。企业反映,近几年,企业融资并不十分困难,但企业更希望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资信信誉好、利率适中的金融企业融资贷款。因为社会集资、民间借贷毕竟不受政策保护,风险度高,社会影响较差,稍有政治经济头脑的商家都在远离非法的、不规范的筹融资行为,如今央行降准释放资金,企业融资额度将加大,融资可能性增加,受政策保护的资金使用安全性更有利于企业经营,作为中小微企业自然欢迎。
释放资金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应该是明显的。首先,中国银行等四大银行以及一些规模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总体比社会集资、民间借贷要低,而且因为不测风险引发的融资成本增减也是企业经营要素中占比较大的一项,过去一些小厂私企因为乱贷资金而造成的意外损失案例不胜枚举,向四大银行以及一些规模商业银行的贷款的风险性成本相当低,只要互相诚信,借贷运作大多良性循环。其次,整个融资流程的规范化也是融资成本降低的一大原因,中小微纺企通过其它渠道融得到资,但出于公关、洽谈、借还过程中的若干支出,实际加大了集融资成本,企业在资金解决方案选择上更注重接受大行名行。
此外,2021储备棉轮出正劲,此轮央行降准释放资金万亿,对各中小纺企业积极融资参加竞买将形成有力支持。
(来源 中国棉花网 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