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热点】安踏半年业绩超越阿迪达斯 国潮升温后警惕偏离原创轨道

发布时间:2021-09-02  阅读数:7640

对于安踏的未来发展,丁世忠表示,我们选择依然聚焦体育装备的赛道,夯实科技研发,持续孵化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专业领域的消费者。将国产运动品牌的生命力无限延伸。

图片


安踏财报显示,上半年收益达到228亿元,同比大增55.5%,连续9年保持中国运动第一品牌的位置,并且在全球体育用品行业排名第三。

228亿元是什么概念?横向对比国内运动品牌,安踏半年营收相当于李宁的2倍,特步的5倍,361°的7倍多。从全球来看,安踏的营收也超越了阿迪达斯和露露乐蒙,仅次于耐克。

图片


国潮之风四起


安踏的势不可挡算不算是国潮崛起最生动的代表?


事实上,2021年,整个本土体育服饰品牌业绩都“涨声一片”。


“老二”李宁上半年实现营收101.97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超19.62亿元,同比大涨187%;特步国际也实现了净利润72%的增长;就连一直不被看好的361度,在上半年也实现了31.07亿元的营收和4.01亿元的净利润,涨幅惊人。


反观,国际大品牌耐克、阿迪等表现则不达预期。阿迪达斯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16%,罕见出现负增长;耐克在大中华区销售增速也明显回落。阿迪达斯CEO卡斯珀·罗斯特德无奈承认,“现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已经偏向中国本土品牌,而不是全球品牌。”


没错,国内的运动服饰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民族自信力的提升为国土体育品牌的快速崛起厚植了土壤,而在今年3月爆发的新疆棉事件更是进一步点燃了民众支持国货的热情。


国潮正成为国货雄起的重要标志之一。


什么是国潮?2018年李宁在纽约时装周推出“中国李宁”系列火爆,正式吹响国潮崛起的号角。之后,国潮就逐渐从“中国潮牌”的概念演变成了一种消费观念、一个消费符号。可以说,“国”和“潮”两个字的组合打动了Z世代的年轻人,年轻人愿意把含有国风元素的服饰穿在身上,自信彰显自己华人身份的同时,也兼具潮流品味。


因河南大暴雨而火的鸿星尔克就是得益于此。鸿星尔克力捐五千万的举动掀起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大家纷纷涌入直播间“野性消费”,鸿星尔克的销售额也实现了惊人的倍数增长。


但盛况之下也有隐忧。依靠民族情怀,依靠“野性”的热情毕竟无法长久,消费者终归会逐渐趋于理性。鸿星尔克做到了从没落重新回归大众视野,这对国货发展而言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品质和设计依然是品牌得以长久发展的根本。


事实上,猛烈地国潮之风如今也有偏离轨道的趋势。国潮的爆火始于原创,如今市面上抄袭仿冒者大量涌现,对于该赛道的发展终将带来负面影响。


在抄袭仿冒风气盛行的当下,忠于品质、忠于原创才是王道。


体育热真的来了?


就在不久前,一组数据强势的挤入了我们的视线。


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了37.2%。并且,人均体育消费金额也在持续提升,其中 2020 年同比增长超过30%。与此同时,我国体育相关企业数量也进入了井喷阶段。2019年和2020年,我国分别新增超159万和180万家与体育相关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已新增超112万家体育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4%。


可以说,老百姓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带动了体育相关企业的发展,体育企业良性竞争,也为百姓运动健康提供经济服务。


而就在今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再一次将体育健身发展提上日程。受政策利好,体育板块异动不断,此起彼伏。8月4日开盘,体育产业板块领涨两市,10余支体育股涨停,更有雷曼光电、金陵体育涨幅超20%;在之后的20余天,体育板块总体依然保持上升势头。


谈及此,我们心里可能会冒出一个疑问:在大型体育赛事纷纷延期取消、高频体育消费类企业停摆的疫情时期,为什么整个体育产业反而向外界展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呢?


2020年,体育企业经历了非常难熬的一段时期,任何基于线下场景的体育消费和体育服务都在用自身的亏损为疫情管控让道。同时,下游的不景气也顺着脉络一路蔓延到了上游供应端,整个行业一片惨淡。


但寒冬一旦捱过,生机四现。


首先,被疫情困在家中的人们掀起了一股居家健身潮。在线健身热度持续走高,体育赛事转播备受关注,云健身、云观赛战场如火如荼。体育互联网平台PP体育发布的春节期间观赛数据显示,同比去年春节,场均观赛人数上涨151.4%。


其次,疫情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本身就起到提升公众健康意识的作用。如今形势回暖,防控回归常态,不难想象体育产业将会迎来一个释放期甚至爆发期。疫情引导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增强,推动政策转向,这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甚至是一个利好。


而且,经历了2020年奥运会的延期,人们心中抑制许久的观赛热情“在沉默中爆发”,随着2021年诸多延期赛事集中开展,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无缝衔接”,亚运会、冬奥会的接踵而来,一股体育消费的热潮正在向我们席卷而来。而安踏充分运用了独家奥运资源营销,在官网上打出了“累计为28支中国国家队打造奥运装备”的口号,借机收割奥运红利。


对于安踏的未来发展,丁世忠表示,我们选择依然聚焦体育装备的赛道,夯实科技研发,持续孵化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专业领域的消费者。国产运动品牌的生命力无限延伸。

(来源:浙商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